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者應從恭敬三寶開始

學佛者當從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對出家師父。為說明此事,我講幾個故事給大家聽: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對玄奘大師說,對您這樣的高僧我們應當恭敬供養,但是我又發現,很多人穿著出家人的衣服,不會念經不會坐禪,敗壞佛教形象,能不能讓他們還俗?

玄奘大師回答說:不行。為什麼不行?皇帝問。玄奘大師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打了一個比喻。玄奘大師說,崑崙山盛產玉石,崑崙山是石頭多還是玉石多?皇帝說,當然是石頭多,玉石在其中少之又少。

玄奘大師擔心皇帝沒有明白意思,又用了一個比喻,他問皇帝,天旱求雨如何求?皇帝說,當然做一個紙龍,然後舉行法會,向紙龍求雨。玄奘問,紙龍能降雨嗎?皇帝說,紙龍怎能降雨。玄奘大師說,對,但是我們求雨還必須向紙龍求。

皇帝一聽就明白了。玄奘大師說,就像崑崙山上的玉一樣,高僧大德畢竟是少數,沒有石頭,玉從哪裡來呢?紙龍不能降雨,但是沒有它又如何求雨呢?

所以,對於在家居士來說,要想求福報,出家人就是福田僧,想種福田求福慧必須向出家人求,他不能給你福慧,但是你必須要對他有恭敬心,把他當做僧寶來對待,你才能從中獲福。想皈依三寶,他也是你皈依的對像。盡管他不會念經,不會坐禪,修行不好,但是他依然是我們應該恭敬可以種福田的對像,修行好不好是他的事情,恭不恭敬是你的事情。我們要恭敬對待每一個出家師父,不要生輕慢心。

佛陀在世時,人們爭相供養佛陀及證得果位的聖者,或是長相莊嚴,或是能說會道者,至於那些年齡大的或認為修行不好者就沒人供養了,佛陀慈悲的告訴大家:平等供養功德最勝。畢竟大多數的出家人是沒有證得果位的,也必須要恭敬對待他,不能產生分別心。

佛陀在世的時候,佛教裡也有叫六群比丘(小編註:謂此等比丘。於佛世時。聚集成眾。作諸非威儀事。),有的修行很好,也有修行不好。一位國王問佛陀:「一些比丘穿著佛教衣服,但是卻敗壞佛教形象,我們這些護法都感到於心不忍,能不能讓他們還俗?」佛陀說,不行。

為什麼呢?佛陀沒有直接回答。國王頭上戴了個金簪子。佛陀就把簪子拿下來,問國王這個好不好?國王說,是好東西,它的價值很高。佛陀說,是的,但是如果把它折斷了,還好不好?國王說,那就沒有原來好了。佛陀說,是的,盡管它斷了,雖然不能再為你所用,但是仍然是金子。修行好的就像簪子一樣,可以讓你生歡喜心,修行不好的就像斷的簪子,仍然是寶,所以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出家人。

佛陀不是袒護弟子,而是關心大眾,佛陀告訴大眾,我們一定要用平等心恭敬對待每位出家人。

曾經有一個國王請佛陀應供,佛陀就特別帶了一個小沙彌。按照禮節,國王一個個向法師磕頭,向佛陀磕頭的時候很高興,向佛陀的弟子們磕頭,國王也很高興。但是到小沙彌的時候,國王一看,小沙彌年齡這麼小,怎麼能磕下去呢?於是,國王就把小沙彌帶到屏處給小沙彌磕了三個頭。然後國王對小沙彌說,千萬不要跟別人說,我給你磕頭的事。

小沙彌說,好的。這個時候小沙彌把吃飯的缽放在地下,然後跳進缽裡,再從缽裡跳出來,就這樣反反覆覆地跳。然後,小沙彌問國王,你看到了嗎?國王說,我看到了。小沙彌說,你可千萬別和人說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視別人,因為你不知道他是什麼身份。我們是凡夫,菩薩認識我們,但是我們不認識菩薩。你稍縱即逝,就可能失去一個機會。所以要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濟公大家都知道是活佛,但是實際上,當時很多人看到的濟公確實又髒又瘋瘋癲癲的,因為我們是用凡夫心去看的。濟公圓寂之後大家才知道他是活佛,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不要心生輕慢,你才有機會獲福。

所以,各位居士,對三寶要生起絕對的恭敬心,沒有恭敬心,想從中獲得福報是不可能的。印光大師曾說,佛法從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這句話也表明了,我們很容易培育自己的福報,但是也很容易失去這樣的機會。如果我們的內心稍微有一點輕慢,就失去了一份功德,要是再出言不遜,就有可能受到不好果報。

在佛經裡,曾有一個老和尚年齡很大,念經的聲音也不好聽。小沙彌聽到,就說老和尚念經像牛叫,老和尚趕緊對小沙彌說,你不能生輕慢心,你得趕緊懺悔。小沙彌不知道老和尚是證得果位的羅漢。所以在我們生活中,求福報是最容易的,但學佛者當從恭敬三寶始,這也是我們學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