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從一呱呱墜地,就開始了苦樂交織的人生。雖然人人都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它。人生的狀態,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
一、為求享受諸自在,工巧技能由慧生
人生活在這世界上,與動物一樣,都有著種種的慾望和需求。但是,人生的絢麗多彩和自由廣大,卻遠遠超過了動物。分析一下二者的不同,主要在於慾望和智慧兩個方面。動物和人雖然都是有慾望的,但是動物的慾望很簡單,只會考慮跟自己有關的東西,不會去想很多問題,所以動物的生命狀態很難有所改變,而人的慾望就複雜很多,有善的慾望,也有惡的慾望,慾望的不同,帶給人生種種苦與樂的不同境遇。此外,動物沒有智慧,而人有智慧,所以,動物的知識極其有限,而人類的知識極為豐富。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為了滿足慾望而去學習、獲取的,是依靠智慧而獲得的。智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最大特點,也是人類成辦一切事業、獲得一切利益的根本。
比如我們要做一頓美味可口的飯菜,如果具有了相關的知識和智慧,那麼做出來的飯菜就會很好吃。如果缺乏烹飪的知識和智慧,雖然你很想把飯菜做好,米、面、菜等各種原料也齊備,但是到底怎麼炒菜、怎麼燒飯,心裡卻是糊塗一片,那樣做出來的飯菜就會很難吃。再比如蓋房子,我們可能花費了很多財力、物力和人力,但房子卻沒有蓋好。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智慧,又缺少相關建築知識,所以能力也就不足。如《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說:「所起精進,若無智慧,雖得義利,而無有成。所作工巧,若無智慧,雖復營修,不能攝持。是故應知,智慧能成一切事業,若人修作,多獲義利。」(卷第二)
我們人類身、語、意所有的行為都跟慾望和智慧有直接的關係。比如人覺得走路很辛苦,就會思考:怎麼樣能夠走得更快,並且不那麼辛苦?於是就有了自行車、汽車、火車等種種的發明,乃至飛機的誕生。《菩提資糧論》中說:「諸論及工巧,明術種種業,利益世間故,出生建立之。」(卷第五)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有琳琅滿目的物品,種種細密精巧的設施和豐富完善的物質條件,都是在人類智慧的指導下,凝聚、累積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技能而創造出來的,其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種種慾望,讓人們生活得更好。《優婆塞戒經》中說:「有智之人,所學世法,於學中勝,以是因緣,便得財富及大自在。」(卷第二)
但每個人的慾望是不同的,每個人的智慧大小、深淺、高低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的生命狀態也就各不相同。
二、物質難療人心苦,心態樂觀紓身病
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以智慧為指導,而發展出高端的物質文明來。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發達、越來越豐富,那麼我們的人生是否也變得越來越幸福、越來越快樂呢?這就很難說了。富饒的物質能讓我們的身體獲得一定的安樂,無止境的慾望卻只能讓心靈越來越乾渴。如《大莊嚴論經》所說:「若其多欲者,諸根恆散亂,貪求無厭足,希望增苦惱。然此多欲人,常生於欲想,貪利無有極,如摩竭魚口。」(卷第二)《十住毗婆沙論》說:「若不知足者,設得滿世間財物,意猶不足。」(卷第二)
即使我們物質方面的生活應有盡有,但是如果精神生活很空虛,精神食糧很匱乏,精神信仰很迷茫的話,那麼人還是會覺得生活得無可奈何,感到痛苦和鬱悶。尤其是當我們面臨老、病、死的痛苦時,物質更是顯得那樣蒼白無力,對我們保持身心快樂起不了絲毫幫助。
我曾經接觸過這樣兩位居士朋友。第一個人得了癌症,接受化療住了一年醫院,但病還是沒有好轉。我就勸誡他說:「既然生了這個病,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治療,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那麼你就應該學會去坦然地面對,讓自己內心放鬆,不要老把這個病放在心裡,否則病還會加重。」他接受了勸告,慢慢地,人的心態逐漸寧靜下來,生病帶來的痛苦就隨之減少了很多。
