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切」就是真真實實,不能有任何的僥倖,不可以自我放縱、懈怠、懶惰,這個很重要。「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且要「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其實我們對無常的警覺性都不高,高的話不可能不精進。我們都想著還有明天、還有明天,然後因為這個心態就每一天都沒有能夠勇猛精進的去下工夫。
真有慈悲心的人,念念想著我要趕緊提升自己才有智慧。我沒有智慧,身邊的人都幫不了。其實我們會自惰,慈悲的心、成就父母至親的心不強烈。有,但是不能保持。有時候一激動了,哎呀,很精進,但是遇到這五欲六塵,一下又被轉掉了。所以還是要念這個無常,還是要真正不斷提醒自己發慈悲心,成就父母,成就有緣的眾生。
「切不可自欺」,不自我欺騙。不自欺最根本,起心動念錯了,決定對治,決定不給自己藉口。錯了就是錯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今天知道錯了,知道曾經傷害過人了,不能夠馬上去給人家道歉,真誠的去懺悔,還是這個面子放不下。其實自欺最嚴重的就是面子障礙住了,這個真誠透不出來。而且人要至誠,決定不能把對方的缺點,不能把對方的錯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了,這個誠心就現不出來了。
你說:「可是他有錯啊!」不覺本無,那是虛幻的。剎那生滅的相我們把他記在心上,不是他錯,是我們著相、是我們愚癡。「恩欲報,怨欲忘」,只記人家的好,不記人家的過失。發覺他有不足,純是一顆利益他的心,多好。不跟人對立、不對人有成見,這樣多好,這個長養自己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