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理想當中的人,但是現實當中的自己並不如此,又不知道如何來改變,沒有改變的方法。有些人時間長了,就不想去改變了。
這整個改變的過程,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修行就是改變自己,修改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才能夠有理想的未來,才能夠有理想的自己,讓自己越來越理想,成為理想當中的人。如果不改變,怎麼可能成為理想當中的人呢?所以我們修行,目的就是讓自己生命當中的狀態,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可能的事,變成能夠。
但是我們的成就,我們能夠做到的,不等於說我們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會,那又是不切合實際的。如果認為要學得都懂了,一切都通達了,再來修行,再來工作,再來付出,那倒是成為一種不可能。
所以我們信仰、學佛、修行,必須要非常清楚:哪些是不能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能夠的。然後,哪些我自己不能夠做到的,變成能做到的,然後我們去做到,這有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自己不斷提升的境界,需要自己去努力。
體察內心執著
那我們做不到,做不好,就是因為我們有執著。人有執著,就是想不開,事情做不開,放不下。那就是要破執著。破執著就是佛教教育我們的一種方法。不同的人,不同根基的人,他們的執著是不同的。不同根基不同時期,人的執著不一樣;在同一個時候,根基不一樣,執著也不一樣。比如有些是大事想不開,有些是小事想不開,有些是自己的事想不開,有些是常住的事想不開,公眾的事想不開……那這些都是人的執著,這些執著都是自己想像想出來的。
《無量義經》裡講:種種方便,令離諸著。佛陀的種種法門,種種善巧方便,都是要掃除、清除我們腦筋當中的種種障礙。執著就是障礙,障礙清楚掉,我們才有辦法讓不能的東西成為可能,讓可能的東西成為能夠。
我們內心中有種種的煩惱、業力,業力成了障礙,業障。煩惱成了煩惱障。業障需要去清楚。要去懺悔過去種種做錯的事。但業是非常非常多的,能不能懺悔完呢?真正要懺悔也是懺悔不完的。那怎麼辦呢?懺悔不完,不一定就是業的力量能夠出現。因為懺悔本身就是一種對治,只要沒有煩惱的助緣,這種業的力量就不會現起。業的力量要現起,必須要靠煩惱為助緣。
所以我們到寺廟裡來,首先要培養覺悟的能力,覺照的能力,自覺的能力。能夠讓自己覺悟起來的能力,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自己不能覺悟,就不會認為自己有什麼障礙、問題、煩惱。只有自己覺悟了,自己覺察到了,自己觀照到了,才會有這種能力去想改變。
培植信仰的力量
我們在現在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當中,全球化、國際化,信息技術也非常發達。我們作為一個信仰佛教的人,怎麼來說明我們信佛?我們如果看了很多宗教的經典,腦筋當中有不同宗教、文化,古今中外的概念,可能都信一點,最後自己的信仰就沒有辦法歸屬,信仰的身份沒有辦法歸屬,漂泊。雖然好像是信了佛教,最後沒辦法落地,你沒辦法融入大眾,依然是處在一種離群索居的狀態。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都有僧團,然後這些居士們都是依著僧團來學習佛法。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心感受到穩定的力量,感受到安頓,這是非常重要的。
信仰能夠讓我們的精神的世界不斷豐富,能夠讓我們的內心越來越純潔、神聖,我們內心中會有這種力量來追求成賢成聖。如果一個人的物質財富增長,精神財富缺乏,人的幸福指數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覺悟就是一種內心的狀態,一種內心的境界。內心的一種什麼境界呢?就是內心有一種為自己、為他人、為眾人、為眾生努力、付出、奉獻的思想品質、思想的境界,這種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之後,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形成自己行為的力量。所以我們來到寺廟裡信佛,就是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質,讓人有一個圓滿、崇高的覺悟的境界。
