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面,
丙三、結示勸修
這一科是講到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在這一科當中,印祖告訴我們,我們念佛的人,必須要確認我們修行的目標,所謂真正為了解脫生死的痛苦,發起一種追求無上菩提的心。這一科是有兩個內容:第一個是厭離娑婆;第二個是欣求極樂。
首先厭離娑婆,印祖要我們思惟三世的因果,思惟我們過去生,曾經依止我們這一念的煩惱心,造作了很多的惡業,殺盜淫妄,乃至於五逆、謗法的罪業。而這些罪業都積集在我們這一念的心中,隨時會遇到煩惱因緣的滋潤,就使令我們到三惡道去受苦了。所以三界不是一個安穩的住處,我們說厭離娑婆,娑婆世界不是我們的安穩住處, 我們內心到底應該是要追求什麼樣的境界呢?就是所謂的欣求極樂。
在第二科當中,印祖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種種的依正莊嚴,正報的身心、依報的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一下,極樂世界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跟諸天要有所簡別,很多人念佛人,嘴巴不講,但是他內心當中,深深地愛著諸天的欲樂,這樣子就使令他以念佛的淨行,在諸天裡面得一個果報。印光大師說,這個情況,就好像是拿摩尼寶珠換糖果吃一樣, 太可惜了, 怎麼說咧?因為諸天的欲樂是非常美妙不可思議,但是它有兩種過患:
第一個,它有無常敗壞的過患。諸天的快樂現行時候,你的身心是非常的快樂。但是諸天的身體,一生當中沒有老沒有病;他一生不老,他的生相莊嚴美妙;一生也不生病,他一生病的時候,這個五衰相現,就是你要死亡。你在沒有死亡之前,你那個身體不必工作,衣食自然,也沒有老的痛苦、沒有病的痛苦,一生就是為了享受而生活,享受種種五欲的快樂。但是這種快樂會失掉、會壞失。壞失以後, 又使令我們到三惡道去了,所以這種快樂是不究竟、不堅固的。
其次,諸天的快樂會增長我們的顛倒想。因為這個五欲的快樂是有漏的境界,我們在那個五欲的境界裡面,會增長我們煩惱的等流。所以在經論上說:從欲界天來到人間的人,心中的慾望特別強,色界、無色界會好一點,如果從欲界天來到人間,那個欲特別重,修行障礙,所以它有這兩種的過患。極樂世界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它卻是一種究竟,沒有過患。因為它的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其次,因為極樂世界的妙樂,不管是身心,正報的身心、依報的宮殿樓閣,它在美妙當中,使令我們內心接觸這種莊嚴,「自然皆生念佛、 念法、 念僧之心」 ,因為它是阿彌陀佛清淨法身所變現的, 不是眾生有漏業力所感的可樂果報。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抉擇下一輩子,到底要去哪裡受生的時候,你必須把諸天的欲樂,所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它也是這樣子,跟極樂世界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內容,要簡別出來。你不簡別出來,含糊攏統,你內心可能會有問題,你內心對這個目標的確認有問題的時候,會使令你所有的善業,所有持名的功德,這個方向就會有偏差,因地不真,果遭紆曲了。所以我們在抉擇我們整個修行的目標,確認!一定要非常的清楚而明確,就是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抉擇我所有的善業、所有持名的功德都迴向,只有一個地方而已,就是往生淨土,所謂的欣求極樂。經過這兩方面的抉擇思惟,生起了菩提心,這一科我們再作一個總結,結示勸修。
我們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念佛時,不能懇切者,不知娑婆苦,極樂樂耳。若念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淨土法門更為難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 復陳慧超居士書—
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段、「念佛時,不能懇切者,不知娑婆苦,極樂樂耳。」
這個是印祖先講出念佛人的通病。念佛人也參加佛七,平常在佛堂也做定課,但是不能懇切,就是我們念佛的力量發揮不出來, 心中也念佛, 但是也打妄想;也打妄想,也念佛,很難做到真正的去歸依這個名號,很難至誠懇切。為麼會有這種的情況呢?印祖就講出了一個真正的因緣,「不知娑婆苦,極樂樂耳」。我們修淨土的人,有時候會忽略聖道門的重要性,其實聖道門是可以幫助淨土的。就是我們念佛,有的時候什麼都不分別,就是一路念佛,我們內心當中,沒有一種娑婆苦的危機意識,使令我們要解脫生死的心就不強,這種動機的力量不強,使令我們念佛就沒有力量,感覺上今生了生死也可以,不了生死也可以,這是悠悠泛泛。
所以這個地方,印祖特別告訴我們「不知」,就是你很難能夠真正的透過你的智慧抉擇,如實的了知,就是那個苦的覺受,你不能夠生起來。不能生起來,你修行就沒有力量。所以這個地方,不知娑婆世界的這種苦惱過患,我們也不能夠如實的去抉擇極樂世界的快樂, 這是我們不能懇切的主要原因,這是我們念佛人的一個通病。要怎麼辦呢?印祖告我們一個辦法。
「若念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淨土法門更為難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
