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禮佛(三拜,舉香讚)
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三 誦《心經》(一遍)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三稱)
四 開示皈依要義
皈依完整地說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通過這個儀式,從此也就正式為佛弟子,做一個依照佛法真正修行的人,做一個比以前更高一個境界的全新的人。以佛法精神要求我們自己,做一個修行人。
三皈依,我們先簡要說一下,為什麼是三皈依,而不是一皈,二皈,或者是四皈,五皈?這就是佛祖教法的殊勝,他的偉大、他的科學之處。三皈是從事物的體、相、用,這三個方面立體地、全方位地認識事物、把握事物。通過三皈,目的是讓我們完整準確地認識佛祖的教法,立體地認識佛祖的教法。在世間法裡,有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星,福祿壽,這樣有關三的很多。在自然科學裡面,有幾何裡的「三點一線」;一個立體的物體,我們要把他立起來就需要有三個支撐,三足才能鼎立。這就是三的科學性。佛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要求他的弟子們,要完整準確地領悟、把握能夠提升我們生命品質,讓我們生命走向大自在、大圓滿、大解脫境界的佛法,就必須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我們把他叫作完整準確地來認識佛法的方法。我們今天初入佛門,從一開始就按照三皈來走,這樣我們以後修行就不會走彎路,不會走偏。
三皈裡面「佛」代表的是既有佛像的意義,又有道理上的含義,佛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大自在、大圓滿的境界。還有我們可以淺顯地把佛理解為生命的理想追求,佛代表理想,生命的最高理想。僧,代表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實、現狀。法,代表的是從現實通往理想的途徑、方法。這是簡要地對佛法僧的翻譯,現代的說法,佛法僧有各自的代表含義。
我們知道唐代六祖大師,用唐代當時的現代話解釋「佛、法、僧」為「覺、正、淨」。「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正慧,「僧」是清淨。這個解釋從唐朝到今天一千多年,進一步用現代的語言,「佛法僧」基本的含義就是:「佛」是我們生命的最高境界;「僧」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實、現狀,我們福德智慧的現狀,我們所感知的物質環境、精神境界,現有的現狀。「僧」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清淨意,一個是和合意。「清淨」就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實相,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本質、本源本來是清淨的、自在的、圓滿的,是與大宇宙同在的,不生不滅的,這就是清淨的意思。但是我們不刻意地修行,就體悟不到生命的永恆相。我們剛才講了阿彌陀佛,說到了生命的本源是超時空的,可以突破時空局限的,永恆存在的,這是清淨意。和合意,經常有一個比方,一滴水和大海水的關係。我們個體生命要想回歸到原本清淨、原本自在、原本福德智慧非常圓滿的原本境界上來,個體必須要回歸到群體裡,也就是一滴水必須要回歸到大海里,他才能夠發揮他無限的能量和壽量。同樣,我們每一個人要想充分發揮生命自身的潛能、潛力,這就需要歸到群體裡面去,這就是和合義。我們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群體裡面去,才能發揮我們個體生命的能量和智慧。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具備的跟佛同樣的,都有成佛的可能,佛經上叫做佛性。眾生都有佛性,就因為沒有被發現、沒有被開發、沒有被充分地利用。我們通過對佛陀、對僧的解釋,認識到生命自身的偉大,要想讓生命更自在、更圓滿,一定要找到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來修行。
世間的各種學說思想,各種宗教,他的初衷、他的本意都是在解釋生命現象,解決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問題。自然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都是在力求認識生命、解釋生命現象,解決生命存在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我們知道人類的兩大認識觀:唯心和唯物。但是這也是人類受自身的局限容易走極端,要麼唯心、要麼唯物。人類文明發展到我們今天,有這樣兩大認識觀。有人把佛法也歸為唯心,其實佛祖不這麼認為。佛祖認為他所掌握、所發現認識事物的方法是既不偏於唯心,也不偏於唯物的心物一元的中道如實觀。如實觀察事物、如實認識生命自身。這是佛法的殊勝之處,獨特之處,也就是佛法最直接、最有效認識生命實相的一個方法。