試想我們一旦聽到自己得了絕症,一般都很不容易、也很不願意去接受這個事實。這樣肉體上的痛苦再加上精神上的折磨,就會苦上加苦,越來越苦。而接受這個事實不等於人就會死得快,其實病情反而會因為心情放鬆而好轉。
後來,又有一天我見到他的時候,他顯得非常不高興,情緒波動得很厲害,原來是因為他前幾天丟了一塊很昂貴的手錶。其實仔細想一想,手錶與治病有什麼關係呢?很顯然,生命比手錶重要,如果生命失去了,手錶也不再屬於自己;即使活著,手錶的價值也只是看時間而已,但我們往往會認為,這個手錶很值錢,丟了手錶,就是丟了很多錢。心裡不容易接受這個事實。
所以我們有時候丟了東西後,心情會變得不愉快,其實並不在於這個東西本身有多麼重要,只是內心中的觀念不容易轉變。仔細觀察,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常如此,一些很小的事情就會讓我們心裡很痛苦。丟了東西,心裡會很難受;在工作單位跟別人產生矛盾、糾紛,物質分配不均等等,就更不容易接受。一位得了絕症的病人,丟了一塊手錶,心裡還過不去,這就是人生處於無明狀態的表現。如《成實論》說:「以貪著此少利事故,亡失大利。智者不應貪著小事以妨大利。」(卷第十)
我接觸的第二個朋友也是生了大病。我告訴他:「你只要天天念阿彌陀佛,就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比較聽勸,每天沒事就靜靜地念佛,念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一年……最後他的病也一天天好了起來。這固然有佛菩薩加持的力量,也跟他內心放得開、心情舒暢、情緒快樂有很大的關係。人一旦有了樂觀的精神,那麼整個人體的細胞、神經也都會發生變化,好的細胞越來越多,壞的細胞越來越少,生命的力量也越來越強,身心狀態就會大大改善。正如《般泥洹經》中說:「又欲近道,當有四喜,宜善念行:一曰念佛,意喜不離。二曰念法,意喜不離。三曰念眾,意喜不離。四曰念戒,意喜不離。念此四喜,必令具足,而自了見,當望正度,求解身要,可以除斷地獄、畜生、鬼神之道。」(卷第一)
面對痛苦時,我們內心的觀念、心態都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觀待自己所面對的一切,是我們的人生獲得快樂的關鍵所在。
三、人際相處有智慧,親睦和諧樂人生
人生的苦樂,除了身心狀況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人際關係如何。親人與朋友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難相信一個與親友有矛盾的人會感到快樂。
(一)家庭倫理孝為本,一視同仁勿分別
在家庭裡,存在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子女等關係。
一般而言,父母對子女都非常牽掛、愛護,但是子女對父母則很難有如同父母對子女的那種心情,甚至現在很多人都處理不好與父母的關係,許多家庭矛盾和糾紛由此產生。不孝順的家庭就會產生不和諧的問題。現在社會上的問題,很多都是由不孝順父母演化出來的。有些人認為,父母退休以後,在社會、在家裡似乎沒什麼作用,既不賺錢,頭腦也過時,又喜歡管閑事,身體不好還需要人照顧……這些觀念都是非常錯誤的!其實,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不孝順父母就是折磨自己,這就是家庭倫理道德的涵義。
佛法講因果,如果自己對父母不孝順,那麼兒女看到你對自己父母不孝順,以後對你也同樣不孝順。我們應當時時感念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心懷報恩之想,像對待子女一樣對待父母,才是做人的根本、快樂的根本。如《正法念處經》中說:「知恩報故,一切親友悉皆堅固;以功德故,一切怨家猶如親友。若人少恩,常念不忘。知恩報恩,得大功德。」(卷六十三)
再比如,有時家庭裡夫妻雙方處理不好與彼此父母的關係,也非常容易鬧矛盾。若男方對女方的父母不孝順,那么女方對男方的父母也會不孝順,反過來也是如此。就像《十住毗婆沙論》中所講:「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卷第十四)其實,只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對方的父母,便能化解這些矛盾。
