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種事情,很容易會折損清淨智慧

【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

〖消文〗這一科是遠離外道的損智,佛弟子若做以下這五種事情,很容易折損清淨的智慧,故應避免造作。

(一)合和湯藥:這是透過煉丹製藥來為人治病。

(二)佔相吉凶:「佔」是占卜,如文王八卦或米卦等,從卦象中看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相」是看相,看一個人五官的長相,來判定吉凶禍福。以上的佔相吉凶也就是所謂的為人算命。

(三)仰觀星宿:透過觀察夜晚星宿的變化,推測人世間因緣的變化,這是以星宿的變化來判定人事因緣的變遷,稱為仰觀星宿。

(四)推步盈虛:前面「仰觀星宿」是以眼睛觀察星宿的變化,這「推步盈虛」則是由儀器推測星宿的變化,以判斷人事的吉凶禍福。

(五)歷數算計:由計算天干地支、生辰八字等陰陽數字,推算出一生的吉凶禍福,如紫微斗數、四柱等的算命,「皆所不應」,皆不該從事這些事。

〖釋義〗蕅益大師總結前面五條戒,說這是「邪心求利,不達正因緣法。」對因緣觀還未堅固之前,若經常做這五件事,則容易生起顛倒的智慧。我在未出家前,也曾親近一些外道的大修行者。後來我發覺這有問題,外道雖也強調斷惡修善,但他們的斷惡修善並沒有判定標準。如這件事是否該做,他們就卜卦問神明,神明說可以做,他們就去做,神明說不可做,就不去做。

如此久後,自己的這念心完全沒有判斷能力。也就是說,什麼事情該做或不該做,自己的明瞭心完全要訴諸於外在的卜卦、神明的指示,否則自己不敢下決定。我發覺一個人待在外道久後,內心會喪失判斷能力。

佛法的八正道中,第一個就是正見,一個人一定先要有正見智慧,才能行善法。先要知道什麼是功德相、過失相,由正見才產生正思惟,也才產生正確的身口意。

若對佛法因緣觀的真理沒有勝解前,就做前面的五件事,則你的心容易心外求法。時間久後,對吉凶禍福的因緣,這件事為什麼是功德相或過失相,你完全不能了知。我有位師兄弟,他閉關好多年,後來他就不看教理,一路在行門上用功。後來他出了一些問題,請我幫他處理。他說他現在什麼事都請示觀世音菩薩。聽他講的意涵,我認為那不是觀世音菩薩,因他甚至今天中午要吃幾碗飯,也要請示菩薩。

我對他說,你這樣內心已沒有智慧,猶如行尸走肉一般。佛法的六波羅蜜中,最尊貴的是般若波羅蜜,這猶如人的眼睛。修行要目足雙運,所有的修行是依止智慧的引導而成就解脫。如果甚至中午要吃幾碗飯,自己都無法判斷,則怎麼能知道什麼是生死的因緣?什麼是涅槃的因緣呢?臨命終時什麼該放下,什麼該追求,則更不可能了知了。

所以前面的五件事雖是攝受眾生的方便,但佛陀提醒我們,做這些事情會折損我們的智慧,自己要小心。我曾讀過一本古書。書中說:山上有一大戶人家,有眾多眷屬住在一起。這家人的長者往生,於是請山下一位有名的地理師來看風水地理。這地理師從山下走到山上,非常辛苦疲憊,這戶人家就準備熱開水給他解渴,而且在開水上面灑了一層粗糠。這地理師喝開水時起煩惱,他認為這戶人家請他喝水沒誠意,竟在上面灑粗糠。這樣的一念生起瞋心,他就把最壞的凶宅地理介紹給他們,說祖先若埋葬此處,家族會興盛,這地理師是想報復。

過了幾年,他想到這件事感到非常後悔——別人只是在開水上灑了一些粗糠,自己怎麼就做出如此大的報復呢?於是他又去找尋這戶人家,看看他們是否凶多吉少。結果他發現這戶人家的家宅,非但沒有凶多吉少,還更加繁榮,房子蓋得更大。這戶人家看到地理師來訪,表示非常感激。

地理師問說,當時他從山下走到山上,為什麼請他喝的開水上面會灑一層粗糠?他們答說:「你從山下走上來,怕你口渴,喝水太急,熱開水會燙傷喉嚨,灑一點粗糠,你會吹開它,喝水就比較慢一點。」

地理師於是說:「一念善心,轉凶宅為吉宅。」 我們雖同意世間的因緣法,有陰陽五行的吉凶禍福,但從因緣上的觀察,心是根本,講因緣時若不講心則不是佛弟子。若只是觀察外在的因緣,心只是次要的角色,則你跟外道就相同了。

佛法認為一切的因緣中,心是主要的因緣,外在因素是其次。若這樣,是否還需要看地理風水呢?

我個人做出一個結論:

如果內心對業果的道理深信不疑,內心完全安住於真理,不把外境的因緣變化當作一回事,自己永遠相信,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對這真理深信不疑,那麼不用看地理,你的心能轉境。

如果對真理的信心跟理解有所動搖,心多少還會攀緣外在的境界,則也不妨看一下地理,因你的心對它有所著,它就會對你產生影響。所以若心一半安住在真理,一半安住在外境,則這部分對你就會有影響。

菩薩戒在講到攝眾生戒也有這觀念,若菩薩已通達諸法實相的道理,對真理深信不疑,永遠相信「心若安住在善法,一定召感安樂果報,若安住惡法,則召感痛苦果報」,若自己對生命緣起的真理,已深信不疑,則可以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學地理風水算命。為什麼呢?

因有些眾生若對他講真理,他不會相信,先以這種方便,「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你為他算命,他對你有信心,再為他講道理。

但這裡《遺教經》的涵義,從自利的角度上,這些佔相吉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