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主張給亡靈焚燒紙錢嗎?
作為寺院來講,清明節一般會舉行一些超度法會,大的舉行水陸法會,小的也做一些誦《地藏經》、念普佛,還有晚上放焰口等等超度活動,主要是從佛教方面對亡人、先人的感恩。
作為我個人來講,因為出家以後隱水生涯,不能保證在每一個清明都能夠回到祖墳,或者給先人掃墓、上香。但是我們出家並不是完全沒有感情,也不顧親情。我們會用自己的一些方式來祭祖哀思,我們會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專門誦一部經,有時候短的像誦《阿彌陀經》,長的像《地藏經》、《法華經》為他們祈禱,會專門為他們去做一些供僧,用這樣的一些方法來祭祖哀思。因為畢竟出家人也是人,出家人也還是會念自己的父母,乃至所有的親人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關於給亡靈燒紙的問題,我經歷過一個反覆的思想鬥爭。在沒出家之前,隨著風俗也燒紙。學佛以後,就是歸隱沒出家,就覺得燒紙是迷信的,是跟佛教的意義不合的。佛教沒有燒紙的傳統,起碼是在佛教的經典裡面看不到這個記載,所以我那時候堅決反對燒紙,誰要燒紙我就要說誰。再等我出家以後,遇到寺院裡做佛事,他們也在燒紙,要疊元寶,好多居士甚至都在疊,他們一邊疊一邊念咒,念亡靈咒,一邊念阿彌陀佛,然後把這些紙都折好,一袋一袋的,最後在佛事結束後毀掉,這時候就對我的思想轉變有一個很大的震動。
我發現我可能過去過於鄙視的一些很俗的行為,它裡面含有它的一些合理的因素,對於亡人來說,他們並不能收到真正的紙,而且這個紙錢在陰間裡也沒有什麼用處。
燒紙有用沒用呢?從實際的角度來說,我們六道眾生裡面,鬼道眾生、餓鬼的眾生是一個,只是一道。如果你的親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那裡黃金為地、七寶為池、八功德水。那麼在那兒,黃金只是一塊兒地磚,是裝飾材料,你燒給他一些人間的紙錢,在那兒連建築材料的資格都沒有,連做個地磚都派不上用場,所以你燒給他沒用。如果他升到天道,天上先人的福報比我們人間還好,他也不要你這個。如果說他生活在鬼道的話,餓鬼道裡面還有一些大勢力,有多福報鬼,這個紙錢拿去的話,對他來說,這個福報也派不上用場。
如果有什麼約定俗成,燒紙說不定有用,但是大部分還是沒用的。這種意義,多半是寄託了我們對先人的一種追思。如果你覺得是誠心的追思他,希望他的生活好一點,用這樣的心去燒,我覺得能算是一個順應風俗,無可厚非。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祭祖
首先是要把這個的觀念先找回來,然後培養足夠的誠意。找回這個觀念,就是說把我們失落的這種良好的傳統,因為這種孝道不單純是一種基於血緣的,它更多的是講社會的關係,它講社會的分工、社會的責任。因為這個分工就意味著責任,長幼有序,我們看到的好像就是一種不公平,現在很多人說要平等,就是說兒子要像老子的命,你是我的老子,你就得做我的主。女人就說我要跟男人平權,因為覺得我的權還不夠,我要和你一致。
大家都希望平等,人生下來都平等。要從佛性的角度來說,連佛、心佛、眾生上的差別,本來就是平等的,佛都還願意跟我們平等呢,我們幹嗎不願意跟自己的兒孫去平權呢?不願意跟女人平權呢?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在哪兒呢?其實他們忽略了一點。
社會的分工角色的不同,它其實是代表了相應的一種責任的,作為長輩對幼輩是有撫育的責任;作為幼輩對長輩,將來在他們老的時候,病的時候有贍養的責任。它其實更多的標榜是社會需要建立在責任的基礎之上,所以強調孝道不再單純只是所謂的血緣的追溯,是我們要維護這個責任的基本原則。
第一,首先要找回這些傳統;第二,要有足夠的誠意。這個足夠的誠意的意思就是說,我做的一切是發自我內心的,清明從世俗也好,從佛教的角度也好,它都是表達我們古人所說的「慎中追月」,就是很謹慎的、很嚴肅的、很莊嚴的對待生死了結的大事,然後追懷先祖對我們的養育,希望我們能夠繼承他們的遺志,能夠把這個世界發揚光大,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身在外地的人可以用哪些方式祭奠先人
把網頁打開,有捐贈箱、供果,還有點的燈,很多人不喜歡這件事,說你們把敬佛的儀式庸俗化了、簡單化、商業化了,或者說速食化了,就是快餐文化那樣了。但是它卻忽略了另外一個教化的事實,也就是說,這一幫人他點一下鼠標,就為佛獻了一盞燈,為佛上了三支香,種了一個佛緣。這個是平時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時候,他看來這個還是好事兒,他可能根本就不會想到做這件事情,這也是對誠意的一種培養。但是如果是原本你有這個能力去辦這樣的事兒,你甚至放棄了在佛面前很簡單的供一杯水、點一盞燈、燒一支香,依賴於網絡去虛擬一下……你可以在網上這麼做,同時你也可以在你哪天工作結束的時候,回來靜心地誦一遍經,我想這才是一個最好的祭奠的方式。
