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息災之護摩也,行灌頂時為弟子滅罪而修護摩,是雲寂然護摩。大日經疏八曰:「次當為諸弟子作寂然護摩,是扇底迦Śāntika法,亦可翻為息災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經名)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譯。佛在伽耶山文殊師利問佛菩提之義,後向諸天子說大乘法。與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伽耶山...十想之一。又作苦思想。五陰之身常為諸苦所逼迫,若能觀一切有為法之無常,則智慧生而眾苦得滅,稱為苦想。常與三苦...言百八見者。 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三受,(苦、樂、不苦不樂)成十八。 二、對六塵(色...(一)梵名 Indra,巴利名 Inda。又作因陀邏、因達羅、因提梨、因提、因抵。意譯作天主、帝。為最勝、無上之義。即指...(名數)一微細之生滅,念念遷異,前變後易名為變易。變易是死名為變易。此通於凡聖。二無漏業所得之法身,神化無礙...梵語 samatā-jāna。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體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慧,依...(雜名)Vastra,又作婆參。譯曰衣。瑜伽倫記六下曰:婆參此雲衣。梵語雜名曰:衣婆薩麼。...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遍滿所緣復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所緣、無分別影像所緣、事邊際所緣、所作成就所緣。有分別影像所緣者,謂由勝解作意...位於河北宛平縣西北翠微山。始建於唐代,遼金時為一大名剎,元時改稱平坡寺,明洪熙元年(1425)重建,改稱大圓通寺...亦名:隨坐衣、尼師壇 資持記·釋二衣篇:「坐具中,梵雲尼師壇,此翻隨坐衣。」(事鈔記卷三一·一·四) 羯磨疏·...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順治帝為最,舍身出家。 有人說,這兩位是,他們的境遇有其特殊性,畢竟他們...一休禪師在比叡山鄉下時,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山上走去,原來比叡山上的寺院在曬藏經。傳說曬藏經的時候,如...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得到過別人的幫助,經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兩人彼此關係一直很...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為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的略稱。又稱正像末三時或三時。亦即將佛法住世之時期劃...念佛所見之境,惡境不可怖畏,但攝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歡喜,但攝心正念,必有所得。謂業消智朗,然有淺有深...出現這些狀況,小心濕氣上身: 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開悟不是從外在找尋,而是不斷觀照內心才有可能獲得的結果。 一天,一位基督徒來見我,他因為看到釋迦牟尼佛成道時...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一種生滅的、了別的作用,當然這個主要是講第八識了。...
寂然護摩
【佛學大辭典】
上篇:寂然界 | 下篇:寂場 |
(術語)即戒臘也。疑耀五云:僧家言僧臘者,猶言年歲也。又言戒臘者,臘當作蠟。餘偶閱一內典,西方結夏時,以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