業力依於煩惱起
修行就是造業。造善業,造能夠成就佛道、利益眾生的業。業是一種力量,業的力量主要有兩種:一種,我們的業,會讓我們招感果報,這是什麼業就感什麼果。同時,我們的業加上煩惱,對我們生命的狀態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常常講業力,但是這個業力如果沒有煩惱的助緣,也不會產生作用。所以業必須是跟煩惱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產生作用,才能夠輪迴。
所以我們常常講要斷煩惱,懺悔業障。業障只能懺悔,但是斷不了,它是一種內在的力量,但是煩惱可以斷,因為煩惱你可以把握,可以控制。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讓自己的心少起煩惱,不讓它持續,這樣煩惱的力量就不會跟業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煩惱就是我們當下內心的力量,我們當下內心沒有這種力量,潛在的業的力量就不會讓它現起來。反過來你如果起了煩惱,也會引發業的力量。如果修行,起了善的力量,念佛、念法、念僧,也會引發內在善的力量,也就是潛能中內在好的力量能夠被引發出來,這樣就會改變自己的生命,所以需要修行,需要做善事,需要集資糧,才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生命狀態,才會有很好的人生和未來。如果我們沒有去斷煩惱,沒有去對治煩惱,那煩惱當道,這種力量很強,就會引發惡業,修行就修不了。
佛教的因果不是宿命論,宿命論是不能改變的,永遠不能改變。佛教裡的業果是能夠改變的,改變就是從煩惱方面改變,也會讓業方面改變。對治煩惱,斷煩惱。斷煩惱,需要靠智慧,才有辦法斷煩惱。定還沒辦法斷煩惱,定僅僅是開發智慧的增上緣,它沒辦法斷煩惱。所以修定不等於是修慧,定只能讓我們內心保持一種持續穩定的力量,只有慧的力量才有辦法真正斷煩惱。
我們一個人內心當中有業的種子,如果沒有外在的煩惱的助緣,如同一顆種子發芽,沒有水分、陽光、雨露,這個種子依然不會生長、開花、結果。所以我們就是要認清楚什麼是煩惱,什麼是業。煩惱的作用,業的作用。我們主要對治的是什麼?我們主要要對治的是煩惱。如果煩惱不現起,善法現起,佛的覺悟的能力現起,那麼每個人,無論是學習、工作、修行也好,都會有很高的熱情。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沒有什麼興趣,就說明人有問題,就是迷惑、煩惱,乃至非常消極。就說明內在覺的力量很弱,乃至沒有。
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物質可以分為可燃,不可燃,自燃三種,比如柴火,需要火種引燃就可以燒,需要別人的幫助,才會有這種生命力,才會有這種熱情;還有一種是永遠也燒不了的,比如石頭,頑固不化,你再怎麼燒也燒不著;還有一種,自己有這種力量,只要開關一開,告訴你方法,你自己一發心,這種熱情、力量、智慧、覺悟就會出現。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就是有自燃的能力。自己燃燒自己的能力,就是自覺;需要靠別人來燃燒,點燃,就是他覺;還有一種,你再怎麼燒都燒不起來,是不覺。
一個寺廟,一個組織,一個團體,乃至一個家庭,總是希望一個人有能力、有熱情,一個人去善待別人。這種人就是非常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內在有這種能量,這種善心,這種強大善法的力量,才會有熱情。我們現在這種力量比較弱,怎麼辦呢?就是不斷到寺廟來充電,來增強我們自己生命當中的熱量,讓自己升溫,讓熱度不斷升溫。這樣,我們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才有辦法去觀照。
讓內心產生趣向佛果的力量
業,不是說用數量能夠計算的;也不可以說體積有多大。它是一種力量,是善的是惡的,能夠引發我們成聖成賢,或者升天、做人,或者下三惡道的推動力。善業,無漏清淨業,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光明、快樂,如果是惡業,就會引發我們的痛苦,引發我們的煩躁,引發我們種種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潛在會有這種力量。