我們先看看今生的因緣:「若念」,那個「念」就是觀想,思惟觀察。怎麼觀察?這個觀察不是打妄想,如理思惟,隨順佛陀的聖教去觀察,觀察「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你想我現在念佛打妄想,但是呢,「人身難得」,我無量劫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裡面待過去的。好不容易,我的生命當中有五戒、十善的善業,喔!今生得到一個人身。人身是修行的一個法器,在整個六道當中, 只有人的果報能夠修行聖道,其它的果報都不可以, 非常的困難。三惡道是整天受苦惱的逼迫,他的心沒辦法專注。諸天的五欲樂太迷惑人了,他要專心的修行也沒辦法,他那個勝妙五塵,色聲香味觸,那個妙樂太殊勝了。所以只有人的果報是能夠成就聖道的。所以我們今天得到人的報,喔!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佛法難遇, 淨土法門更為難遇」 , 我們得到一個人的果報,還必須要有佛法的住世。佛陀的法有正法、像法、末法,起碼要有末法,雖然那些菩薩聖人滅度,但是語言文字的佛法還在,這件事情也是很難得的,有佛法的住世,特別有淨土法門,這種他力門、果地教的一個法門住世,這件事情是一個殊勝的因緣。人身難得,佛法難遇,我們今生這兩個殊勝的因緣都具足,如果我們「不一心念佛」,把這一生空過了,等到「一氣不來」,我們生命是有限的, 總有一天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 ,「定」就是決定,決定會隨著我們過去生,或者今生所造的殺盜淫妄,看那一個惡業最重,就牽引我們到三惡道去長劫受苦,了無止盡。這個地方就是告訴我們去觀察生命的真相,不要被現前的暫時安樂所迷惑。
「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想到未來地獄的苦,來刺激我們的精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這一科我們看附表第三。發菩提心在我們淨土法門也是相當的重要,它是所有大乘的共修法門,只要你是大乘佛法,都是要發菩提心的。這個附表分成兩段:
第一個是約聖教量來說明,我們看內容。
附表三 — [ 思地獄苦,發菩提心]。
(一)「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之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往生論註》—
這個是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他提出依止《無量壽經》的聖教量,來說明菩提心的重要性。在《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當中,它有總相跟別相。
就著別相:「行有優劣」,這三種修行人有優、有劣,分成三輩:上輩是捨家出欲而做沙門,就是能夠出家。出家以後嚴持淨戒、修諸功德,這個人很難得,能夠棄捨世間的五欲,做一個出家人。出家以後嚴持淨戒、修諸功德,這是第一種。第二個,雖不能出家,但是奉持齋戒,供養三寶,多少修善。他的因緣是沒辦法出家的,有家庭的繫縛。他在家的時候,也能夠多少奉持齋戒 ,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而且供養三寶,多少修善。當然在家人的積功累德就是比較有限,這個是中輩的。第三個,雖不能出家,而且不能修諸功德,但是聞三寶功德,歡喜信樂,他的能力,你要他修諸功德是沒辦法辦到的。但是他聽到三寶功德,聽到有人修善,他歡喜信樂,隨喜讚歎,這個是第三輩的人。這個是就著他修行上有優、有劣,而分出三輩的別相。
但是就它的總相來說, 「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所以《無量壽經》的宗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一個往生的正因,這個是說明菩提心,它是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什麼是菩提心的內涵呢?
以下說明:
「此無上菩提心, 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之心。」這個無上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就是說我們一個念佛人,我們內心的思想,希望依止我們念佛的功德力,急速的成就無上的圓滿佛果,擁有作佛的心。我們希望能夠改造現在的生命,不希望在三界裡面流轉,就算是諸天的快樂,我們也不願受生,這個有漏的世界,多諸過患。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重要,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我們為什麼要成佛呢?就是要廣度一切眾生,為利有情願成佛,因為只有成佛才能夠究竟的度一切眾生。怎麼度眾生呢?「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之心」,佛陀度眾生,當然他有佛國土,他有依報正報的莊嚴,來攝取眾生到他的國土去修行。所以這個菩提心,它有三個次第:
一、願作佛心
二、度眾生心
三、接引眾生到他的國土去修行。
這個是說明菩提心的內涵。
第三科是個結勸了。
「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為什麼呢?「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這個地方要注意,如果我們念佛人,內心沒有一個要成就佛道的心,你沒有這種成就佛道的心,你為什麼求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呢?「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這個眾生的業感,跟你的內心有關,你內心跟煩惱相應,你的業感完全是跟煩惱相應。你是煩惱所發動的,那你的業力是有漏的業力,以後的果報一定是有漏的。不可能你依止煩惱發動,而去招感清淨國土,無有是事,這個因果法則是說不過去的。
就算你帶業往生,你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二個本質都應該要一樣的,你一定是依止清淨的願力,才能夠跟彌陀清淨的大悲願力接觸,感應道交,不可能說你內心依止煩惱,而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沒有這回件事,世間上的事情不可能違背緣起法則。如果我們今天以一種煩惱心態:哦!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快樂,你以一種想要去受用快樂,這種煩惱相應的時候,也是不能往生的,你所有的善業,就使令你在三界裡面得果報,不是阿彌陀佛不救拔你,你跟本沒辨法跟他感應道交,你跟彌陀的清淨本願沒辦法相應,佛陀也沒辦法,這個地方要注意!
