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一卷,唐玄奘譯,知仁筆受,貞觀二十三年(649)出。舊傳前譯本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現存),是姚秦鳩摩羅什所譯,但梁代《出三藏記集》卷四及隋代《法經錄》卷四,都將它列入失譯錄,到了唐代智昇撰《開元錄》,才開始歸之羅什譯籍以內,從此相沿不改,實不可信。此經在玄奘以後續出的異譯本,現存的還有六種:一、唐摩竭提國三藏法月譯,題《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唐罽賓三藏般若共利言譯;三、唐智慧輪譯;四、唐吐番國師法成譯;五、唐梵翻對字音本,這四種經題均同奘譯;六、宋施護譯,題《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此外,據元代《至元錄》卷一拾遺編入記載,尚有唐不空及契丹慈賢譯本,已佚。又有藏、蒙、滿文字譯本,都和法月譯本相近。上舉各種譯本內,舊傳失譯本及唐梵翻對字音本,都與奘譯本相同,只有經的正文,缺首尾序分和流通分,其他譯本則具序、正、流通三分。這或者是由於此經原有大小兩本而然。現存此經的梵本,即有在尼泊爾發現的大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種傳寫模刻的小本兩類。1864年,比耳始據本經奘譯本譯成英文,1884年,馬克斯·繆勒共南條文雄校訂本經大小兩類梵本,1894年,馬克斯·繆勒重將本經譯成英文並編入《東方聖書》。

  本經文旨,原出於大部《般若經》內有關舍利子的各品,此即秦譯《大品般若》的《序》、《奉缽》、《習應》、《往生》、《嘆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二),唐譯《大般若經》第二分初《緣品》、《歡喜》、《觀照》、《無等等》四品(《大般若經》卷四百零一至四百零五)。各品說佛和舍利子問答般若行的意義、功德,本經即從其中撮要單行,以故在先所出的譯本都缺首尾二分。大經所說義理在發揮菩薩三三昧相應行中以空相應為第一,行空相應的菩薩即不墮二乘,而能嚴淨佛土,成就有情,疾得無上正等正覺。本經依據此義,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為空相應行。更進而說由空無所得為方便,遣五蘊執,契證實相。全經文句簡約而賅攝般若甚深廣大之義,得其心要,故名為《心經》。至於全經結構,先明能觀智,即深般若;次辨所觀境,即顯示諸法實相即空相,遮遣蘊、處、界、緣生、四諦、智、斷諸法執;後顯所得果,先之以得涅槃果,次之以得菩提果,闡明諸佛皆依甚深般若觀慧相應無所得實相,而得一切智智之義。又本經首尾都說到般若能度苦厄,明般若之出現世間,乃為除世間一切苦,亦即大經所讚歎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心念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智智知一切法,度脫一切眾生,除佛智慧,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等等殊勝功德。經末尊重讚歎般若波羅蜜多,以之為大神咒、大明咒等,原來《大品般若》的《大明品》及《勸持品》,都直接以般若為明咒,別無咒文,本經所出咒文,亦見於《陀羅尼經集》卷三《般若波羅蜜多大心經》段,或系後世所加,總之顯示般若妙慧有勝功用,能速疾成就菩提。

  本經雖有多種譯本,而歷來但玄奘一譯流行最廣。凡誦習和註解大都用其譯文。

  本經歷代註疏極多,其中主要的有唐窺基《幽讚》二卷,圓測《讚》二卷,靖邁《疏》一卷,法藏《略疏》一卷,淨慧《疏》一卷;宋智圓《疏》一卷,明曠《疏》一卷,明宗泐、如玘《註解》一卷,德清《直說》一卷,智旭《釋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