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曰:夫士有五反。】
這裡提到古書的《韓詩外傳》裡一段文章:一個人有五反,貴、富、勇、智、貌等五種相反的一面。這裡是講士的五反,古代的所謂士,以現在來勉強解釋,包括了一切知識分子,不過一說知識分子,很容易誤為限於讀書人,其實不然,無論文的武的都稱為士。
【有勢尊貴,不以愛人行義理,而反以暴傲。——反貴也。古語曰: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貴能貴人者,欲賤不可得;達能達人者,欲窮不可得。梅福曰:存人所以自立也,重人所以自塞也。】
有些人,有了勢力,地位高了,譬如一個人窮小子出身,到了尊貴的時候,本來應愛護別人,愛護朋友,但是他反而不愛護別人,也不愛護朋友,而且做事不照義理,反而驕傲起來,脾氣也暴躁起來,這是反貴——第一反,就是說人沒有把握永遠不變的,看別人,看歷史,看社會,乃至看自己,都沒有把握不變。現在自己可憐兮兮的,還很自我欣賞,說不定到達了某一個位置,觀念就整個變了。所以要在富貴功名,或貧窮下賤,飢寒困苦都永遠不變,保持一貫精神的做法,是很難做到的。但有勢尊貴以後,反轉來不愛人,不行義理,反而變得暴傲,這就是貴的反面。
這裡又引用中國古人的老話,「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等三句,乍看之下,好像不可能,但從經驗中體會事實就是如此。有錢的人,在他富有的時候,還能夠幫助別人也富有,這樣廣結善緣,得道多助,自己想窮一點都做不到。一般人想,錢越多越好,有誰會希望自己窮的,這就要看個人的人生經驗了。人到了有錢、有地位時,若想下來一點,卻做不到。有些人運氣好,追隨到一個了不起的人,一步步富貴上去,想下來做一個老百姓卻不可得,能夠幫忙別人發達,提拔別人的人,自己想退休不幹,也辦不到。所以梅福(漢朝人,後來成了神仙,寧波四明山,就是他歸隱成仙的地方。)說:幫忙人家,結果還是幫忙了自己,阻別人路的人,最後還是把自己的路塞了。
這一段話,仔細去思想,多處去體會就發現意義很深,把前面的古語和梅福的話,對照起來,就可以了解。這些話,並不像其他的書標榜因果的道理,而只是說人的心地要忠厚。
【家富厚,不以振窮救不足,而反以侈靡無度。——反富也】
第二個是富的反面。本來,一個人有了錢財,應該幫助人家,幫助親戚朋友,乃至整個社會的貧人。可是,有的富厚之家,不但沒有幫助別人,做社會福利、公益事業,反而因家庭的富厚,侈奢無度,這是富的不好,因此有時富貴反而害了人。
【資勇悍,不以衛上攻城,而反以侵凌私鬥。——反勇也。凡將帥輕去就者,不可使鎮邊,使仁德守之則安矣。】
第三是武勇的反面。有的人,勇敢彪悍,可以做軍人,保衛國家,而結果走錯了路,如現代青年,當太保流氓,好勇鬥狠去欺負人,成為私鬥,這是勇的反面。勇是了不起,但有勇的人,走偏了路,就變成大太保,乃至當強盜土匪。所以領導的人,對於勇的人才處理,國家社會該怎樣培養他,要很恰當。「將帥輕去就者,不可使鎮邊。」如果一個將帥有勇,而行事不夠慎重的話,就有「輕去就」的傾向。因為有勇,所以決策時不免參雜個人的主觀好惡,而忽略了整體大局的考量。這樣的將帥是不適合鎮守邊疆的,應該用有仁德持重的鎮守邊疆,才可常保邊界的平安。
我們再去讀歷史,常常看到某一將領在前方,做得非常好,突然會把他調回來,當然,也有的調錯了,乃至因而亡國的。如明朝末年,熊廷粥鎮守東北,把滿洲人擋住了,最後皇帝被奸臣蒙蔽利用,把熊廷粥調回來,乃至論死。假如說皇帝混蛋,本來他在宮廷裡長大,對外面事不全懂,實在就無話可說了。但這些職業皇帝也滿聰明的,他從左右大臣那裡聽來的理論,比我們書本上得來的多,公文比我們看得多,他明知道不必要,可是硬把前方幹得好好的將領調回來,也自有他的道理,因為犯了他內心上的妒忌。換什麼人?「使仁德守之則安矣!」換一個大度雍容,有仁德、識大體的人坐守邊疆,不要打起來就好了。讀了這一段,再一想歐美各國的作風,都有他的道理。在我們看來,他們的這種做法全錯了,但不要忘了,我們是站在我們的立場去批評,就我們目前的觀點而言。而在他們的立場,只希望他這一代不亂,安於現實就好了。
由這裡知道,書本上的道理到底對或不對,很難評斷,同一個道理,同一個原則,用對了就有益,用錯了就有害,所以知識這個東西,也是靠不住的,在乎個人的運用。
【心智惠,不以端計教,而反以事奸飾非。——反智慧也。說苑曰:君子之權謀正,小人之權謀邪。】
第四是智惠(「惠」通「慧」)的反面。聰明才智的人,心思靈敏,很有智慧,用之於正,對社會有貢獻,而相反的就是奸,做作,這是智慧的反面,所以在《說苑》這部書上說,「君子之權謀正,小人之權謀邪。」權謀就是手段,手段本身並不是壞的名詞,聖賢講道德,道德也不過是一個手段,仁義也是一個手段,這並不是壞的,正人用手段,手段就正,在乎動機,存心正手段就正,存心邪門的人,即使用仁義道德好的手段也是邪。
【貌美好,不以統朝蒞人,而反以蠱女從欲。——反貌也。】
第五是美貌的反面,用人先看相貌好不好,態度好不好。古今都是如此,距離我們比較近的清朝幾百年曆史,尤其晚清,有一個人一臉麻子,考取了進士,最後廷試,要跟皇帝見一面的時候,本來是狀元,結果因為是麻子,而換了別人。風度好,相貌好,也是件好事,並不是壞事,去做外交官或政治上需要講究儀表的人物,本來很妥當,如果利用自己的美貌去搞男女關係,去縱欲,這就是貌的反面。
【此五者,所謂士失其美質。】
總括說這五個條件,一個人夠稱得上士,具備了某一個條件,但是不能善用其所長,反而把優越的條件變成所短而弄成反面的,還是很多,這就失去了士的原本素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