所以曇鸞大師的慈悲,「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了樂,這個樂,特別是為了五欲樂願生故,亦當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往生淨土,我們的心情: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我們追求無上菩提的關係,我們必需要往生到淨土,因為那個地方有不退轉的功德,是這種心情,才能夠跟彌陀本願感應道交,所以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這個地方是依止《無量壽經》的聖教量來說明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個再約教理,從緣起的教理,用理論來推敲。我們看元曉大師怎麼說。
(二) 「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 元曉大師 —
「此心」,這個菩提心呢,我們發了一種想成佛的心以後,這是個因地,它的正式果報是無上菩提。當然,這個因能夠成就果報的快慢,就看我們精進,它的正式果報在無上菩提。但是它在得果報之前有一個華報,華報在淨土,所以我們說: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成就無上的菩提道,是我們的究竟目標。但是我們思惟這個三界的生死,多諸過患,很容易使令我們退轉菩提心,所以我們應該要求生阿彌陀佛國,那個地方所提供的正報、依報,能夠使令我們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換句話說,我們那一念心,在極樂世界得果報以後,決定能夠圓證三不退,決定能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說我們的華報在淨土。
為什這樣講呢?「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我們發菩提心的時候,攀緣的法界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一個廣大的空間;時間來說,是盡未來際的去度化眾生。這是一種時空無盡。不像阿羅漢,阿羅漢也多少會度眾生,但是他一旦入涅槃以後,他跟眾生就沒辦法接觸了,你憶念他的名號,他也沒辦法感應道交,所以阿羅漢在度眾生,他一期生滅而已,他不是長遠無限,時間上是有限量。我們因地所發的是一種時空無量的願,所以最後的果報「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所以極樂世界依報的國土,空間是廣大無邊,它的壽命也是一個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這個因果是相符合的。
「除菩提心,無能當此!」你想想看,極樂世界是一個廣大的依報國土, 是一個長遠的正報壽命,如果我們今天沒有菩提心,當然是不可能跟它相應。譬如說,我們修行人,大致上有三種的心情,會想要離苦得樂的人,有三種心情:
第一個是求增上生。就是我為什麼要修行呢,我希望我下輩子能夠更好,下輩子能夠做國王、轉輪聖王,或者諸天,乃至於色界、無色界,這種殊勝的欲樂,這是一種人,是增上生。
第二種人是出離心。他能夠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觀察三界的果報,都是苦惱的境界,他追求的是一種清淨無為的涅槃。在涅槃當中,生死不可得,煩惱不可得,業力不可得,惑業苦完全停,但是沒有佛土的莊嚴。
第三種人是菩提心。他所追求的是一個諸佛圓滿的依正莊嚴,正報的法身的莊嚴,依報的國土莊嚴。所以極樂世界,它正是一個大乘不共於二乘的一個佛國莊嚴,因為它不是一個三界有漏的國土,它也不是二乘偏真涅槃,它是一個大乘善根界,世親菩薩說「大乘善根界,等無譏謙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它有依正莊嚴,所以它的果報是一個大乘的果報,你的因地沒有菩提心,「無能當此」,沒有辦法相應。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清楚,我們依止聖教量,跟從緣起教理的推斷,來抉擇發菩提心的重要性。
我們再回到講義,「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這個第二段。我們來看第三段:
「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
這個菩提心的內涵它是二個:第一個上求佛道。其次呢,我們觀察一切如母的眾生,在苦惱當中,這些都是我們過去的母親,我們也有責任來救拔他們,這是有下化眾生的心。有上求佛道,也有下化眾生的心。這個心一發動起來的時候,這個菩提心一發動,你真正經過智慧抉擇,發起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的時候,即使你還沒有實踐,那就不可思議。
我們看它的功德,「如器受電,如藥加硫」。電器要沒有電力的時候,這個電器就沒有力量,所以這個電器有電力的時候,這個修行就不同。或是這個火藥加上硫黃,這個力量更大,功德力增大,修行也迅速。它在我們內心當中,有一種追求無上菩提的心,你有一種使命感: 「我為什麼要修行?我要急速的圓滿佛果,我要趕快的以我修行的功德,到十方世界去廣泛的度化一切苦惱眾生。」你有這個菩提心在攝持你,你在拜佛、念佛就不同,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的福德善根所能夠比喻,不是你平常的一天一天悠悠泛泛那個力量,所能夠比喻的。
我上次到南普陀去,有一個法師,他在南普陀帶了一個念佛會,他每天帶了幾個念佛人,從二點念到四點半,二個半小時,每天的。他告訴我說,他的心態就是時間一來,一到他就開始,不管人來多少,他不看人多少,只要時間一到,他就開始念佛、拜佛、打坐,每天念二支香,念二個半小時,念了八個月。他告訴我說有七、八個菩薩風雨無阻,沒有間斷,七、八個,台中蓮社的那幾個菩薩告訴他說,他們這一生只有一個目標,拼往生,其它都不想,他整個身心世界,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就是一個願力,今生要急速的往生阿彌陀佛國土。
其中有一個菩薩,她是怎麼回事呢?她告訴那個法師說:她過去曾經得過子宮頸癌,而且她發現的時候,已經第三期。那她的子女很孝順,她的子女賺很多錢,要給她去醫治,這個老菩薩她把這個錢完全拿去佈施,醫生她不看,她覺得看醫生也沒有用,她不但是錢財佈施,只要有往生的人要助念,她不知道便罷,只要你一通知到她,她絕對是從頭念到你斷氣為止,否則她不會離開,任勞任怨,完全無所求,只要有人助念她就去,或者那一個地方有人在修行,她就去為人家做義工,平常就精進念佛,萬緣放下,念了幾年以後,喔!這個子宮頸癌被她給念好了。所以那個人真正把「菩提心」發起來。
發起菩提心的人,他的生命觀跟我們不同,我們凡夫的境界是依止無明,無明緣行,我們認為「有所得」,我一切的造作,一定要使令我得到快樂、得到榮耀、得到眷屬。但是一個發菩提心的人,他是修「捨」,捨掉我的榮耀、捨掉我的眷屬、乃至於捨掉我的生命,一切都「捨」。這樣子的心態,正是跟菩提心相應。這個法師告訴我,我很感動!一個老菩薩她能夠有這種境界,能夠轉變這麼大的業力,我相信她淨業是成就的,否則她不可能開展出那麼殊勝的華報,把重大的癌細胞轉變過來,醫學上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這個菩提心一發動的時候,那個修行的勇猛精進,那是不得了的,那個修行的角度,是修捨而不是修得,捨的境界。這個地方講,菩提心一發動的時候即「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不是我們悠悠泛泛這種善根福德所能比較的,那個力量是不同的。
這是講第一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我們思惟自身的苦,思惟他人的苦,生起一個追求無上菩提的心,以這種心情來求生阿彌陀佛國,為菩提道求生淨土,這是一個目標的確認。
好,我們再看第二段。乙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這個第一科、第二科,是整個淨土修行的主要內容,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一個目標的確認,好像一個人的眼睛一樣。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是一種修行,好像一個人的腳,目足雙運,使令我們能夠很正確、很迅速的到達目的地。所以這是一個行門,前面是一個願門,這是一個行門。
