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經典對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與相狀,有著雖簡約但甚為透闢的陳述,為我們了解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提供了思路,亦為淨業行人嚴土利生的菩薩行提供良深的啟迪。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尊者阿難啟問:法藏菩薩圓滿大願,圓證菩提,那麼,法藏菩薩是過去佛呢?未來佛呢?還是他方世界的現在佛呢?釋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意為:阿彌陀佛的法身,遍一切處,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空間打破),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一如,時間打破),只是為了酬報因地所發的誓願,廣度十方世界眾生,從法身流現出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的西面有十萬億佛剎之遙。

這段經文義理深邃,點示出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即由真空緣生妙有,打破時空局囿的如來即是真空,極樂世界即為妙有。真空與妙有的媒介是願力。真空——願力——妙有三大要素的因緣和合,構成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

經中有一段阿彌陀佛對他方世界菩薩的開示也談及這點:「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又云:「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表證著空性——願力——妙剎三者的內在關聯。

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昭示:願力是從空出假(妙有)的重要中介力量,真空妙有二諦圓融,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雙泯雙存,同時無礙,即是向上圓融不思議第一義諦,即是當人本源心性。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是故大乘行人以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為先決前提。小乘行人不發菩提願,即趨證偏真涅槃,不能從真空中繁生度生大用,故被釋尊呵斥為焦牙敗種。吾人當引以為誡。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