說起來很簡單,但我們為什麼會做不到呢?這是因為我們有分別心的緣故。我們通常對某些人會特別好,對另一些人就不那麼好,這種好壞的差別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實際上,一家人衣食住行都在一起,物質生活上不會有太大差別——而是人心裡有分別、有煩惱,所以外在的語言、表情和舉動就讓別人感覺到你對不同的家庭成員有分別之心,矛盾也就由此產生。對待彼此父母是如此,對待其他親人,如兄弟、姐妹、子女等也是如此,如果大家都起分別心,互相比較、觀過、排斥,整個家庭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引發許多煩惱紛爭。
找到家庭不和諧的原因之後,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化解這些問題了。在家庭中,我們應該努力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的親人,多換位思考,勿起分別心,就能減少許多矛盾,營造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
(二)與人相處貴溝通,不應排斥與自恃
在我們與朋友、領導、同事、下屬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三條:
第一,不要拒絕溝通。
溝通不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來取代別人的看法,而是為了縮短彼此之間認識的差距。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通過溝通,才能知道別人的看法和理由,反過來說,別人也才能夠理解自己的思路。溝通是沒有前提、沒有條件的,是平等的,是需要的,是必要的。
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不會溝通,自己很多很好的想法就不容易被別人領會,我們也很難準確理解別人的意思,就造成了彼此的誤會,內心當中也會產生障礙。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大多是因為缺乏溝通或溝通不善巧所致。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就有這樣一個故事:「能說法者欲適他方豐樂之所,能聽法者欲隨其去時,說法者方便誡言:‘汝雖為利慾隨我往,而汝至彼,豈必遂心?宜善審思,勿後憂悔。’時聽法者聞已念言:‘是彼不欲令我去相,設固隨往,豈必聞法?’由此因緣不隨其去,兩不和合,不獲說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為菩薩魔事。……能說法者欲往他方,所經道路曠野險難,多有賊怖、旃茶羅怖、獵師、惡獸、毒蛇等怖,能聽法者欲隨其往時,說法者方便誡言:‘汝今何故無事隨我欲經如是諸險難處?可善審思,勿後致悔。’時聽法者聞已念言:‘此應不欲令我隨往,設固隨往,何必聞法?’由此因緣不隨其去,兩不和合,不獲說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為菩薩魔事。」(卷第三百四)
第二,不要排斥別人。
我們內心不應有排斥他人的想法。因為,周圍的人跟自己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排斥別人就是排斥自己;排斥別人,自己就沒有生活的空間。社會上,與別人接觸時間長了,就會產生種種矛盾、隔閡、問題和障礙,大家就容易互相排斥,排斥再發展下去就是鬥爭。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是人們內心互相排斥所造成的。如果我們沒有排斥他人的作意,這些問題自然也就沒有了。如《佛說自愛經》說:「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作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於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第三,不要自以為是。
我們常常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別人的想法不如自己。可是過了一個小時以後,可能覺得自己的想法也是有問題的。過了一年、兩年、三年以後,甚至會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很幼稚。過了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後,想法變化就更大了。這都說明,我們對事情的認識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正確無誤。
