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安然而沉默也。法華經序品曰:「寂然宴默。」補註八曰:「宴,安也,息也。」三藏法數四曰:「默者無言也。默必對說,諸佛菩薩,或說或默,皆能顯於妙理。」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離系得者,謂於粗重離散,假立離系得性。金剛喻定者,謂居修道最後斷結道位所有三摩地,此復略有二種,謂方便道攝、...云何方便差別?此有二種,謂隨信行、隨法行,補特伽羅差別故。...【異性有二】 p1116 瑜伽八十八卷十一頁云:異性有二。一、異性異性。二、轉變異性。異性異性者:謂諸行、相似相續...(術語)六波羅蜜經所說五藏之一。為真言陀羅尼之法藏,五藏中此為最上醍醐之教法,據之而立真言宗。...謂根本之教。為二教之一。全稱「稱性本教」,與「逐機末教」相對。即指華嚴別教一乘之法門。據道亭所著同義苑疏之釋...禪林用語。以電光之瞬時不待,比喻禪林中師家接得學人機用之迅速,不容學人有思慮分別之餘地。碧岩錄第三十七則垂示...(修法)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託人之法。修驗者,攝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問病之輕重,命之長短,一切之...【非有法】 p0712 品類足論六卷七頁云:非有法云何?謂無漏法。...世上一切事物,皆無常住不變之固定實體,一切既由因緣而生,又隨因緣而滅,此種具有生滅變化之現象,稱為有為轉變。...(術語)一、三乘,法華以前說聲緣菩三乘,有證道之別是也。此三乘中聲緣二乘攝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梵語 catvāri pra?na-vyākaranāni,巴利語 cattāri paha-vyākaranāni。謂解答諸質問時,依問題之性質而將回答...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
色法在唯識學的定義叫做質礙,質是具有質量、重量,礙是佔有空間,你要從它那邊走過去,它會障礙你,有一定的質量、...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陀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譬喻為說出家之殊勝。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薩觀三界內...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夠產生活力;如果活在絕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沒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選定這條道路,就應當一股勁往這上面使。專修的,當然一心阿彌陀佛,修什麼都歸...問: 一位師兄看到《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本。生死的根本是攀緣心,涅槃的...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 今天,很多喜歡時...
【原文】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嶽亦自言:坐是止證鐵輪。二師雖是謙己誨人...
宴默
【佛學大辭典】
上篇:宴寂 | 下篇:宮胎 |
【王種姓尊高】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五頁云:云何名王種姓尊高?謂有國王、處在相似王家而生,宿世尊貴,是相似子。...
離系得
方便差別
異性有二
陀羅尼藏
本教
掣電之機
阿尾舍
非有法
有為轉變
三一二乘
四記答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大藏經】六度集經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色法的由來

出家猶如脫海險喻
【推薦】聖嚴法師《怎樣才能成功》

一旦選定往生西方,就應看成是極其重大的事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嗎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佛珠的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