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精進勤學苦讀的

關於學習的重要性,我國古代學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見。《學記》上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不懂道理)。」又說:「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雖然有好吃的魚肉,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雖然有極好的道理,不學不知道它的高明。)

《中庸》上說:「好學近乎智」(愛好學習接近於智慧),把智慧看作是學習的結果。荀子在《勸學篇》中談學習的作用說:一天到晚地空想,不如學習片刻得益大。踮起腳來望,不如登上高處看得遠。我們登高招手,胳膊並沒有加長,但人家在比較遠的地方也看得見;我們順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增強,但人家聽起來就清晰得多。乘坐車馬的人,不一定是快腿,但是跑完了千里迢迢的路程;乘坐船隻的人,不一定會游泳,但是渡過了洪波浩蕩的江河。有成就的人並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天資,而是善於通過學習來增強自己的本領。

《孔子家語》上記載著孔子說服輕視學習作用的子路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孔子的門徒子路去看孔子,孔子問:「你愛好什麼?」子路說:「我愛好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你這個。我只是說,以你這樣的才能,再加之以學問,還有誰能及得上呢?」子路說:「南山的竹子,用不著加工,天生就是直的,砍下來做箭,可以射穿用犀牛皮做的盔甲。由此看來,學習有什麼用呢?」

孔子說:「把這個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裝上箭頭,把箭頭磨得尖尖的,這樣,射入得不是更深了嗎?」子路恍然大悟,連連下拜說:「我一定記住你的教導。」正因為我國古代學者看到了學習對於一個人的認識和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他們提倡勤學苦讀。

我們要了解我國古代學者勤學苦讀的精神,首先要了解我國古人在學習條件上的很多困難。

首先是書的困難。我國古代最早的書,是用竹簡或木牘做的,這些書很笨重,以後有了帛(一種絲織品)比較方便了,但價錢很貴;紙是到了東漢時才有的。在印刷術發明以前,著書的人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刻,或者用竹子削尖了蘸著漆,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上去。而且這些書,都是收在「金匱石室」(用金屬做的大匣子,用石頭築的屋子。這裡作為古代國家圖書館的代稱),一般人是不容易看到的,就是後來經過輾轉抄寫,書多起來了,家境貧寒的人也還是買不起。所以西漢伏勝傳經,就全憑口授。

西晉左思作了《三都賦》,人家要學習,也全憑抄寫,弄得洛陽紙貴。東漢王充,他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書,就常常到洛陽的市場上去,讀人家放在那裡出賣的書,憑他的記憶力,把這些書的內容記住,終於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寫出有名的著作《論衡》。宋朝的晁以道想要讀《公羊傳》和《谷梁傳》,到處尋求不著,後來好不容易借到了一本,就把它抄了下來。

其次讀書需要燈油紙筆,古代有些人因家庭貧窮買不起,於是就產生很多動人的故事。如晉朝的孫康,小時候很愛讀書,但家裡窮,買不起燈油,於是在冬天的晚上就冒著嚴寒,借著積雪的反光來讀書。晉朝的車胤(yìn),因為家裡沒有燈油,夏天就用白絹做的口袋盛上幾十隻螢火蟲,靠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的光亮來讀書。「映雪讀書」「囊螢照讀」 是我國一直流傳的美談。宋朝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四歲時就死了父親,母親教他讀書,沒錢買紙筆,於是就用蘆柴棒在地上畫著寫字。「歐母畫荻」,也是有名的故事。

再次,是古代求師的困難。古代學校很少,而且也只有貴族的子弟才能夠上學。後來,雖然有了私人講學,但也要束脩(孔子接受學生,收一束十條的乾肉,叫束脩。後來稱學費為束脩),交不起的人還是上不了學。那時,為了求師而長途跋涉是常有的事。宋朝陸游的祖父陸佃曾經穿了麻鞋,跑了千里的路程,到南京向王安石學習經學。