長期以來,我們總是活在自我意識當中,不容易認識自己的對和錯,需要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人指導我們、幫助我們,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其實,世界上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件工作都需要經驗的指導,更何況我們修行的進步和生命的提升呢?如《大智度論》說:「欲為何事故教親近善知識?答曰:雖有好法,若無教者,行時多錯。譬如雖有好藥,亦須良醫。」(卷九十六)接受他人的指導,最重要的前提是我們有一顆謙虛的心。如果我們老是自以為是,就不容易接受別人的經驗和幫助。
我們往往只聽自己願意聽的、喜歡聽的話,不喜歡、不願意聽的話就不去聽。其實有時候恰恰是那些我們不喜歡、不願意聽的話才是最需要的,才是對我們的一生有真正幫助的。古語說:「良藥苦口利於病」,醫生開的藥,雖然很苦,不喜歡吃,但這才是對健康有好處的。自己平時喜好吃的東西,反而往往是致病之因。
因此,與人相處要學會溝通,不要排斥他人,不要自以為是。如《釋氏要覽》中寓言說:「過去有一婆羅門,於曠野造井,以給行人。至暮,有群野干趣井飲水。其野干主便內頭汲罐中,飲已,戴起高舉,撲破而去。諸小野干諫主曰:‘若樹葉可用者,猶護惜之,況此利濟之具,何忍壞也?’主曰:‘我但戲樂耳!’損壞既多,施者懷恨,乃作木罐用機,故頭可入不可出,置於井側,執杖屏處伺之。及暮果至,作戲如初,內頭入罐,求撲不脫。婆羅門以杖打死。時,空有神說偈曰:‘知識慈心語,狼戾不受諫,守頑招此禍,自喪其身命。’」(卷中)
四、自我成就有三要,自尊包容正思惟
人生要獲得成就與快樂,應當追求正確的知識,並學會調伏自己的煩惱,克制自己的情緒。可總結為以下三條:
第一,要學會自尊。
目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缺乏相互信任,缺乏信任的根源是缺乏信仰,而缺乏信仰的根源則是缺乏自尊心。自尊心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怎樣尊重自己呢?作為一個人、一個學生、一個員工,內心中時刻都有一個行為標準,照著這個標準去做,就容易培養出自尊心。如弘一大師在《青年佛教徒應注意的四項》的開示中說:「‘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歡別人尊重自己,而不知道要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別人尊重自己,必須先從自己尊重自己做起。那怎樣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時時想著:我應當做一個偉大的人,做一個了不起的人。比如出家人想做一位清淨的高僧,那就要拿《高僧傳》來讀,看歷史上的祖師大德怎樣行,自己也跟著怎樣行,所謂‘彼既丈夫我亦爾’。又比方在家居士想將來做一位大菩薩,那麼就當依經論中所載的菩薩行,隨力行去。這就是自尊。」
比如說,一個人出國,當聽到別人說自己國家不好的時候,內心就會產生自尊心,就想維護自己國家的尊嚴。大到國家,小到單位、學校,都是如此,當我們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學校或單位不好時,內心都會有自尊心產生。如果沒有自尊心,內心就沒有善惡、好壞、是非的標準,就沒有奮發向上的動力。人只有具備了自尊心,才會區別善惡是非,明辨正確與錯誤,人生才能真正有意義,所以我們每個人應該學會自尊。如明朝《憨山老人夢遊集·與萬安上人》中說:「蓋吾人所賦,獨靈於萬物者,豈止口體安飽而已哉!……願公自重而保持之,萬勿自輕自棄、沉酣酖湎,為親友所惜也。」(卷第十三)
《紫柏老人集》說:「理通始於檢名,故名不檢則實不得;實不得則義不精,義不精則理不易窮,理不窮則性命之學安從而入歟?故有志於性命之學者,倘不知自重,而飲食男女之欲亂其真,即世間功名事業尚了不來,況大於此者乎?……時不可忽,一忽時則昧心。心昧則何事不昧哉?由忽生怠,怠習一長則氣為主、心為奴矣。故臥薪嘗膽非虛設也,謂勾踐能之,我不能此,不知自重耳!若知自重,則天地萬物皆末也,我本也。……忽時之人,憂不深,慮不遠,不知自重耳。人為萬物之靈,而不知自重,皮球又何言哉!(師別號皮球)。」(卷之一)