我們自然科學也在探索生命本源,他認識到生命本源了沒有?遠遠沒有!科學界也承認他們對於生命自身的認識還是在幼兒園、小學生階段,還遠遠沒有認識到生命自身的未知的這一面。相對於唯物的自然科學,還有唯心的就叫神學,像西方的一些宗教還有民間的一些信仰,我們把他們統稱為神學。神學主要從唯心的角度解釋生命的本源,解釋宇宙的現象。他的解釋讓人信服嗎?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唯心、神學對生命、對宇宙本源的解釋越來越與自然科學不相符。不過他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沒有認識到本源,沒有從本源上入手。神學認為萬物、世界是從一而來,但是一是從何而來?神學就沒法解釋下去了。
佛法則不然,佛法通過克服我們人類認識自身的局限,就是我們的意識,我們認識什麼都是要靠意識。佛祖說我們之所以很難認識到生命本源、宇宙本源就是因為突不破意識本身的局限。佛祖通過靜坐,修靜、修定,從靜到定這樣的方法突破了認識自身的局限,以後他才把握、認識到了認識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在佛經的千經萬論裡面,其實都是在講這個。佛法,佛的什麼法?是佛祖認識生命、認識世界的方法。有人說佛法是成佛的法,成佛我們先要認識佛,先要解釋佛,然後才能夠成佛。說此佛法是成佛的法,這是以佛經解釋佛經,太有局限性。我們通俗地說佛法就是佛祖認識生命本身,認識宇宙物質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貴為萬物之靈的人,佛法對每一個人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急需的。為什麼呢?我們人人都有追求完美、追求圓滿之心。怎麼樣才能夠在人生短短的幾十年或百年的時間內能夠達到我們理想的生命的圓滿境界呢?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達成願望,關鍵是方法正不正確!雖然條條道路通長安,但是最直接的路只有一條,雖然很多條路都通長安,你要繞來繞去也能到長安,但是要繞到什麼時候呢?繞到下一輩子?對生命的認識要不找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那麼這一生就還是活在迷惑當中,還要隨波逐流輪迴下去。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達到目的,方法太重要了!佛法就是給我們提供了當生即身成就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即身成就,讓生命從我們這一生開始就走向大圓滿、大自在、大解脫!這就是皈依佛法僧的一個基本原因。
通過皈依儀式也是明確了修行目標,同時在佛祖面前要表態、要發願,堅定修行的信心。這是今天皈依儀式的道理所在。
五 請聖:「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三請,三拜)
六 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修行要從懺悔開始,懺悔的原理是什麼呢?懺悔就是反思義,我們只有反思昨天,才能夠完善今天,才能夠圓滿明天。所以說我們永遠都有一個昨天、今天、明天,也就是說我們永遠都有一個不斷反思的過程。反思昨天、完善今天、圓滿明天,懺悔反思是我們生命提升,走向大自在、大圓滿的原動力,也是修行原理,為什麼要修行?他的實質意義在哪兒?我們不能神神道道說一些沒有實質的東西。修行原理就是通過反思來不斷地求完善、求圓滿。所以這是修行的第一步。
七 正授三皈: 「弟子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結,三拜)
什麼叫「盡形壽皈依佛法僧」呢?這是古人的話,用我們今天的話說「盡形壽」就是要發願堅持修行。不是說我們今天、明天修行,後天想不想修行都無所謂了,修行的意識不強,所以我們要在佛祖面前發願堅持修行。盡形壽不僅要堅持修行,而且要終生修行。有一句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修行也是「活到老,修行到老」。為什麼要這樣堅持?因為我們知道佛法是生命自身自我完善的長遠工程,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夠做到什麼程度的,而是要長時間、終生的來學習、來修行。所以我們要盡形壽皈依佛法僧。皈依儀式就是明確修行目標、堅定修行信心的一個發願儀式。
八 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我們皈依以後就要以四弘誓願作為我們修行的總綱領。
