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庵摩羅識。
2、指庵摩羅識,華譯為無垢識,或清淨識、亦即真如、真心。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雜語)Nayuta,與那由他同。數量名。當於此方之一億。玄應音義三曰:那術,經文作述,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當...(經名)般泥洹灌臘經之異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佛滅後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浴佛陳供之法。...(術語)一作幖幟。標者表也,又旌旗也,標幟者,彰表之義。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來內證之德。大日經五曰:...乃滿族八旗中之僧官。清會典事例盛京禮部祀典:「道光三年(1823)議准,盛京設僧錄一缺,八旗設僧綱各一缺,道錄一...梵語 ghosānugama-dharma-ksānti。三法忍之一。又作隨順音響忍、隨順音聲忍。其義有三:(一)謂隨順佛菩薩說法之音...又作骨想觀。為斷除貪慾之心,觀想人之身體為白骨連鎖之修法。此觀法分三個階段:(一)初習業位,即將注意力置於身體...(1202~1281)(一)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資州(位於四川)墨池人,俗姓賈。號環溪。幼參謁同村梵業寺之覺開,十二歲...【三時說教】 p0194 瑜伽七十六卷十八頁云: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術語)根性之劣者,與根機之弱者。華嚴經十七曰:利根乃與中下根。涅槃經十四曰:極下根者,如來終不為轉法輪。...(一)謂思擇力、修習力。前者乃思擇正理以對治諸障之力;後者為修習一切善行,使其堅固決定之力。[華嚴經疏卷八] ...【依身光明】 p0769 瑜伽十一卷六頁云: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身光。...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來書所說,皆從自己身心習氣上究竟,不勝欣慰。然在凡夫地,不能無病,亦不能任而不治。其治之之法,最省力,最得益...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 (與陳錫周居士書) 若參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誰不能往生之念...
我們大乘的菩薩,如何把淨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裡面觀照的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我們一般在念佛的時候,主要是皈...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武藝的人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用威震武林四個字來形容這位武學...問: 五戒中有不飲酒戒。為治病可以食用藥酒嗎?用糯米做的米酒屬於這個類嗎?如果不屬於,出家僧可以食用嗎? 大安...唐朝名相狄仁傑,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年少時,十分英俊標緻,可比從前的潘安。 某年,為了考試投宿於旅舍,一天夜...
【原文】 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克論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攝互融,不容獨立。而初心入道,...
怎麼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導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忍辱,忍辱在本論當中說:於苦無動。我們菩薩很容易...
九識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九眾 | 下篇:九惱 |
【定異因】 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一切有為法,自性功能差別,夠引生自果,而互不雜亂,稱為定異因。參閱『十因』條...
那述
般涅槃後灌臘經
標幟
八旗僧綱
音響忍
骨鎖觀
惟一
三時說教
下根
二力
依身光明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任性嬌養孩子,則與殺其身過無量倍多
印光大師文鈔中有關不能往生的例子

淨界法師:淨土念佛與大乘教觀
不要讓昨天的傷痛痛悔一生
為治病可以食用藥酒嗎
守節而顯名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