乙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分二:初、總標。二、別釋。今 初。
先做一個總標攏總的說明,我們請合掌。
丙一、總標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 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 一函遍復
我們看脈絡分析,分成兩大段:第一段是讚歎淨土的殊勝;第二段說明淨土的三資糧。請看第一段。「淨土法門」,以下分三段來形容淨土法門:
第一段,「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個法門的殊勝,它能夠「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賢,他也能夠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你看《華嚴經》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是一樣,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期急速圓滿佛果。乃至於《觀經》的下品下生、五逆十惡眾生,也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所以這個法門的殊勝,真正是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利鈍全收。這個法門的確是很特別的。
「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這個是彌陀如來的大悲心,普遍的為一切的,不管是聖人,乃至於等覺菩薩 ,乃至於凡夫裡面的五逆、十惡眾生,做什麼?「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 」。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所以淨土法門的殊勝,它不必你要多生多劫。一般的聖道門,不要說大乘,大乘的信心要堅固,「信」成就要一萬劫,不要說是斷煩惱。因為大乘發菩提心以後要積功累德。積功累德的時候,他對於斷煩惱這件事會比較緩慢,他積集福德資糧,來到眾生的塵勞世界,使令他的心散亂,但是這是他的業力,因為大悲心的關係。所以就著斷煩惱這方面來說,大乘剛開始就會比二乘慢,斷煩惱來說。
大乘我們不說,那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以小乘來說好了,小乘最利根的要三生,就是說,你一開始接觸佛法,栽培善根,第一生。到了第二生的時候,你又沒有任何差錯,這當中沒有破梵行,又能夠繼續出家相續的用功,前一生的善根,從前面的這個「生」,而轉成熟,你又往生了,又死掉了。死掉了以後,第三生又沒有差錯,又在人間得果報,這個臨命終的時候,沒有煩惱現前,來滋潤惡業,又能夠依止你的業力,在人間得果報。不過這當中,不能在天上得果報,在天上得果報就完蛋了,所以一般的修行人,他們臨終的時候,都發願下輩子繼續做人,繼續遇到有三寶的住世。到了第三生的時候,他又繼續的出家,依止小乘法,種、熟、脫,第三生的煩惱脫落,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是最利根的三生,而且這三生當中,不能有一生有差錯,不能遇到惡因緣,包括硬賊、包括軟賊,都不能遇到,都要一切風平浪靜,完全都是一個修行的因緣現前,那是三生。
但是你看淨土法門,「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這個地方,這個淨土的帶業往生、橫超三界,是一個當生成就的法門,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我們碰到這個法門,也不是很相信;相信的話,也相信的不徹底。相信不徹底,修行起來就沒什麼力量,這件事情就很悲哀了。為什麼呢?因為今天,如果你失去淨土的因緣,表示你一定要面臨多生多劫的生死痛苦,一定要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只要你是凡夫,如果你沒有把握這個法門,表示你即將要面對未來的生死大海,看起來就是一望無涯,看不到邊的。所以講這件事情就很悲哀,很悲哀。這無量劫的生死,我們有很多退墮的因緣,誰也不敢保證。這個地方就是要我們只有一心歸命淨土法門。
怎麼修行淨土法門,
第二段:「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就是信願行三種資糧,是我們的修行宗旨。這是標出它的三個資糧,以下就是說明它的內容。
「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我們先解釋這個「信」。這個信心的栽培在淨土特別重要、特別重要,我們看它的內涵,印祖他是分成三個次第:
第一個次第,「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
這個信,不是我們現在聽到以後,完全不加以思惟就相信,你這種相信是不夠深入。換句話說,你那種「信」沒有把疑根拔掉,你那個「信」是容易退轉的。你一定是聞經達理、斷疑生信,就是說,我們聽到佛陀說三界是一個火宅,我們內心的感覺怎麼樣,我們感覺,當然我們對佛陀是有信心的,但是我們內心深處,總是覺得真的是火宅嗎?真的嗎?這表示什麼?內心深處有疑根在。
所以這種動機,一定是經過你很深入的思惟,觀察三界的真實相,苦苦、壞苦、行苦,你才能夠把內心的疑根給拔掉,你才能夠深信這個娑婆世界是苦,那個覺受才能夠生起來。所以這個地方的「信」,不是感情用事就相信。這種感情用事的相信,是生滅的。你是透過理性的觀察以後,你內心生起一個苦的感受,那個覺受生起來了,這個時候的「信」,沒有人能夠動搖你了。臨命終的時候,諸根敗壞、眷屬捨離,你那個信心能夠堅固的存在。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叫做真實信心,真實就是它不可破壞,任何境界都不能破壞它。所以這個地方第一個,透過智慧的抉擇,知道這個世界是苦,知道極樂世界是樂,這第一點,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我們現在知道娑婆世界是應該厭離,極樂世界是應該欣求的,誰能夠做到這一點呢?當然我們剛開始會想到說,我自己應該去努力,我應該靠我自己的力量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看看是不是能夠靠我的力量。再看:
第二段,「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
三界的真實相是一個苦惱的火宅,的確是要趕快離開的,下輩子不能再投生的。但是我是一個業力凡夫,我內心當中積集無量無邊的罪業,很多的力量,都還沒有得果報,那個強大的勢力,「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這件事情希望是一回事,事實又是一回事,我很想厭離娑婆,但是我沒辦法,我的戒定慧在今生當中,以我有限的生命不能夠生起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所以我們要思惟自力的不行,我很想厭離娑婆世界,但是我以我這念的心,要成就戒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以這一期的生命是沒辦法的。這個「決定」,就是決定不可以的,誰能夠幫我做到這件事呢?我們看第三段,「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這個地方就是有希望出現,「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沒關係你是個苦惱眾生,但是你能夠憶念祂的名號,然後求生佛國,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其人臨命終時,佛必」,這個「必」就是必定,絕對是,一定會出現,「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就是他力的可以,前面是講自力的不行,這是他力的可以。這個地方的內涵是相當重要的!
