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剛開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一種願力。因為你善念是不決定的,善念有時候會受情緒的影響,有時候很想做,有時候不想做。但是學佛之後,你說我學佛他沒有學佛,同樣都在做慈善事業,但是功德並不一樣。他是個慈善家,他有善念,你是一個學佛人,你這個善念的背後,有一個菩提的願力在引導,那不一樣。這個牽涉到你的心,堅定和不堅定的差別。

我們都知道一個公案,叫做善光公主的故事。波斯匿王的女兒善光公主,她的福報很大、身相莊嚴,而且得到她父王的寵愛,父王給她蓋了一間很美麗的宮殿。有一天波斯匿王工作忙完之後,就去看他的女兒,看到這個美麗的宮殿,就讚美說:哎呀!女兒啊,你看你因為得到父親的寵愛,才能受用這麼美好的宮殿啊!善光公主是學佛人,她就回答說:父親!你說的不對,我今天能夠享用這快樂的宮殿,是我善業所感!波斯匿王聽了不高興,他如是的再三天的去跟他的公主會面的時候,他問三次:你這個快樂是我所賜給你的!但是,善光公主三次都回答說:我的快樂,是我的善業所感!最後波斯匿王生氣了,就把他的女兒嫁給了一個乞丐。善光公主也認命,就跟著這個乞丐走了。

之後就問乞丐說:你以前的祖先,是做什麼的呢?乞丐說:我以前的祖先是做官的,不是做乞丐的,後來因為遇到事情,家道中落,到我們這一代變成了乞丐。她說:你應該至少有一間房子吧!這個時候,乞丐就帶著善光公主,到他過去住的房子,老房子都已經破舊沒人住了,長滿了荒草,後來兩個人就把庭院整理一下,開始種菜。結果在整理土地的時候,挖出了他祖先留下來的珍寶。挖出來以後,善光公主蓋了一座宮殿,跟她以前住過的宮殿完全一模一樣。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看了非常驚訝,就請教佛陀──為什麼我的女兒在我的宮殿裡被我趕出去了,她到外面還可以蓋一個一模一樣的宮殿?她的果報這麼堅固不可破壞?

佛陀說善光公主過去,他講到兩個公案,兩段因緣:第一段先講善光公主在毗婆尸佛的時候,她出世的時候已經是像法時代,佛陀不在了。她有一次去寺廟看到毗婆尸佛的佛像,她起大歡喜心做廣大的佈施,她佈施還不打緊,她在佛前咒願,咒願的力量很大,她發了兩個願:第一個,願我生生世世護持三寶。第二個,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尊貴之家。結果她後來果然都遇到三寶,而且她到天上去、到人間,她一旦生到人間就生到尊貴之家,而且護持三寶。這是第一個講到善光公主的公案。

第二個講到善光公主跟她先生這個乞丐的互動因緣。佛陀說:在迦葉佛的時代,善光公主跟這個乞丐也是做夫妻,兩個人都很有錢。善光公主經常佈施,但是她先生沒有學佛就障礙她,叫她不要佈施,善光公主一開始是偷偷的佈施,後來她先生年紀大了之後,慢慢也被善光公主感動,就跟著她一起佈施。但是他跟著她佈施,也是隨順外在的因緣佈施,他心中沒有產生一種真實的願力,所以他這個乞丐的果報,要等到遇到善光公主,才能夠表現出來。

所以你在因地的時候是一種善念,你在修善的時候是選擇性的修善,選擇你喜歡的因緣;你發了願就沒有選擇餘地;所以以願力來引導善行,就沒有喜不喜歡的問題了,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比方慈濟,你看慈濟它做的善業,全世界都讚美。我個人的看法是,慈濟不只是一個慈善機構,如果只是慈善機構,它的力量沒有那麼大,更重要是它有宗教的理念,因為有宗教的理念,才能夠讓一個人產生強大的願力。

諸位你可以試試看,這個人沒有宗教理念,只是一個善人、是一個好人,他做善事,一定是有一定的時空、有一定的條件具足,他要有歡喜心他才會去做。宗教師就沒有什麼歡喜不歡喜,我歡喜也得做,不歡喜也得做,因為他已經超越情緒了。所以到願力的時候,一個人開始產生願力的時候,就沒有什麼道理不道理,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這個地方講到三種善業,不是一般的善業,都是有願之思。

善導大師說,這是一種強大菩提願,所攝受的一種思心所,一種善念的造作,叫做以願導行,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修學淨土宗,要注意這句話啊!

你看有些人他修淨土宗修到……,尤其是日本的本願念佛,對我們的傷害很大。本願念佛它整個聖道門的基礎完全切開──念佛人也不要修善、也不要發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這個思想對於淨土宗的傷害很大、非常的嚴重!你一個人不求臨終無障礙,你就能夠正念、生起佛號嗎?你正念提起來不需要外在環境的幫助嗎?這有點執理廢事。

所以你看佛陀怎麼說,他說這三種淨業是過去如此,未來如此,現在如此,一切諸佛要成就清淨的國土,乃至是你往生清淨國土的淨業正因。

淨土宗不能跟聖道門切割,你是以聖道門做基礎,然後提起佛號,這叫臨終的正念!不是說聖道門的東西通通不要,只要一句佛號,那你這句佛號怎麼生起的?你沒有聖道門的基礎,臨命終的時候,是散亂的、顛倒的、是躁動不安的!那你怎麼生起佛號你告訴我,所以這個地方要記住,淨業三福是先創造一個願我臨終無障礙的環境,這個地方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