《雜阿含經》說:「若有沙門、婆羅門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一切心法,住身念處者,則是我弟子,隨我教者。」(卷第二十四)
第二,要學會包容。
為什麼大地能承載一切?因為它有能力容納一切,無論是好的或不好的。我們也要有廣大的包容心,無論別人怎麼對待自己,我們都要去包容。人生不總是一帆風順,不可能一直都是平路,不可能一直都是上坡路,也不可能一直都是下坡路。人生的道路,有上坡,也有下坡,有平路,也有拐彎,有高速路,有鐵路,還有航道。每個人都在走一條自己的路,每個人的素質、愛好、追求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因此我們的心要包容別人,別人這麼想、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別人這麼對待我也自然有他的道理。這樣想的話,我們的境界就能得到提升,遇到與自己心意不相符合的人與事時,就不會那麼痛苦。
《紫柏老人集》中說:「師說:你的性剛,一日遇諸般事,如何忍得過去?復問如何方忍得。師說:看得自家大,自然忍得去。復問如何看得自家大,便忍得去。師說:天地大,便能包容得萬物;虛空大,便包得天地;我本來真心大,便包得虛空。師又說:大端人不能容物,無他,為物障礙,但自昧了真心,便自小了。」(卷之九)《十住斷結經》說:「見諸耆年,恆念尊敬。所游之方,加以仁心。各使得所,不令有恨。寬弘包容,示以正教。念以平等,應於律法。一切之類,亦無枉慍。」(卷第二)又說:「菩薩包容凡夫。來自歸者,微說道教,指示徑路,令知所趣,觀前人器,乃授甘露。復次,菩薩觀察方俗。王法所制,勿生叛逆;善則從之,惡則竊避;無自貢高,毀敗風俗。復次,菩薩當學入眾。若梵志眾,若長者眾,觀采禮儀,可行知行,可坐知坐,可臥知臥,應適威儀而無錯謬,是謂童真菩薩而知入眾。」(卷第三)
第三,要學會思考。
思考很重要。如果我們不會思考,對事物的認識要麼模糊不清,要麼很可能就是錯誤的。思考,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正思維」。正思維就是正確的思維模式。思想決定人的行為,思維模式有問題了,人的整個行為就會有問題。如《雜阿含經》中說:「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正思惟者。諸比丘!正思惟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卷二十八)如果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進行正確的思考,每天就會處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之中,看到人家做什麼,自己也跟著做什麼,一整天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就成混日子了。或者,別人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內心沒有去考慮:這件事情對不對?該不該做?就很可能做錯事甚至壞事。
佛教講究聞思修,首先通過聽聞獲取正確的知見,其次聽到佛法後就要如理地思考,按照如理思考後的結論再去做事情,我們的內心就清清楚楚,非常光明、有力。沒有經過思考的結論,是沒有力量的,很容易變改或動搖。比如,在寺廟裡,我們早上起來,幾點念經,幾點出坡,幾點上課,都非常的清楚,而且能夠堅持下去,這就是經過正確思考後的結果。同樣,我們的人生各方面要取得成就,也必須經過正確的思考。這樣,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會非常清楚,大到一生,小到一天,都有清晰明確的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人就會非常有力量。
如何正確地思考,如何建立起清晰明確的目標,這些都需要學習和培養,讓心中思考的等流持續不斷。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善就有惡,有樂就有苦。佛教講「有求皆苦」,存在一個好的事物,必定會存在一個壞的事物與它相對應。我們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在障礙自己。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障礙。一個人一旦有了成就,都會遇到障礙困擾自己,這也是我們都要去面對和解決的。