這個信心歸依的功德沒有成就,蕅益大師講「信願不具足」,你佛號念的「風吹不入、雨打不濕, 亦無得生之理」 。為什麼?因為淨土法門是個他力門,你往生不是靠你的力量,而是靠你這一念歸依的心跟你的念力,所以這個信心太重要了,站在一個他力門的角度,這個歸依的心很重要。
我們看附表第四,把這個歸依的內涵,就是印祖的思想再加以開展。這個地方,大家要好好聽,這個淨土法門,這個地方在整個修行上,有很重要的關鍵性。
我們對於這個信心,這歸依的理論跟修行,分兩段:
第一個、依緣起正理明歸依之義。先講理論;
第二個再講「正示歸依之修行方法」。
先看理論。
附表四 — 一心歸命 —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一)依緣起正理明歸依之意
《薩婆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所歸以救護為義。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彼王勑言,汝求無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眾生亦爾,係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先說明這個三歸依的意義:
《薩婆多論》上說,由救護的思想說,「以三寶為所歸」,我們修行人要抉擇世間的五欲,世間的五欲這個財色名食睡,它的真實相是不淨、是苦、是無常、無我的,不是我們歸依處,它是一個苦惱的境界,什麼是我們的歸依處呢?佛、 法、 僧三寶,這是一種真實功德。為什麼要歸依呢?「以救護為義」。因為我們這一念苦惱的心,歸依佛法僧三寶,它能夠在我們的生死苦海當中,做我們的救護,這一切的外道都做不到的。所以只有三寶是我們歸依處,因為只有三寶能夠救護我們,從苦惱的此岸到安樂的彼岸,這個是說明我們要歸依的主要意義,就是它能夠救護我們。
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
「如人獲罪於王」。有一個人,當然這個人就是顛倒,他就是頭腦不清楚了,頭腦不清楚,他跑到了一個惡國王的國界裡面,這個國王有大勢力,這個國王偶爾也會給他一些快樂的境界,但是他多數的時間,都使令這個人苦惱,多數的時間,就是「獲罪於王」,被這個大勢力的國王給控制住了,經常就是過一些苦惱的日子。這個人有一天他覺悟了,他覺得這個地方的確是苦惱,應該要離開,怎麼辦呢?「投向他國以求救護」,他從善知識的口中,知道有另外一個國界,這個國界國王的勢力比這個更大,那個國界種種的安樂、清淨的安樂,所以他就準備要投向他國以求救護, 這是第二點, 內心有點覺悟了。
「彼王勑言,汝求無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對方的國王就告誡他說,「汝求無畏,以投我者」,你要投靠我是沒問題的,好,我這個大悲心,不抉擇任何對像,但是有一個條件,「莫出我境 莫違我教」,你不要離開我的國土,不要違背我的教,在我國土當中,不要違背我的教,我決定能夠救護你,使令那個惡國王,他不會再抓你回去,我跟你保證,必當救護。這是講出了一個譬喻。
「眾生亦爾,係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我們眾生的境界就是這樣子的,無量劫來「系屬於魔」,但是我們這一念心,自己是作不了主的,我們的生命是誰作主的呢?是煩惱作主的。你看看世間人就是這種境界,世間人的內心,他起貪慾的時候,他自己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是他控制不住,貪煩惱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做這件事情,誰也障礙不了。你說這件事要到地獄去,他沒辦法,他知道,也是控制不住,他瞋恨心一生起的時候,這件事不該做,他也控制不住。這怎麼回事呢?這是無量劫來「系屬於魔」,煩惱作主,這個內心的煩惱,在我們內心當中,它很緊密的控制我們的心,所以有生死的過患,現在我們覺悟以後,我們知道煩惱不好,但是誰能夠救拔我呢?「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三寶能夠救拔我們,三寶的光明能夠救拔我們。
這個地方我們把這個觀念,作一個表,讓大家了解。
這個表一開始是「現前一念心性」,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十法界的一個共同依止處,就是我們這一念的明瞭心,我們這一念心能夠造廣大的善業,也能夠造廣大的惡業。就是你現在能夠聽聞佛法,能夠了別佛法的那個明瞭性,就起現前一念心性。這一念心,我們過去的所歸依的境界是「歸依魔」,就是歸依煩惱,所以念念成就「三界生死」的苦惱果報。就是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我們隨順煩惱念念的造作,創造一個「行」,這個行就是業力。由這個業力的熏習,使令我們變成一個三界的阿賴耶的生命出來;阿賴耶以後,就使令我們得果報。
換句話說,就是「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生死是我們內心的煩惱創造出來的,不是說離開我們這一念的煩惱心,有生死可得,不是的!不是說上帝在主宰我們,沒有這回事情。是我們這一念的煩惱心,念念創造,積集一個強大的力量,使令我們一次一次的隨順業力去得果報,這是我們過去所歸依的境界有問題;現在我們歸依佛以後,就不同!「念念成就極樂世界功德莊嚴」,這個時候,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你這個所歸依的境界一轉變,你的果報就有轉變。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禪宗有一句話說:不以一切萬法為伴侶。禪宗的境界是很高,它的意思就是,他這一念心跟二空真如理相應的時候,一切的染法、一切的淨法都不現前,諸相叵得,他內心是一個完全無住的境界。但是我們這一念心,不以一切萬法為伴侶,那是一個聖人的境界,凡夫的心都是有伴侶。你可以想想看,你只要起一個念頭,一定有能所,有一個能緣的心,一定有一個所緣境界,可能是攀緣善的境界,也可能攀緣惡的境界。而我們內心會隨著惡境界而轉。譬如說,我們如果想到一個不歡喜的人,我們內心可能就是會起瞋恨心;我們攀緣一個親人,我們心就起慈悲心。所以我們內心會隨著我們的伴侶而有變化,我們這一念心是一定要有伴侶的。這個「無住」是聖人的境界。這個地方你要注意你的伴侶,因為你的所緣境,會深深地影響到我們內心的造作,如果你跟煩惱為伴侶,那當然就是一個念念成就三界生死的果報;如果你的心是跟佛為伴侶,就念念成就極樂世界功德莊嚴。所以我們應該要抉擇,你依止煩惱是什麼過患?依止佛陀是什麼功德?這個地方我們必須先抉擇出來,要把「賊」跟「主」人抉擇出來,誰是我們的依止處,這個地方要先說明。這個是從理論上來說明。
