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成長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從父母的角度,我們特別總結了幾點教育孩子應該注意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三種誤區:一種是把自己的期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第二種是對孩子溺愛嬌慣;第三種則是放任不管,任其自由發展。這都不對。
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教育,了解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孩子自己想要什麼,我們父母往往忽略了,不太在意。很可能,孩子已經對學習產生了厭惡,對社會產生了對抗,對責任想要逃避。而且因為孩子在教育成長過程中間存在缺失,所以他們的能力很可能畸形發展,有些很發達,有些沒有開發。這樣等到孩子長大了,面對社會、家庭、工作,面對種種的壓力,面對社會上種種類型的人,很可能不能理性地對待,圓滿地處理;往往心中淤積了很多壓抑、憤怒、煩躁、孤獨,積累了很多負面的東西。這對孩子身心的損害會非常大。
二、愛孩子
如果沒有愛,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都失去了最重要的意義。只有充滿了愛,真正地為孩子好,才會潛心研究,關注孩子的成長歷程,關注孩子自己需要什麼,才能看清楚孩子的前景。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私的,盡可能不摻雜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念。如果摻雜了自己,這個「愛」就變質了,容易變成自私的愛,控制的愛,有慾望的愛。這種「愛」會使孩子痛苦,不舒服。
父母對孩子能夠提供的就是愛,就是有益的幫助,就是把我們這一輩子學到的東西,有益的方面提供給孩子,做孩子的基石,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成長!孩子的心靈,不是我們所能安排的,我們只能夠影響,只能夠給予愛,我們要通過教育,尤其重視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在快樂中間、愉悅中間成長起來。
三、尊重孩子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充分了解孩子的狀況,把孩子的成長放在首位,允許孩子和我們不一樣,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身上。
每個孩子因為自己的生長環境各不相同,個性上一定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現有狀況。無論孩子現在是什麼樣子,我們都要尊重,根據孩子現有的狀況進行引導。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應該建立在孩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如果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潛能,我們又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結果必然是父母痛苦,孩子痛苦。
我們觀察孩子的現狀,看看他是什麼「根器」的人。如果是「上根器」,我們通過培養,可以幫助孩子能夠達到理想的狀況;如果是「中根器」,我們按正常培養孩子,培養他具備一定的學習、生活能力,將來在社會上能夠自食其力;對於「下根器」的孩子來說,我們能把他養活大了,讓他自己有自立的能力,甚至能有一技之長,自己能照顧自己,不給社會帶來負擔,這就很好了。而不要以一些特別的、孩子達不到的要求為標準,去判斷孩子是否成功、是否失敗,這恐怕都是錯誤的。
四、為了孩子,努力完善自己
我們往往都會認為「我是完美的,我是沒有缺點的」。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因為孩子沒有反抗能力,被我們所控制。孩子越小,父母控制能力越強,表現的都是父母自己的種種個性。而且父母容易肆無忌憚,將自己最惡劣的方面充分的暴露、表達出來,因為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的」,所以不懂得節制自己。
父母作為孩子天然的學習觀摩對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間,不由自主、不知不覺就會受到父母影響。孩子天然在吸收、模仿我們父母。父母是善的,他模仿善的;父母是惡的,他模仿惡的。甚至父母一些不經意的一些特點,孩子都能模仿到。因為什麼呢?這些東西它不是靠語言,不是靠文字,它是靠全部的信息、全部的印象、全部的表現、全部的學習,它是這樣的。這就是模仿的秘密。
所以,為了孩子將來完善,我們現在自己就得完善。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成長。父母要重視啦!要重視母教,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因果教育。所以我們父母一定要自己遵守善惡標準,每天堅持正能量學習,每天自省,不斷地改過,讓自己不斷地進步。這樣,孩子天然會模仿父母的,天然就會改變。
五、真誠平等對待孩子
我們往往有一個觀念,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孩子缺乏專注力,有時候可能做些錯事,往往家長、老師對孩子用訓斥、責罵、不耐煩等種種態度來對待,以為這樣是幫助孩子進步,孩子就可以學到知識了。這其實是錯誤的。對孩子應該平等對待,不能因為他小,他不懂,我們就忽悠他,不耐煩,或者不把道理講清楚。這些,都會引起無數的問題。父母對孩子一定要真誠。有什麼事兒,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要交代清楚,說明白,讓孩子聽懂、安心,這很重要。這樣孩子也是一個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間,他也學會了如何面對事情,觀察事情,處理事情。我們不要一味地規避,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懂。其實從小我們就應該在和孩子相關的一些事情上讓孩子參與進來,這其實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一種健康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六、在孩子面前勇於認錯
我們父母應該做到誠實、真誠,誠實地去表現我們自己,表達我們所知所想。這樣給孩子的熏陶教育,知道父母也會犯錯誤,但至少有一個最優秀的品質,就是說真話,誠實。對孩子,我們也敢說「我們也有錯誤,我們也有不足」。那就給孩子留下了一個最寶貴的經驗,引導孩子自己也能建立起認錯的態度。這樣孩子長大以後,他也會認錯,他也能進步。如果孩子有誠實和能夠認錯這兩個最優秀的品質,這個孩子就錯不到哪裡去。所以說我們自身素質和行為至關重要,原因就在這裡。只有不斷認識錯誤,不斷地提高進步,才能改正錯誤,才能不斷地找到正確之路。這一條是有很高要求的,是個巨大的閃光點。我們現在提倡父母也要每天自省,總結自己一天做錯了什麼,以後加以改正,真正成為孩子的正面榜樣!。
七、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而是鼓勵孩子超越自我,創造條件讓他成長
我們教育孩子,不去簡單、粗暴的指責他:你和誰比,有多麼的差;你和誰比,哪裡不好。千萬不能這樣了!要用一個平常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孩子,只要他身心健康,積極向上,就是一個成功的孩子。家長、社會,都要給孩子形成這麼一種影響,形成一種普遍的氛圍,讓孩子在學習中間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超越自我。這樣,孩子就在不斷地學習中間成長了。我們引導孩子慢慢地繼續接受教育,繼續學習一些基礎的知識、能力,慢慢提高自己的素養。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我們要引導孩子學習一些因果教育的內容,用因果規律、善惡標準去審視現有的一切,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出問題了,然後自我改正,走上一條正確的人生大道。
無論孩子發生什麼情況,我們都要耐心細緻,不去比較,不讓他感到壓力,而是給予他鼓勵,創造條件讓他成長。我們只要給孩子建立起這個觀念:為自己設立的最高標準,就是學到了,盡力了,進步了。如果你盡力而為了,從整個一生來說,就絕不會失敗。我們給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都要建立這種觀念,這種價值,就沒有問題了。
八、對孩子耐心細緻,切忌簡單粗暴生硬
父母不要以粗暴生硬的方式來管教、對待孩子。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模仿的就是父母,父母無論說的對還是不對,無論表現的是什麼樣子,喜怒哀樂,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慢慢地如果這樣的現象重複得多了,孩子也會如此。這樣,實質上給孩子帶來的是痛苦。孩子長大以後,對待別人,對待一些事情,也會表現出生硬的態度、簡單粗暴的這些方式。所以對待孩子要耐心細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孩子可理解的這些語言、這些事例去解釋、去說明,平等地對待。尤其要不得的是父母與孩子發生了衝突,在對抗之間說出的「過頭話」,無論我們怎麼對,「過頭話」都起不了效果,孩子聽不進去。所以如果出現衝突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雙方走開,各自找一個地方冷靜下來,等到冷靜下來了再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坐在一起心平氣和地去分析、說明,指出這個問題它錯在那裡,危害在什麼地方,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