首先我們要正視障礙,認識清楚問題。人生有順境就有逆境,它們既交替出現,也並行存在。順境如果處理不好,就會變成逆境;逆境如果處理好了,就會成為事業的增上緣。好比一個人在四平八穩的高速公路上開車,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發生車禍。相反,在路況不好的道路開車,就會很注意,反而不容易發生車禍。所以,問題不在於道路的好壞,而是在於我們的心態。如果很注意,也有好的技術,就不容易發生車禍;如果不注意,就算是技術再好、車再好、路再好,也還是可能發生車禍。人生也是如此,時時刻刻保持面對境界、面對困難的心,真的遇到問題時,就已經具備了戰勝它的準備和力量,就不會被困難打敗。《諸法集要經》說:「是心隨所趣,或暴惡輕動,善哉調彼心,心靜則無苦。若人善制心,則除諸過患,離過乃智人,於苦則不受。」(卷五)有的人遇到困難和障礙過不去,面對問題怨天尤人,反而引發了許許多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這實際上正是我們不能正思維,不能包容,內心沒有力量的表現。當我們內在生命的力量越來越強時,就能夠克服障礙、超越自己的人生。
五、人生苦樂皆由己,皈依三寶啟覺心
我們在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和障礙,主要是我們內心的問題和障礙。
人的執著、分別與內心的追求密切相關。人的痛苦往往在於追求的東西是錯誤的,這樣得到的東西也就是錯誤的,即使能夠獲得短暫的快樂,但終將導致痛苦。如《增壹阿含經》說:「佛告王曰:命極危脆,極壽不過百年,所出無幾……樂少苦多,其殃難計。是故,大王!莫由己身、父母、妻子、國土、人民施行罪業,亦莫為王身故而作罪本。猶如石蜜為初甜後苦,此亦如是。於短壽之中何為作惡?」(卷第五十一)只有追求的東西是正確的,得到的東西才會是正確的,才不會有痛苦。
如《大智度論》說:「一切世間樂受,皆從顛倒生,無有實者。……雖欲求樂,能得大苦。如說:若人入海遭惡風,海浪崛起如黑山;若入大陣斗戰中,經大險道惡山間。豪貴長者降屈身,親近小人為色慾。如是種種大苦事,皆為著樂貪心故!」(卷第十九)
《正法念處經》說:「樂為苦所覆,無量諸誑惑,眾生癡所誑,遊戲於愛慾。一切癡愛人,未曾有厭足,境界難滿足,如火益乾薪。世間愛所誑,難滿亦如是,雖近於死地,猶不生厭離。為愛境所誑,不求善資糧,天退不自在,為愛所誑惑。我今教呵汝,汝為欲所迷,當作自利益,法為第一道。若有行法者,從樂得樂報,能如是行者,得寂滅涅槃。是故應修福,以求涅槃樂,若有常修福,得至無盡處。」(卷第二十五)可以說,我們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並不是別人給予的。
無論生病也好,還是遇到各種逆境挫折也好,如果以負面的、消極的心來面對,我們就會越來越苦;反之,如果以正面、樂觀的心來看待,我們仍然能夠保持快樂。如《妙法聖念處經》所說:「自樂自善成,自惑生自苦,苦樂不離心。」(卷第五)《諸法集要經》說:「諸苦從心生,了彼非他得,逼迫難堪任,皆由心輕動。」(卷第五)
當我們遇到一些逆境、麻煩和病痛,或是遇到家庭、單位的種種矛盾和問題時,該如何走出內心的困惑、苦悶和憂鬱等負面情緒呢?這就需要到寺廟裡皈依三寶,學習和接受佛法的觀念和智慧。如《優婆塞戒經》說:「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卷第五)
佛教不是迷信,佛是大徹大悟的人,如《大般涅槃經》中說:「云何為佛?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卷第十八)所以,學佛法是為了得到覺悟,覺悟人間的一切,覺悟之後自然就能超越一切,解決我們內在的煩惱,解脫外在種種障礙對我們的束縛。如《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說:「心見有二種,世間出世間,我執為流轉,自覺是真如。無盡是涅槃,若盡貪及癡,覺彼是佛體,有情歸依處。一切於此身,有智及無智,係縛自分別,由悟得解脫。」
當我們啟發了內心的覺悟,就能獲得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永恆的、不變的,不需要附加任何條件的,是從內心得到的。如《大智度論》說:「轉輪聖王財自在,佛心自在;轉輪聖王貪求天樂,佛乃至有頂樂亦不貪著;轉輪聖王從他求樂,佛內心自樂。」(卷第二)又說:「是樂二種:內樂,涅槃樂。是樂不從五塵生。譬如石泉,水自中出,不從外來;心樂亦如是,行等心,修梵行,得十善業道,清淨無穢,是名內樂。」(卷第八)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如《優婆塞戒經》說:「云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壞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若人能受三歸依者,是人乃能真見四諦。