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xiawen Dazangjing

  漢文大藏經的西夏文譯刻本。始刻時間不詳。元大德六年(1302)刻成,共3620餘卷。據現有不完整的記錄,先後共刷印140餘藏,但今已無全藏可見,經版也毀損不存。現在各地發現的經論殘卷,不過數十種。

  西夏文大藏經的翻譯底本,可能系《開寶藏》的天禧修訂本。北宋景祐元年(1034),《開寶藏》印本傳到西夏,西夏開國君主趙元昊於興慶府建造高台寺予以收藏,同時召集回鶻僧人將其譯為新創造的西夏文字。據西夏文《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所附的發願文載,自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起,由國師白法信和以後的智光等32人參與翻譯,到天祐民安元年(1090)譯完,共譯出362帙,812部,3579卷。此後,從大慶元年(1140)到乾祐二十四年(1193),又據「南北經」重校一次。南經可能指《開寶藏》;北經可能指《契丹藏》。

  元初,曾修整過舊經一藏(疑係西夏文的寫本)。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由化身一行國師主持,重行校勘並翻譯未曾譯出的典籍,印製三藏新經。但因經營多年尚未刻就,至元三十年,世祖敕令主僧事的西璧土情轉知沙門慧中等20餘人負責把西夏文舊經本送到杭州萬壽寺安排雕印。到元大德六年(1302)竣工,隨即印施10藏。後松江府僧錄管主八本人在大德十年又印造了西夏文大藏經30餘藏施於寧夏、永昌各寺院。其後到了元武宗時,皇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後為仁宗)曾印施過50藏。仁宗繼位後,於至大四年到皇慶元年(1311~1312),又令御史台待御楊那爾征和樞密院知院都羅烏口吃鐵木爾等主持再印施50藏。

  元代除了雕板刷印西夏文大藏經之外,還曾有過雕刻木活字版排印西夏文經卷的記錄,但尚未發現有關雕刻活字版的地點和明確的時間。西夏文木雕活字排印術的發明,估計當在其大藏經板片全部刻造完畢的大德六年以後。(童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