人死為鬼跟佛教鬼道眾生是不是一個概念
人死為鬼的觀念是中國古往以來就有的,這屬於一個本土的信仰觀念,這個觀念跟佛教應該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們尊重大家的信仰,但是也可以給大家一些佛教的意見,比如說對於佛教的思想觀念,我們人死為鬼的觀念,跟佛教裡面的鬼道眾生還不是一個概念。
佛教一般講有六道輪迴,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其中餓鬼道就有點近似我們常說的,比如說山神、土地、城隍,都歸在餓鬼道的財鬼。
這個鬼是類似神的,有財鬼,它是屬於這種的。小鬼那些在古代裡面就是少財鬼,有的是無財鬼,就是腹大如鼓、咽細如針,他想吃點東西,但吃不進去,就是無財鬼。這些鬼還不完全是我們說的人死了以後變的,我們說人死了以後的鬼,大部分指的是佛教的中陰狀態的中陰身,中陰身是人的另外一個生存的形式。是說在我們人死以後,軀殼被拋棄了,就離開了我們的身體。這個時候它有一個時間的限度,就是在當神識離開人體以後,這個時間開始,一直到49天以後,就是整個49天的時間裡面,他將由他的業力來決定他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墮落到生死輪迴。
49天之後他一定會投生到某一道,或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哪個佛國區,他不可能永遠徘徊在中陰身的境界裡面。如果說剛好他投生到餓鬼道裡了,就出現了我們所說的變成鬼的狀態,但是如果他福報多了,升天了,或者又投胎成人了,那他就不再是六道輪迴了。
佛教裡有沒有清明節一說呢?
佛教沒有清明節,但是佛教有一個佛歡喜日,就是七月十五日。由於七月十五日它是因為佛的弟子目蓮尊者,他的母親因為不幸墮落到餓鬼道。那麼目蓮修法得到神通之後,發現他母親在餓鬼道非常痛苦。於是想去救濟她,給她飯吃。但是由於她母親餓業太多,飯還沒有到手裡,就已經變成燒紅的炭。
所以說餓業就是他幹的壞事。導致想吃飯到嘴邊就變成火炭。於是目蓮尊者就非常痛苦,雖然我有神通,我卻不能救她。所以他就到佛那,求佛說:「你看怎麼樣能夠使我的母親解除痛苦?」佛就告訴他,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佛安居圓滿,因為安居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的時間是所有比丘,都共住在一塊,大家用心修道。這個時候大家每天坐禪、聽經、修行,心靜用功修道。等到七月十五這一天剛好安居結束,大家都得到或多或少的進步。所以佛陀看到僧團獲得這麼好的進步,於是感到非常歡喜,就給大家集合在一起。於是居士們也為僧團的和合、進步感到高興,他們會拿各種各樣的食物來供養僧團。佛說,你在這個時間,你置辦各種飲食、臥具、衣服,種種百味珍饈,拿來供養僧團。由你供養僧團的功德,回獻給你的母親,她就能夠解脫餓鬼道的痛苦。所以從此以後,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就賦予了救罰餓鬼的功能。其實它的重點並不完全是超度餓鬼,它更多的是講述,佛這一天看到大家用功進步很歡喜,所以跟我們的清明是有點類似。
生前多盡孝,可以死後不燒香嗎?
我們人要學會建立一個觀念,人死以後,我們還有很多光明的去處,比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要是有一方琉璃的淨土,都是我們親人們應該去的地方。所以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是祝願他們往生淨土,往生天道。不要老在心裡有一個觀念他們都要做鬼,這個做鬼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在內心要給他們一些正面的加持、一些正面的祝願。由於你生生世世的祝願,可能他們逐漸感應了,真的就通往西方極樂世界,永遠得到解脫,所以我們在心裡要有這樣一個正念。
清明節這天從佛教的儀式上來講,可以在佛像的前面擺一張自己亡人小小的照片,擺在矮的地方,佛的前面。然後在他面前擺上茶水、點心、水果、燃上清香,然後在他的面前可以誦經。如誦《金剛經》、《般若心經》、《阿彌陀經》、《地藏經》都可以。如果沒有時間,至誠合掌在那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