是三歸依乃是一切無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卷第五)皈依能使我們的內心產生力量,使我們能夠做自己的主人。具有這種力量和智慧以後,我們就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一切順境與逆境。外在固然給我們提出了種種難題,但是當我們內心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和化解時,這些難題就不會真正影響到我們,反而能夠讓我們內心得到成長和鍛煉,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包容,這樣我們就不會感到痛苦,反而會越來越有成就感。
六、依止師友勤修學,共享法喜真安樂
皈依後,我們要依止師友,如理勤行,才能真正得到皈依的利益,真正得到殊勝的安樂。
寺廟是僧俗二眾的修行場所,是很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需要常來寺廟接受佛法的熏陶。大家在寺院得到的喜悅跟在社會上和家裡得到的快樂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人都靜靜地坐在佛堂裡,雖然氣候非常炎熱,又沒有空調,但大家的內心非常寧靜、清淨,對佛法充滿了渴求和虔誠,心情非常輕鬆自在、舒暢、愉悅,充滿了法喜。如果換到社會中的一個場所,或者在家裡,同樣的條件,大家就很難保持寧靜、愉悅,反而會很躁動、吵鬧。寺院具有佛法的力量,能讓我們真正地面對自己,能讓我們內心寧靜,能讓狂妄的、散亂的、迷失的心靈寂靜下來,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生命原有的狀態。
佛教是一種信仰,寺廟和居士之間是信仰的關係,不是社會組織的關係,寺廟給大家的是生命上的輔助、幫助和提升。作為一名皈依三寶的佛教徒,為了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應該經常來參加寺廟的活動和課程。即使世俗事務繁忙,不能常來,但是至少應該每月一次,或一年中至少要有一段時間到寺廟進修。如《優婆塞戒經》說:「若優婆塞(居士)常能出至寺廟僧坊,到已親近諸比丘等。既親近已,諮問法味。既問法已,當至心聽。聽已受持憶念不忘,能分別義。分別義已,轉化眾生。是名優婆塞自利利他。」(卷第六)
學佛法不是為了了解一些概念、懂一些佛教常識而已,更不是燒一炷香、磕幾個頭,就能得到利益。只有我們按照菩薩的教導去做,菩薩才會保佑我們。菩薩教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應該怎樣對待家人,應該怎樣為人處事,我們做好了,自然就會得到好處,這是必然的。如果我們不按菩薩的教導做,乃至違背菩薩的教導,那麼菩薩也是保佑不了我們的。如《優婆塞戒經》說:「受三歸已,造作癡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於三歸。若人質直,心無慳貪,常修慚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靜身。若有造作種種雜業,為受樂故修於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憐愍眾生。如是之人不得三歸。……因修善業,得大自在。得自在已,眾生親近。復為宣說善業因緣,善業因緣故得自在。一切眾生皆由修善業因緣故,得受安樂。」(卷第五)
大家皈依之後都是三寶弟子,都是佛法上的兄弟,彼此住得比較近的居士,可以在一起交流佛法。自己解決不了的種種問題,無論是學習上的、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單位上的、家庭上的、學校上的、社會上的,大家都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勉勵、互相體諒、互相關懷、互相幫助。慢慢地就會感受到佛教大家庭的溫暖,遇到問題也會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這樣,自己的生命品質就能夠越來越得到提升,家庭也會越來越和睦,社會也就越來越和諧。這就是我們受皈依的目的,也是佛法的本意。
若能如理皈依三寶、依法修行,我們的生命一定會越來越增上、越來越殊勝,我們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