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三餘之一。二乘之人,既脫界內之生死,猶餘界外之生死也。三藏法數十一曰:「二乘之人,已出三界分段生死,尚有變易生死之苦,故名苦餘。」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一種在吾人頂上灌下五瓶誓水的儀式,亦即與眾生結緣或傳密法時所實行的儀式。灌頂是洗掉罪惡注入功德的意思。...臨濟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於六祖之後。...「朝參」之對稱。指晚間之住持開示法要、參禪或念誦。敕修百丈清規晚參條(大四八·一一一九中):「凡集眾開示皆謂...【無垢友論師】 p1070 西域記四卷十五頁云:庵沒羅林側、有窣堵波,毗末羅蜜多羅(唐言無垢友)論師之遺身。論師、...【道類忍】 謂觀欲界道諦之後,復觀上二界道諦,生無漏法忍,是欲界道法忍之流類,是名道類忍。見《三藏法數》 。...【於身觀滅法住】 p0749 瑜伽七十卷七頁云:云何於身觀滅法住?謂觀此身,於當來世,是死滅法。...亦名:下床禮佛開濕處、低床禮佛開濕處、拜凳禮佛開濕處 子題:下床、搘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比世中,多有在下床...東晉譯經僧。又稱釋法力。西域人。道行清高,善通方言。恭帝元熙元年(419) 二月,譯出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又...(術語)眾生之身心,分內外二界,身體為外界,心意為內界。又,六界中地水火風空之五界為外界,第六之識界為內界。...受是受持具足戒;隨是隨著戒體而去如法修行。...梵語 grha-stha,巴利語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為「出家」之對稱。即指成家立業,過著家庭生活,而自...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
修淨土法門,我們都會念佛。但念佛是為了求什麼呢?我們很多時候會說為了求平安吉祥。很多人到廟裡拜拜、念念,說為...
與茅靜遠居士書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過訪居士,適遇他出,悵然而去。尋歸回龍,茲又一月餘矣。因數子相勸,欲講《...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我們的心在哪裡,有幾斤重,沒有人能夠知道。有人講我的心比天高。佛法講的這個...一個人如果整天帶著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還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長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騷的不...
《法華經》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現本,皆成佛道。佛為什麼要和我們說這些,就是要我們不能只是看到眼前那麼一點...
優曇花 梵文優曇波羅(Udumbara),亦作優曇婆羅、烏曇跋羅、優曇缽華、烏曇華等,意譯靈瑞、瑞應。花名。產於喜瑪...
《地藏十輪經》上說,世間一切令人感到舒適的用具、一切利益與安樂,都來自對三寶的供養;因此,追求舒適、利樂的人...
死亡好像還很遙遠!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很堅固,這個是常見。我們很難會想到自己會死亡,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知道自己...
苦餘
【佛學大辭典】
上篇:苦輪 | 下篇:苦縛 |
(經名)Gaṇḍa-vyūha,華嚴一乘義私記曰:梵雲健拏驃訶,華言健拏,嚴言驃訶。...
大灌頂
禪門五宗
晚參
無垢友論師
道類忍
於身觀滅法住
床上禮佛開濕處
竺法力
內界
受隨
在家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我們念佛是為了求什麼呢

省庵大師談做善事與念佛的關係

觀心無常,不再迷茫彷徨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跟無量宇宙相比,一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供燈之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