經過我們前面的認識以後,我們看第二科、正示歸依之修行方法。
(一) 正示歸依之修行方法
這個地方有三個次第,我們根據藏傳佛教的本尊相應法裡面,它的次第把它排出來。先看第一個階段、「依止聖教,抉擇所歸」。
我們這一念心是無明作主,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內心的境界,也不是說完全就沒有善念,但是呢,我們要老實一點憑良心講,煩惱的勢力是強過善的勢力。所以孔子也說,儒家說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就是一種慾望的心,危殆難安。我們的「道心」呢,這種善良的心微弱難明,非常的微弱,不是說完全沒有,但是勢力薄弱。如果我們不以佛法來修正引導它,那造惡業是很自然的,要造善業是很勉強的。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是無明作主。
但是我們現在知道這個無明的過患,我們要厭離無明,我們開始歸依佛陀。
在歸依之前,我們要抉擇一下,依止聖教來抉擇我們所歸依的境界。站在淨土法門來說,在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他提出一個問答說:十方諸佛都是萬德莊嚴,為什麼我們不普遍的攀緣法界, 而是憶念阿彌陀佛呢?「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乃至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都是,為什麼單單要歸依阿彌陀佛呢?蕅益大師解釋,他說:就著總相來說,一個平等法界來說,是的!佛佛道同,每一尊佛的功德是圓滿的。既然是圓滿,沒有所謂的更圓滿,一切法,三世諸佛的功德是平等。
但是就著你往生的因緣來說,就有差別,因為這種感應道交,如果你所抉擇的國土,是阿彌陀佛的國土,你念阿彌陀佛,這個是一個最直接的因緣,就是一個親的因緣。如果你抉擇的是阿彌陀佛的國土,你所念的是其它的佛,或者是菩薩,這個是一種疏的因緣。就是說你必須要「至心迴向」 。譬如你念其它佛菩薩的聖號,但是你內心的境界,想要求生阿彌陀佛國,也可以!但是那個因緣就比較欠缺,你必須要把念佛菩薩名號所成就的功德, 再加以至心迴向。而印祖說,一般人要至心迴向,這當中是有困難的。換句話說,你這種功德迴向過去,會扣一點所得稅,那個力量會薄弱一點,因為我們凡夫就是夾雜。而你念阿彌陀佛,它是一個直接的因緣,你不必迴向,因為你念阿彌陀佛,就是跟阿彌陀佛直接感應道交。
所以蕅益大師他提出一點,就是說,站在你今生要求生阿彌陀佛國的立場,你念阿彌陀佛是緣深,你跟阿彌陀佛緣深,阿彌陀佛要救拔你就比較簡單。所以蕅祖講:「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佛陀要教化你,眾生要被度拔,這個整個難易淺深,就在「緣」。
你看佛陀在《阿含經》,有的弟子遇到佛陀,佛陀對他特別關心,那個羅睺羅尊者,有的弟子,佛陀對他關心的程度就比較淡薄,有弟子就譏謙,說:「佛陀您怎麼能夠有不平等心呢?」佛陀說佛的境界是完全平等的。佛陀不動念頭, 這個是因緣力故,完全是眾生的因緣所招感的,就是你個人的業感,佛陀對這件事情,他不表示意見,他本身沒有愛憎取捨。
但是佛陀跟眾生產生的差別相,完全是眾生自己的業感所形成的。就著佛來說,佛陀是「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他沒有愛憎取捨的心情,你能夠見到阿彌陀佛, 他見不到阿彌陀佛,不是阿彌陀佛對你特別好,阿彌陀佛的大悲心,晝夜六時普遍的去攝受眾生,而是你跟他緣深,你看到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抉擇所歸依的佛的時候,理論上,十方諸佛都是我們歸依處;但是,就著我們今生要求生阿彌陀佛國,這個因緣來說,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歸依處,就因緣來說,這第一點,我們必須要清楚。
第二點,阿彌陀佛所表現的相狀,一般來說有有三種相狀:第一個,阿彌陀佛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就是你要觀想、觀像,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可以!你也可以以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有十種功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你一一的去思惟他的功德,當你的歸依處,也可以!第三個是彌陀的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也可以!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跟彌陀感應道交有三種境界:第一個是相狀;第二個是功德;第三個是名號。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他也為我們抉擇。