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宿世所作的種種罪業而生今世的種種障礙,如人今生所作所為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雜名)印度之法有以齒印於證書者,如吾邦之拇印。雜阿含經二十五曰:時王以此語盡書紙上,而封緘之,以齒印印之。...【發起無記】 p1160 集論二卷十頁云:何等發起無記?謂名句文身所攝受諸心心所法、所發身業語業。...(故事)室羅城有一狂人曰演若達多。某日朝,以鏡照面,於鏡中得見頭中眉目而喜。還觀己,不得見己頭中眉目,因大瞋...【欲尋思】 p0984 瑜伽八十九卷九頁云: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顛倒事理真相之妄見。眾生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皆為倒見。[大乘義章卷五末] p4024...(術語)四大之一。週遍於一切之物質,而以濕潤為性,以攝引為用者。週遍於一切之色法而為能造之因者,為實之水大。...(術語)對於生得善而言。與所謂方便善及修得善同義。即加行方便所得之善心也。俱舍論七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種,謂...凡五卷。清代僧山鐸真在編,石源機雲續編,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七冊。系臨濟宗無准師範之道...【阿恃多伐底河】 西域記云:唐言無勝。舊曰阿利羅跋提河,訛也。典言[口*尸](許梨切)剌(力葛切)拏伐底河,...次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者覺悟之義,性者不改之義。一切眾生,皆有通徹因果自體不改的覺悟性,謂之佛性。此之佛...(術語)業體有表業無表業二種,舊云作業無作業。小乘有部宗以二業皆以實之色性為體,故復名之曰表色無表色,成實宗...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容易著魔,非常容易中邪。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理念。 當以都攝六...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時,有五百位大比丘眾隨侍在側,皆是阿羅漢,六通具足,其中只有阿難比丘尚未證到阿羅漢果。 佛告...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齋戒的傳統。齋戒包含了齋和戒兩個方面。齋來源於齊,主要是整齊,如沐...臨濟禪師將圓寂時,曾開示弟子道:我入滅後,你們不可將正法眼藏也隨著滅卻! 座中三聖惠然禪師聽後說道:身為弟子...每個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風順,比如錢財不缺、家庭和睦、健康長壽等等,但是很少有人能事事如意。很多人都相信命...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五蘊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這五蘊,蘊就是覆蓋的意思,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就被這個色受想行識身心的虛幻的境...師父,我覺得內心比以前更清淨了。 哦? 因為我堅持吃素這麼多年了呀。 牛更清淨。 呃(捂臉) 時下,茹素是一個熱...
業障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業感 | 下篇:東山 |
(公案)僧問趙州,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了。州云:洗缽盂去。其僧省悟。見無門關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