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著於空理之知解。即空見也。止觀五下曰:「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見法塵,與心相應。」同十上曰:「或作幻本無實,無實故空,空解明利。」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思惟憶念經意也。傳燈錄五(法達章)曰:六祖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師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界名)無色界之第二色無邊處天也。...(經名)一卷,唐那提譯。佛依莊嚴王菩薩之請問而作方曼荼羅,說供養地藏菩薩等八大菩薩。...亦名:四種佛物 子題:佛受用物、屬佛物、供養佛物、獻佛物、佛前獻飯侍佛比丘食之、常住僧食供佛後還入常住 戒本疏...亦名:釋迦子 子題:四姓出家同稱釋種、能仁、海有八未曾有法、四河、四姓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釋子者,如阿含中...(術語)檀芍葯牡丹等花卉以竹木圍其四週者。碧嚴三十九則曰: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門云:花藥欄。...(雜語)謂出家之身,以力業為事,好鬥,作奴僕事之墮落僧。如僧兵之徒是也。又單曰力者。...梵語 sattvārtha-kriyā-?īla。三聚淨戒之一。又作饒益有情戒、饒益眾生戒、接生戒、利眾生戒。即饒益眾生之戒法...廣義言之,指清淨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狹義而言,則指八關齋戒,或特指過午不食之戒法。齋之梵語為 uposadha,...【煩惱雜染迷斷差別】 p1195 瑜伽五十八卷十一頁云:云何建立煩惱雜染迷斷差別?當知略說有十五種。謂諸界系見苦集...【聲聞入正性離生與菩薩入正性離生差別】 p1397 瑜伽七十九卷五頁云:問:如說五種入正性離生。此中聲聞入正性離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佛只貴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則決定往生,何藉善友、經教...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時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張望一番,見到一位出家師父,即問洗手間在何處?那位師父以手指示...善知識這三個字,聞名為知,見面為識。善是好的意思,惡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團內往往是龍蛇混雜,聖凡交差,所以...禪修需調五事:第一,調飲食;第二,調睡眠;第三,調心;第四,調身;第五,調呼吸。 第一,調飲食。 在我們初學打...【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這個緣相差別是屬於意,這個意就是第七意識的我執相貌。第七意識的我執,它...人非完人,孰能無過?那個人前不說人?哪個背後無人說?就是完人如佛祖,也還有多少外道來譭謗呢,何況他人呢?所以...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經》言: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觀無量...一日,佛陀與阿難到王舍城中托缽乞食,結束後走出城門,見到城門邊有一個大深坑。當時王舍城的人都把大小便棄置此坑...
空解
【佛學大辭典】
上篇:空閑處 | 下篇:空解脫門 |
巴利名 Uposatha-khandaka。又作說戒犍度、布薩法。犍度,聚、蘊之義,為有關僧尼受戒、安居等各種行法規定之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