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Kāla,又曰哥羅,迦攞。譯作黑。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不淨觀與舍無量所治欲貪差別】 p0347 大毗婆沙論八十三卷三頁云:如契經說:修不淨觀,能斷欲貪;修舍無量,亦斷...殘本二卷。高麗僧覺訓譔於一二一五年。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內容記載有關朝鮮高僧之事蹟。全篇之組織不詳,現存本唯...身守戒,心研慧;相對於身戒而稱心慧。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八(大一二·五三四上):「身戒心慧,不動如山。」 p1410...(人名)Uttarasena,王名。譯曰上軍。見西域記三、釋迦方誌上。...謂理懺與事懺。(一)理懺者,觀諸法實相萬法皆空之理,以罪惡乃妄心所造,而妄心無體,罪惡是空,因以滅除眾罪。(二...【別解脫圓滿】 p0689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三頁云:於遮罪處,能遠離故;當知是名別解脫圓滿。...【定異】 為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定者決定,異者不同,善因生善果,惡因生惡果,決定不同而不雜亂。如瓜種不生豆...布史,梵名 Pausa。又作報沙月、富沙月、寶沙月。意譯為鬼宿月、仲冬月、鬼月。指印度歷之第十月。此月之太陰(月亮...亦名:懺六聚法篇 羯磨疏·懺六聚法篇:「懺六聚法篇第九。上諸門中,被於行淨專精之人。但以五濁澆風,鼓扇塵境,...【轉八識得四智】 p1409 無性釋九卷十四頁云: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等四種妙智。如數次第,或隨所應...戒分四科:謂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也。 一、戒法 如來所制之法,是為戒法。 二、戒體 由於受授之作法,...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善知識!講到佛法兩字,實與世間一切善法,等無差別。豪傑之士,由於學問修養的成就,識見超常,先知先覺,出其所學...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這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1)此人可能業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與過去的業障...今天我們來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區。這邊住的都是尼眾的出家師父。今天我們來到的這個寺院叫做圓通禪林,俗稱又叫望海...修行者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叉手微笑而立。 修行者不解其意,再問該如何修行?和尚提起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數據,全世界每年癌症死亡人數為820萬,平均每8個死亡病例中就有...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參禪學道的同參,不少人對禪都能有所體會,想想...我們學佛,我個人覺得一個人學佛,有所謂黃金十年,成敗就在十年而已。什麼叫黃金十年呢?剛開始學佛的五年,這個五...《持世經》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
柯羅
【佛學大辭典】
上篇:珍寶 | 下篇:柯羅夜叉 |
【識緣名色與名色緣識差別】 p1438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十七頁云:問:此經中說識緣名色;餘處復說名色緣識。此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