色界、無色界眾生是不動業,三惡道的眾生是非福業,欲界的眾生是福業。不動業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它雖然是善業,但不是我們追求的。我們修行,恰恰注重的是動業,而不是不動業。動業,就是我們業的力量在我們的身心裡,潛在的力量。這種潛在的力量,需要我們不斷去培養、努力、積聚。積聚內在的福德、智慧、慈悲、喜心、捨心,六度萬行,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我們成佛的資糧。這種資糧夠了,力量夠了,慢慢就會聚沙成塔,慢慢就會百川歸流。所有的河流、池塘,水都流到大海,就是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在寺廟為什麼每天要迴向,就是讓自己點點滴滴的善法能夠匯歸大海,成為成佛的資糧。
修行不是跟佛菩薩做交易,你說我念多少經會怎麼樣,磕多少頭會怎麼樣,念多少遍咒會怎麼樣,那都完全搞錯了。業是沒有數量、體積的,就是你內心當中,能不能形成這種力量,趨向聖賢、趨向佛果的力量,他是從這方面來培養的。
祈求的原理
我們不容易培養,就是因為沒這種環境,或者說環境不理想,所以要培養這種持續善法的等流就不太容易。你到寺廟裡來,助人為樂、自利利他,大家做得都很自然,互相關心、幫助就很自然。你換一個環境,這個環境當中,大家都是在競爭,你去幫助別人,別人會認為你這個人很怪異,都是有可能的事情。這種環境本身就不是修行的環境,你看到別人都那樣,心就不容易發起來。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修行需要一種修行的環境,寺廟就是一種修行的環境。這種修行的環境是多少人共同營造出來的,才會有這種環境。
我們營造出這樣的環境、氛圍,這種氛圍、環境對我們就有幫助,就有加持力,這種加持的力量,就是我們自己對佛菩薩,對聖賢,有希求心,因為你有希求的心,希望得到,這樣我們內在覺悟的大門就會打開,就會啟發我們內在的善根。每個人都有善根,內在善根——善法的根啟發起來,那麼善法有根,就容易成長、壯大,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去實踐就更加容易。如果不明白,那我們祈求,可能時間長了,會成為一句口號。所謂一句口號,就是你喊了這句口號是不用心,這種作用的力量就弱了,就是脫口而出,不是發自於內心,不是從心裡頭發出來的,這裡面就有差別了。
不是說聽了很多道理(就)能夠讓自己善良起來,明白道理不等於能夠做得到。懂得道理,要做得到才是真正懂道理,如果我們懂得了道理做不到,那麼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我們懂了道理,無論是世間的道理還是出世間的道理,能夠真正去落實才是關鍵的。所以修行就是實踐,實踐佛法。實踐佛法要通過自己的身語意來實現,通過身語意來造作,就會有很多實踐出來的成果、成品,實踐出來的一些現象和狀態。例如大家在這裡念經、參加法會等等,這也是實踐出來的結果。
因為要去實踐、要去落實,所以我們就需要做一個很好的規劃,整個流程怎麼設計、安排,需要去考慮很細緻,很周密,然後還要有人來付出,有下面做具體工作的義工,要有人來指揮、來調度、來觀照,有什麼問題,及時調整,這些都是我們發菩提心的具體的體現。做任何一件事情,它的發心很重要,也就是說它的動機很重要,動機就能決定結果的性質。動機就是你種的因,你種了什麼最後就會收成什麼。
拔除內心煩惱的雜草
發心發好了,整個過程就變得很重要,整個過程我們不能起煩惱。我們做事的過程當中,辦法會也好,平時的護持也好,剛剛開始發心是正確的,但在這個過程當中起了煩惱,就是發心的力量斷了,善法的力量斷了;那麼起了煩惱又引發內在的其他的業種,業的力量,其他的種子的力量又起現行。就猶如說這塊田地本來很好,讓你來耕種,你耕種的過程中起了煩惱,又種下一些其他的草,其他與農作物無關的東西也種在地裡面去,你種多了,地裡面草就比糧食還多了,那是很有可能的。為什麼有人到了廟裡面,時間一長了,沒有動力了,心發不起來了,問題成堆了,就說明說內心的草比內心的莊稼多。所以先要把內心的草去掉,最後才會有莊稼、有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