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取果與果也。為果之種曰取果,正與彼力而生果,謂之與果。俱舍論六曰:「取果與果,其義云何?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雜語)Ākarṣanaṁ,譯曰召請。慧琳音義三十五曰:此句梵語也,唐名召請句,來義也。...(人名)青丘之大賢,唐代高麗國人。法相宗也。多作經疏,稱為古跡記。...(名數)一意成,以為由意而生之身,非精血等外緣所成故。二求生,以常喜尋求畜生之處故。三食香,為以資香食而往生...【信根】 p0870 如五根中說。 二解 法蘊足論九卷五頁云:云何信根?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諸信,信性...指屬於欲界之禪定。又稱欲定。關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種種議論。或以欲界無禪定,唯有散心,故所謂欲界定,係指未至定...【同】 p0610 此勝論師義。唯識述記五卷七頁云:同、體是一。實德業三、同一有故。又云:同句體者:謂實德業,...佛教東傳朝鮮半島,據三國史記卷十八等載,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372),中國前秦苻堅遣使者及僧順道齎來佛像、經論...【禪那】 此雲靜慮。智論云:秦言思惟修,言禪波羅蜜一切皆攝。法界次第云:禪有二種:一者世間禪,二者出世間...(名數)一被甲精進,被菩薩大心之甲,不怖種種難行也。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而不倦也。三利樂精進,勤化眾生而不倦...梵語 kalyānamitra,巴利語 kalyāna-mitta。音譯作迦羅蜜、迦裡也曩蜜怛羅。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之人。又...指生命即將終結之時。即壽、暖、識三法將舍離之際。印度之祇洹精舍設有「無常院」,係安置僧眾中之重病者,使彼等於...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耶ye 2)南na 無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爍shu...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河北省獻縣史某,為人雖不拘小節,但秉性豪爽正直,不是卑鄙齷齪的小人可比,因此,在社會上的人緣很好,頗受人們愛...一、省庵大師的生平事蹟 省庵大師(1686-1734)清朝時著名淨土宗高僧,為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諱實賢,字思齊,江蘇常...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隨著時代的進步,佛法作為一種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公眾的認同,學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是一件值得慶...一個下雪的晚上。農村有戶人家,半夜裡有人敲門。主人好奇,這麼晚了,又是大雪夜,會是誰呢?開了門,是一個迷了路...俗語說:小事做不來,大事難成就。此是從小事上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思維以及辦事的態度。因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礎,無論...過去有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深山裡的道場打坐用功。他的師父常常教誡弟子們說:「你們若想修行,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過去有一位國王名薩和檀,即施一切義,衹要他人有所求,從不違逆,總是慷慨布施,其聲名遠播,無人不知。一日,文殊...
取與
【佛學大辭典】
上篇:取相 | 下篇:取著 |
【第一識】 阿賴耶識異名之一。八識順序,由本向末數,此為第一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