四十八大願——(第47願)即得不退轉地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他方無量國土諸菩薩眾,聞信我名字已,即能得至不退轉地。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見有菩薩雖精進修行,然障緣現前,多有退轉,動經塵點劫,難得不退轉地(即阿鞞跋致菩薩),是故發願,加持他方菩薩,但聞信阿彌陀佛名號,即獲阿鞞跋致(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從大乘通途修行階位來看,阿鞞跋致位至少要破一品無明。圓教初住以上的位次,十信位還屬於輕毛菩薩,容易退轉。龍樹菩薩表述阿鞞跋致菩薩相狀云:「等心於眾生,不嫉他利養,乃至失身命,不說法師過,信樂深妙法,不貪於恭敬。」(《十住昆婆沙論》)

意謂,阿鞞跋致菩薩對一切眾生有平等心;對其他比丘得到的種種名聞利養不生嫉妒心;尊重法師,乃至於喪失性命都不去說法師的過失;好樂深信大乘深妙佛法;雖有福德智慧,但卑以自牧,不貪求他人的恭敬。此五法乃阿鞞跋致菩薩的相狀。

與阿鞞跋致相對應的是惟越致,在惟越致的位次上有兩種情況:或者是退轉,即敗壞者;或者是漸修轉進,得阿鞞跋致。其敗壞者的相狀是:「若無有志幹,好樂下劣法,深著名利養,其心不端直,吝護於他家,不信樂空法,但貴諸言說,是名敗壞相。」(《十住昆婆沙論》)

意謂,敗壞者沒有成佛度眾生的志向,沒有勇氣修善除惡;好樂二乘法及外道;貪戀、執著名聞利養;內心不正直,機心用事;嫉妒他人利養,吝嗇自己的財物;不好樂大乘般若的空性;只注重名相概念,不是真實在心地上下功夫。這些都是敗壞之相,不能成為阿惟越致(阿鞞跋致)。

一個菩薩要動經無量劫才能得到阿惟越致,殊不容易。阿彌陀佛對他方世界修聖道門的菩薩,令其聞信六字洪名,得阿彌陀佛此願加持,即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誠如《無量壽經》云:「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亦云:「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