他說,三種都可以感應道交,是的,但是講到一切的念佛當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在所有彌陀的所觀境當中,我們要考慮到最簡易,這個所觀境即使在臨命終的時候,都能夠現前的,最穩當、最有把握的,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就是說你以名號為歸依境界,有個好處,它簡易而穩當,你平常能夠相應、臨終也能夠相應,你看這個是很重要的!你選擇一個非常細的境界,你平常的時候,身體健康、心情愉快,能夠現出所緣境,臨終的時候不見得。你在加護病房的時候,在那個地方顫抖的時候,身上插滿管子的時候,你不一定能夠相應,不一定。所以我們把彌陀所有的所緣境,他的身相、功德、名號,我們要加以簡別,哦!名號是我們的歸依處,名號,就是以彌陀的聲音,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們這一念無明的心歸依處。這是第一個,抉擇一個你所歸依的處所,這個地方要清楚。
我們剛剛由粗到細,在十方諸佛當中,選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中,選擇他的佛號的理由說過了,這第一個,我們內心當中,知道「名號」是我們歸依處,我們相信名號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
第二階段、「數數憶念,令心依止」。
這個時候,所謂的歸依, 就是你內心經常要依止這個境界,好像我們在大海中飄過來、飄過去;飄過去、飄過來。喔!我們找到一個船,這個時候把船抓住,這個船是我們生命的歸依處,這叫歸依。我們失掉了船,就掉到大海去。我們內心的心情也是這樣,我們心中以佛號當我們的歸依處、本命元辰。當然我們剛開始在歸依佛號的時候,這個佛號在我們心中,是一種生疏的境界,無明煩惱是熟境界。剛開始是這樣,但是沒關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因緣生,你能夠 「數數憶念」。這個「數數憶念」就是你要有定課,要有定課。你剛開始先在靜中修,再動中修。有些人不注重靜中修,你不注重靜中修,你動中的時候,這個散亂心就不容易得力。
所以剛開始一定要有一個寂靜處,把萬緣放下,這個時候,你思惟名號是我的歸依處,為什麼呢?臨命終的時候,我諸根敗壞、眷屬捨離的時候,「名號」不會棄捨我,它能夠引導我跟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感應道交,往生阿彌陀佛國土,它是我的依止處。這個時候,你就開始一句彌陀念誦聽, 十句成片三三四。以這句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重複的來生起我們這一念心,重複的,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這個時候,絕對都是勉強的,因為你要抵抗你的無明的那個勢力,都是勉強的,任何人都是這樣子,每一個人都要經過這個階段,但這是你唯一的路,因為你已經抉擇過了。你為什麼願意這樣的勉強呢?因為你前面已經抉擇,「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我離開了彌陀名號,我一點希望都沒有了,我要離苦得樂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別無選擇,所以這個時候,你會重複的一次一次的去勉強自己,在佛號專一安住、相續安住。
經過這段時間以後,內心就會有變化。這個時候,佛號它慢慢就會由生而轉熟,佛號在你心中,就慢慢慢慢生根,乃至於由這個根生起力量,無明的勢力會慢慢淡薄。到最後:
第三個階段、完全都是佛號,這個時候「心佛不二,能所雙亡」。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你說你怎麼能夠往生?我們其實不必問別人,我們可以試試看,譬如說,你現在起煩惱,貪煩惱活動、瞋煩惱活動,你能夠把你心中歸依的本尊現出來,看看能不能現出來?現出來,你的本尊運轉的時候, 能夠調伏煩惱,以調伏煩惱為修行的先務。那表示說,這個佛號的等流性,已經是強過煩惱的勢力,那表示你往生是有希望。如果你平常面對煩惱現前的時候,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件事情還是很危險的,表示你那個歸依,沒有真正做到,而整個佛號在你心中,完全沒有生根。
這件事情印光大師倒是很重視!就是說,如果你真正的確認,從此專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你今生決定要出離三界,決定要往生阿彌陀佛國,你真正有這種決心,你最好是把這個佛號,要念出一個味道來。密宗講,你這個佛號要念到有點「覺受」,有點「證量」。如果你這個佛號沒有念出覺受之前,以印祖的思想,你先不要修太多複雜的法門。因為你的本尊都建立不起來,你修多,結果到底你歸依的本尊是誰?如果你能夠把佛號,專心的念一段時間,念到這個佛號在你心中,喔!有點力量,運轉比較順暢,這時候再修大悲咒…什麼咒,它變成一種幫助的助行。如果你本尊的證量、覺受都還沒有生起,你就修一些雜行,可能會有問題。所以印祖的思想:
先求專,再求博。
你既然抉擇佛號是你的歸依,因為它簡易、穩當,你就應該要重複的用這個佛號來熏習內心,直到你內心跟佛號有一點覺受為止。這個時候,你跟本尊有少許相應,我們不一定說要做到第三種境界,內心完全是佛號,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你不一定要這樣,但是起碼你能調伏煩惱。
