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能讓人走多遠?市場邊界的擴展應該有怎樣的過程?人富有之後如何獲得幸福?這些問題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得到答案嗎?

「市場邊界的擴展:自利還是利他?」看到在下的這個題目時,相信在無數讀者心中,答案其實早已不言自明,那就是自利一定是市場經濟的基礎,也是市場擴展的動力所在。在多數人看來,關於這一點,偉大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早已在《國富論》中說得清清楚楚。

然而,自利只不過是理論分析的起點而已。經濟學的自利假設並不等於經濟學非要認定人性就是自私自利的不可,也並不等於現實中一定是自利而不是利他才是市場邊界擴展的動力。

事實上,我們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討論利他而不是自利才可能是市場邊界擴展的原因。

更強大的事業動力從哪裡來?

第一,利他而不是自利帶來人更加強大的擴展事業的動力。

雖然,亞當。斯密講過,面包商給人們提供面包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出於好心。但是,人如果只是為自己去賺錢、去成功,那麼這個動力終歸還是比較小的,並且有形的東西通常比較容易得到,因而在所難免地會出現經濟學上所講的奮鬥動力的邊際效率遞減。

馬斯洛人的需求層次論證明:除非有無形的、更加偉大的動力出現,人的奮鬥動力才能持續,人才能有不斷去奮鬥、做事業的動力。而「利他」正是這樣的偉大動力。這個利他,不僅是利人,甚至可以是「利神」。

韋伯在1905年《清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闡述:人類市場經濟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有了以工作來「榮耀上帝」,並以此證明自己是上帝選民的清教徒。他們最早成功地克服了人性的固有的弱點:懶惰、愛享受、虛榮心,以及害人之心,從此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持續地、理性地、公正的財富創造活動——這才是「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徵。

其實,就連歷史上做大壞事的人,比如說希特勒,也不是苟苟於私利的人,而是自以為兼濟天下的懷有道德優越感,由此做起壞事來才義無反顧。這可以說是利他動力的悲劇性反例。

第二,市場邊際的擴展需要集體行動,而人的合作需要利他精神。

亞里士多德早就說過,人是社會(政治)的動物。人在這個世界上離不開其他人,人要做大事就更是需要其他人的合作和幫助。然而,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一個基本事實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很難在這個世界上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很難得到其他人的真心合作與幫助。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利他會帶來「合作效應」,一個人越有社會責任感,他的成功之路就越寬廣。

怎樣才能獲得幸福?

第三,人的幸福更多地與利他而不是自利相聯。

「施比受更為有福」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施的人失去了「有形的」財富,以及無形的時間、恩賜和接觸而已,得到的卻是更多的「有形的」財富,以及無形的他人的感謝、承認、接納、成就等等。顯然,這些貨幣、非貨幣的收益有時候會遠比單純的貨幣收益對於一個人的幸福來得重要。尤其是,一個人如果只知道追求貨幣財富的增長,卻沒有獲得其他的幸福時,這些無形的幸福就會顯得更加重要。說到底,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貨幣的收益也是邊際效率遞減的,因此一個人如果只是懂得追求財富而不懂得使用財富,那麼這個人的總福利(幸福指數)會趨於偏低,他的幸福感受會迅速地邊際萎縮。

從這個角度講,一個在意自己幸福的人並且又懂得追求自己幸福的人,一定是懂得鬆開雙手而不是緊緊抓住雙手、懂得慷慨利他,而不是只知自私自利的人。而市場邊界的擴展也必然是追求幸福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