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修行的開始。先要跟所有的靈性生命,當然蔬菜水果這些植物就不是靈性生命了,但像蚊蟲螞蟻、甚至是微生物雖然很微小,但是他們是有靈性的,這些眾生我們都要尊重他們的生命存在,因為他們都有自我意識,都想活著,而且還要想活得更舒服、更自在。雖然他們很微小,我們可以以強凌弱,滅得了他的形體,但是滅不了他的靈體,滅不了他的意識。我們可以隨時很輕易地踩死一隻螞蟻,但是大千世界,越是低級生命他的數量越多。靈性生命世界,佛祖通過慧眼認識世界本來的實相,他發現大宇宙就是由靈性世界和物質世界這兩大類組成。靈性生命存在就像金字塔,越是低級生命他的數量越多,到我們人類已經到了金字塔比較高的頂端了,數量少了,所以科學家要在宇宙中尋找人類是很難的,但是在宇宙間尋找微生物可能很容易。在我們地球上,微生物的數量有多少?蚊蟲螞蟻的數量有多少?數量是無量無邊的。我們人類的數量可以統計,越是往下的低級生命數量越多。我們人類雖然作為高級生命,但是他的存在是離不開低級生命的,叫生物鏈條也好,或者叫什麼也好。總之,生命就像一座塔,我們雖然在頂上,但是沒有空中樓閣。所以說要尊重一切靈性低級生命。
佛祖一開始解釋世界本源、生命本源,就是先要認識生命自身。我們作為佛弟子要認識佛法,首先一點就是對靈性生命的尊重,認識到靈性生命的偉大,我們就要尊重他們,不去傷害他們。要做一個合格的佛弟子,有人說害怕戒律多,很難做到,其實不然。做一個合格的佛弟子,只要做到一條就是不故意、不有意地殺生就可以了。因為佛與眾生是平等的,殺生就不尊重靈性生命。我們要想完善生命自身,要做不到不有意殺生的話,我們永遠也完善不了,永遠也走不出六道輪迴。冤冤相報,微生物雖然很小,但是有的冤仇結的多了,他成群結隊地,以億萬的數量群體來攻擊我們高級生命。生命界都是一物降一物,老虎很厲害,還害怕黃蜂。我們醫學界也在研究危害健康,讓人生病的病原體是什麼呢?很多是帶病毒的微生物,帶惡意的微生物。那也不是無緣無故找來的,也是所結的惡緣所致。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要結善緣,這樣才是我們生命走向大自在、大圓滿、大解脫的第一步。
在結善緣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把握生命實相的道理。
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大煩惱,與生俱來的,我們要經過長期的薰修來改變,小煩惱,受環境的影響而生起的。佛經裡面有具體的斷煩惱的方法,回去以後要多看經書,體悟佛理。
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指的是認識生命自身,認識生命現象,解釋生命種種問題的方法。
第四願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道就是讓生命走向大自在、大圓滿、大解脫,是我們生命的最高境界,叫作成佛。
九 顯功德利益
「灌頂經云:受三皈者,有三十六善神,與其無量諸眷屬,守護其人令其安樂。善生經云:若人受三皈,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四寶者:金、銀、琉璃、玻璃。),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三皈者,其福過彼,不可稱計。較量功德經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如來,如稻麻竹葦。若人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滿二萬歲,諸佛滅後,各起寶塔,復以香花供養,其福甚多,不如有人以清淨心,皈依佛法僧三寶所得功德。大集經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授三皈已,兒無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擁護。是母受兼資於子也。」
佛經上說一個人以至誠心、清淨心皈依、修學佛法就有護法善神,主持天地之間正氣的護法善神來護持我們安樂、自在,免受意外的侵害、傷害。佛經上還說一個人以至誠心、清淨心皈依修行佛法,我們這一生能夠增福增壽,所願能夠成就,合理的願望都能夠實現。光這一生還不夠,我們通過皈依修學佛法,更重要的是能夠解決生命的根本問題——生來死去的問題,人人都有這個問題,有生就有滅,百年以後去向哪裡?是不是像有些人說的如草木一樣什麼都沒有了呢?絕對不是這樣的。實質上生命是無限的,說生命如草木,否定靈性,否定精神世界,這是對生命最大的誤解。之所以是高級生命,就是因為精神是永恆的。通過修學認識淨土,我們個體生命就像一滴水歸大海一樣,個體生命歸向生命的海洋,我們從此就會走向生命的永恆去處,永斷生死煩惱,再不會在六道裡面輪迴了,這是佛法的最高境界,我們皈依的終極目的,也就是解決生命的根本問題,就是生命最後的歸宿去向哪裡。我們通過修行就能夠目標明確,而且還能夠自主,將來百年到來的時候去向淨土。這是皈依的功德利益。
十 迴向:「受皈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