這個歸依,善導大師他提出一種觀念,他說: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時候會佛號念得非常的好,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佛號在我們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內心一片寂靜,寂靜而明瞭,明瞭而寂靜,不昏沉,也不掉舉。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思惟:我現在有這種功德,完全是彌陀的功德,不是我有辦法。善導大師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歸依彌陀的人,不應該有一個我的成份存在,我們一切的造作,「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內心當中,就依止這個本尊的彌陀,來造作一切的善業,所以一切善業的功德,都是歸於彌陀。這些善業,還是在莊嚴這句彌陀,無不從此法界流,由這彌陀名號,開出無量的善法;這一切的善法,還是來莊嚴這句佛號。善導大師說,這樣才是一個真實的歸依。就是「我」不存在了,這世界上沒有「我」,我心中的生命,本命元辰,就是彌陀聖號,你為什麼能夠拜佛、念佛、持咒?能夠作早晚功課呢?你應該告訴他說:不是我能夠做,是因為彌陀的聖號在加持我,使令我能夠這樣做。這樣子就是一個真正的歸依,達到一個真正的歸依。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對於彌陀的歸依,它有三個次第,起碼要達到第二個次第,功夫成片。因為你要達到第三個歸依,就不是歸依能夠做得到的,要有「念力」,我們第二科會說明執持名號的念力。所以我們由歸依引生念力,但是念力也能夠幫助歸依,這兩個是相輔相成。這個地方是說明了,我們在抉擇所歸境,把彌陀的聖號給抉擇出來,然後重複的去歸依它。
我們再回到講義的第十八面,這個地方的主要內涵,當然這種歸依心的生起,是靠第一個、「相信我此世界是苦,極樂世界是樂」,我必須要改變環境。然後再思惟,我自己是不是能夠改變呢?我自己不行,為什麼?「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誰能夠幫我改變呢?「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佛陀能夠做到,所以我必須歸依佛陀,歸依聖號。這個是一個所謂的信心成就。
「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
願者就是我希望能夠快速的,快速就是今生,不要再拖了,決欲現生出樊籠。修行不要有一種推拖的心,我今生不成就,沒關係嘛,怕什麼,下輩子再來。你修淨土法門有這種思想,不行。「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要把握今生。
[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 無令暫忘]。
行,就是至誠懇切,這個至誠懇切,就是前面的信心生起的。「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什麼境界呢?「時時刻刻,無令暫忘」,這個是一個功德相狀。這個行的部分,我們下一科再說明,這一科我們先把這個「信」的內容說出來,大家有沒有問題。
這個歸依,我們剛開始,有時候佛號不是念很多,是的。這個東西也不要太過勉強,因為你太過勉強,念太多,有時候使令你內心產生厭惡,反而得不償失。重點在於你心中,很肯定彌陀是你的本尊,你很肯定只有彌陀能夠救拔你,其它人都不行,你有這種心情是最重要,站在歸依的心情,這個是最重要。就是說,你一天作很多定課,你也持大悲咒、也誦《地藏經》、也誦《普賢行願品》、也拜《八十八佛》,是的。
但是,你內心很清楚,我根本的本尊是彌陀,其它是彌陀所開展出來的一種眷屬、一種枝葉,就著根本來說是彌陀聖號。你有這種心情是最重要,這樣子懂嗎?否則你平常沒有這種心情,你臨命終的時候,苦惱現前,你不知道依止誰。其實每一個功德都能夠救拔你,但是你能歸依的心,力量薄弱,沒辦法,你反而分散了,你反而跟哪一個功德都不能接觸。所以你內心當中,一定要守住一個,你根本所緣,這個很重要。其實你的時間不是很多。
你看看《淨土聖賢錄》,很多人沒有太多時間念佛,有些人甚至於臨命終前幾天,才遇到彌陀淨土,但是他念沒幾天就往生了。有些人,《觀經》下品下生,他在臨命終的時候,第一個中陰身現前,他有多少時間念佛?但是你看他念佛不到十聲,未滿十聲,能夠把地獄的火轉成金蓮花,這種境界,為什麼?因為他在這個苦惱當中,他那個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心,非常強烈、非常強烈,沒有任何考慮了,內心當中,沒有任何的其它的分別,說彌陀名號功德是不是不夠呢?要不要建立個地藏王菩薩來補一補?或者是念其它菩薩來補一補?表示你對彌陀聖號沒有信心,你對萬德洪名信心不夠,你還在抉擇。
佛陀能不能救你?不是佛陀有問題,是你自己的內心有問題,這樣懂嗎?
佛陀的大悲心、功德力是晝夜六時,他是功德圓滿,普遍的加持我們。問題在於我們內心,歸依的心是不是圓滿?我們這一念心要注意,我們修行人,的確有時候要經常觀察自己內心的狀態,要面對現實,有問題就解決,不要內心有問題就放著,一天過一天,你這樣放著,誰幫你解決呢?誰能夠幫我們解決呢?
蕅益大師說:既從心起,還從心滅,一切的問題是內心生起的,佛陀的出世,也告訴你一個方法,要你依止這個方法,去解決你內心的問題。沒有哪一尊佛陀,能夠深入你的內心世界,幫你解決問題,沒有這回事情。既從心起,還從心滅。
所以你內心發覺你對彌陀的信心不夠、歸依不夠,你要趕快利用它的道次第,重複的抉擇,直到你真正歸依的量、那個覺受生起為止。這個修行,佛法的次第是清清楚楚擺在我們的眼前,但是你自己要去走,你不吃藥,病是不會好的,你把這個病放著,你下輩子來,也是這種境界,你遲早要去處理的。所以這個地方,他力法門這個歸依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怎麼持名,由最初的歸依,怎麼使令這個念頭的相續,下一堂課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