我們讀到明代學者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中所自述的苦學經過,不能不受感動。宋濂說:我小的時候就喜歡研究學問,家裡窮,弄不到書,只好到有書的人家借,親自抄寫,約定了日子還。大冷天,硯台結了冰,手指凍得彎不過來,還是趕著抄,抄完了送回去,不敢錯過約定的日子。因為這樣人家才肯借書給我,我也才能讀很多書。到成年了,越發想多讀書,可是沒有好教師,只好趕到百里路外,找有名的老先生請教。……當我去求師的時候,背著行李,走過深山巨谷,冬天大風雪,雪深到幾尺,腳皮裂開了也不知道。到了客棧,四肢都凍僵了,人家給喝了熱水,蓋了被子,半天才暖和過來。那時一天吃兩頓飯,穿件破棉袍,從不羨慕別人吃得好,穿得好,也從來不覺得自己寒傖。因為求得知識是最快樂的事情,別的便不理會了。

我國古代學者由於了解了學習的重要性,又了解了學習必須克服許多困難,特別是愛惜寶貴的時光,勤於學習。如晉朝的陶侃就說過:「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強調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這在古代也是有的。如三國時吳國的呂蒙就曾這樣強調過。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名將,小時候沒有機會讀書,後來身經百戰,升為中郎將。有一次,吳王孫權對他和另一將領蔣欽說:「你們現在都掌權管事了,要好好學習,求得進步。」呂蒙說:「在軍隊裡苦於事情多,怕不能有讀書的時間了。」孫權說:「我又沒有叫你們專搞經學作博士,只是希望你們多翻翻書,知道過去的經驗。你說事情多,比得了我嗎?

我年輕的時候,讀了《詩經》、《書經》、《禮記》、《左傳》、《國語》,只是沒有讀過《易經》。到管事以來,又讀了三史和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進益。……漢光武在軍事緊張的時候,還是沒有放開書本。曹孟德也說自己老而好學。你們為什麼不好好努力呢!」呂蒙聽了他的話就努力學習,進步很快,以至與魯肅見面時,魯肅慨嘆地說:「已經不是當年在吳下的阿蒙了。」

藉口年紀大了,學習困難,這在古代也是有的。漢朝劉向的《說苑》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70歲,要想學習,恐怕已經太晚了。」師曠說:「你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晉平公說:「臣子怎麼好戲弄君主?」師曠說:「我怎麼敢戲弄您啊!我聽說,少而好學,就像在初升的太陽下走路;壯而好學,就像在正午的日光下走路;老而好學,就像點起明亮的蠟燭走路。天晚了,有了明亮的蠟燭,比起在黑暗中摸索著走路,哪個強啊?」晉平公忙說:「對極了,對極了!」

古代學者中壯而好學和老而好學的不乏其人。相傳荀子到50歲才開始遊學。漢朝的公孫弘,年輕的時候替人家放豬,一直到40多歲才學《春秋》,後來成了有名的學者。宋朝的蘇老泉到27歲才開始發憤讀書,後來和他的兩個兒子一同成了有名的文學家。

認為自己天資不好,學習難以成功,這在古代也是有的。但是有些學者對此有很好的意見,如清朝的彭端淑在《為學》一文中說:「聰與敏,可恃(音shì視,仗著)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自敗者也。」(聰明和靈敏,可以仗恃又不可以仗恃;自己仗著自己聰明和靈敏,不去學習,這就是自取失敗的人。)「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自立者也。(昏愚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自己不被自己的昏愚和平庸所限制,不知疲倦地努力學習,就是能夠自立的人。)」

並且說,孔子的門徒曾參天資本來不好,由於曾參努力,所以「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聖人的道理,終於是由天資差的人傳下來。」)天資差而在學問上有了很深的造詣(詣,到達;造詣,學問到達的程度)的事例,是很多的。《文史通義》的作者章學誠年輕的時候很愚鈍,他並不因此氣餒,仍是日夕披覽,孜孜不倦,後來終於成了學識非常淵博的人。

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想半途而廢的人,這在古代也是有的。如《韓詩外傳》記載:有一次,孔子在家休息,他的門徒子貢就提著衣服的下?去見他,說:「我跟著您學習有好幾年了,近來感到才能枯竭、智力疲憊,看來學問是停滯不前,不可能再有什麼進步了。還是讓我把學習停止一下吧。」孔子回答他說:「學習不可以停止,一個人只有到了老死的時候才可以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