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Vajragarbha,金剛界賢劫十六尊中之一。華嚴經說金剛藏菩薩十地品。此菩薩明王,現忿怒身,或持金剛杵以伏惡魔,謂之金剛藏王。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定性聲聞與定性緣覺也,即五性中之前二性。...(雜語)夢中所現無實事,以譬世間之諸法無實性。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演密鈔四曰:言夢者寐中神遊...舉行說戒儀式之日。亦即布薩日。印度曆法,分每一月為白月與黑月兩半,白月即月盈至於滿之間,黑月即月虧至於晦之間...(術語)木叉為戒。三處木叉者,身口意三處之戒也。...(1352~1431)日本臨濟宗佛畫師。淡路(兵庫縣)人。號破草鞋、赤腳子。師事東福寺之大道,後任東福寺殿司,故世稱...(名數)色界第四禪,證不還果之聖者所生之處有五地:一、無煩天,無一切煩雜之處。二、無熱天,無一切熱惱之處。三...【庵羅】 正雲庵沒羅,或庵羅婆利。肇註:此雲柰也。柰女經云:維耶梨國,梵志園中,植此柰樹。樹生此女,梵志...所知境者略有六種,一迷亂、二迷亂所依、三不迷亂所依、四迷亂不迷亂、五不迷亂、六不迷亂等流。迷亂者,謂能取所取...八十種好名目既多非可具列第下 次三十二相而辯八十種好者。相好乃同。是色法皆為莊嚴。顯發佛身。但相總而好別。相...【世間】 p0507 瑜伽十七卷十九頁云:始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皆名世間。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四頁云:問:何...指直接體達一切諸法當體即空,無實生實滅之觀法。如金剛經所說(大八·七五二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回想起我年輕時,從台東要到花蓮期間,曾在玉裡的一間寺院住了幾天。頭一天,在寺裡看到牆壁上貼了各形各色的剪紙花...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同樣,一個人的缺點和優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只...
現生延年的原理 我們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間福樂,可是,我們念佛也自然有這種功效。因為罪福...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獨自帶一個四歲的男孩。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卻總是被她拒絕,因為她非常自卑。 那天主人要請很...有的人喜歡個人行善,然後好自己獨吞善果。見別人行善,就生嫉妒心,不但不加以讚歎、支持,還百般進行阻撓,生怕好...
【原文】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諸國王大臣之類是也;有人而人者,諸小臣及平民衣食饒足,...問: 師父,念佛時如何做到心定,靜心。心無雜念的境界好難啊! 答: 作為初學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靜下來再去念佛...【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絕非針對任何道場或個人,純係依據修行三十載所見所聞,就一般常見弊病,至誠懇切,慨陳管...
金剛藏菩薩
【佛學大辭典】
上篇:金剛手菩薩 | 下篇:四種金剛藏菩薩 |
【有見無見法】 p0548 瑜伽一百卷十六頁云:言有見者:謂若諸色,堪為眼識及所依等,示在此彼,明瞭現前。與此...
定性二乘
夢
說戒日
三處木叉
吉山明兆
五淨居天
庵羅
所知境
八十種好
世間
體空無生觀法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不要以貌取人
如何變不利為有利

現生延年轉壽的原理
洗手間裡的宴會
勸化更多的人來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