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xian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音譯尸羅跋陀羅。出身東印度三摩 吒國王族,屬婆羅門種姓。少好學,曾歷游尋師訪道。後至摩揭陀國那爛陀寺謁護法,從之出家,學有成就。曾代其師護法與佛教以外的教派辯論獲勝,享有盛譽。當時那爛陀寺常住僧人四千多,加上臨時來往僧俗,常逾萬人。戒賢曾長期為住持,講授《瑜伽師地論》,弘傳唯識教義。玄奘訪印時,戒賢年事最高,為那爛陀寺大長老,受人崇敬。玄奘拜他為師,從學多年。戒賢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把佛教判為有、空、中三時,謂「三時教」。第一時教,即「四阿含」等經。指佛成道最初在鹿野苑所說的小乘法,雖說人我空,猶未說法空;第二時教,即諸部《般若經》等。雖依偏計所執自性說諸法性空,然猶未說依他起、圓成實唯識道理等;第三時教,即《解深密經》等。方就大乘正理,說三性、三無性等唯識二諦。認為只有第三時的唯識大乘才是真正了義之教。又主張五種姓說,認為眾生先天具有的本性有五種,其中有一種「無性有情」,永遠達不到解脫。這些理論,均被玄奘傳來中國,後又傳入日本。傳說其著作有十餘部,但中國傳譯的,只有藏譯《聖佛地(經)釋》一種,內容約當玄奘譯《佛地經論》之半,文句大同。弟子多人,著名的除玄奘外,有親光、勝軍等。(高振農)
佛弟子文庫 > 中國大百科全書 > 正文
(名數)無量壽經說:往生彌陀淨土之人其業行之淺深有上中下之三類:一、上輩,舍家棄欲而為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念...(名數)心體原為清淨,離諸妄染,然因依於不覺,忽起無明,遂有六種染心之相:一、執相應染,我執之煩惱與心王相應...據觀無量壽經之記載,自劫初以來,諸惡王為貪王位而殺害親父者,已有一萬八千人。 p72...【有過去業】 p0544 瑜伽六卷七頁云:又雖說言:有過去業,由此業故,諸有情受有損害受,無損害受;此亦依彼習...(術語)依前世善業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為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定之八定地。...(術語)佛菩薩由慈心流出諸功德及善巧方便,謂之慈門。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曰: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碧岩...(一)梵語 rūpa-dhātu,巴利語同。色,變礙、示現之義。色界,意為色所屬之界。三界之一。又作色天、色行天。乃有...【所知障伏斷位別】 p0743 成唯識論十卷一頁云: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煩惱與煩惱相應】 p1194 瑜伽五十五卷七頁云:問: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答:無明與一切。疑都無所有。貪瞋互相無...(雜語)陀羅尼經三(般若心經軌)曰:其壇所用飲食餅果,日別替換,更作新者。供養殘食,咒師及病人,皆不得吃。吃...梵語 phala 之意譯。音譯頗羅。原指草木之果實;轉指由「因」所生出之結果。蓋一切有為法,乃前後相續,故相對於前...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1、燒香拜佛 求籤問卜 祈消其災 求滿其願 某些居士,專門喜歡拜廟請香,祈求佛菩薩保佑,或是消除某些具體的災障,...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真誠勝欺。 所謂忍辱勝怨,如過去阿闍世王集結四種兵,前往攻打舍衛城;而波斯匿王...從前有位富有的寡婦,在社交圈內以樂善好施聞名,她有一個忠實又勤勞的女僕。有一天,女僕心血來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
種布施的善因,才能夠得到富裕的福報。從因果規律來分析,我們用財富來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
冤裡有親,親裡有冤 冤,是冤家,親是親友。債主,就是給予別人或拖欠別人的人。冤親債主,有報怨報恩、討債還債兩...
堪輿家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富貴,何以高門每出餓殍乎。世之最有力能得好地好宅者,莫如皇帝,...
何以故,諸佛具足萬德莊嚴,諸菩薩六波羅蜜以度無量眾生。不管任一佛菩薩名都是功德無量,或阿彌陀佛,或藥師佛,或...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這一生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他告訴我:法師,我覺得人生在世的確如佛所說的,像一場夢...
戒賢(Silabhadra 約528~651 )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上篇:戒日王(Siladitya 約590~647) | 下篇:敬安(1851~1912) |
(喻)涅槃的境界,因涅槃的境界,毫無熱惱。...
三輩
六染心
一萬八千人
有過去業
生得定
慈門
色界
所知障伏斷位別
煩惱與煩惱相應
行者不可食供物
果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居士學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觀

忍辱勝過怨恨
抑制我們的怒氣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冤裡有親,親裡有冤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