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唯識樞要,唯識了義燈,唯識演秘也。唯識樞要辯成唯識論中之要義,唯識了義燈破圓測之邪義,唯識演秘解唯識述記之難義。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愛緣取作順後句】 p1205 瑜伽十卷十二頁云: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當知此中是順後...(雜名)虹之異名也。演密鈔八曰:虹狀如弓,西方之人呼名印涅哩馱弩Indradhanu,即帝釋弓也。...即自性法身大日如來和自眷屬之聖眾共同集會之會場。自性身與從心流出之自眷屬共為自受法樂,而各說三密門,故演成胎...梵語 vimoksa(音譯作毗木叉、毗目叉)或 vimukti(音譯作毗木底)或 mukti,巴利語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修法)迦樓羅鳥之修法。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品一卷,速疾立驗魔醯首羅天說阿尾舍法一卷,具說其法。案...【乘事變異無常之性】 p0946 瑜伽三十四卷九頁云:云何觀察乘事變異無常之性?謂於一時,見種種乘,新妙莊嚴,...禪宗公案名。為唐代溈仰宗初祖溈山靈祐與石霜慶諸二禪師之機緣語句。石霜在溈山座下任典座時,一日溈山至其處,誡令...(術語)又云大方等。方者方正,廣者廣大,諸大乘經之通名也。方廣者,十二分教之一,雖為大小乘之通名,而獨用於大...又作善瓶、寶瓶、德瓶、滿瓶、賢瓶、吉祥瓶。此瓶能生善福,如一己之意而滿足所願,故稱如意瓶。密教用以盛五寶、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論曰:秦言無上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苑師云:...梵名 Samayabhedoparacanacakra。全一卷。印度世友(梵 Vasumitra,西元一、二世紀頃)撰,唐代玄奘譯。收於大正藏...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摘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俗話說:樂極生悲,縱欲成患。又說:寡慾必多男,貪淫每無後。孔子...
世人多有一種誤解,認為出家人剃髮染衣、辭親割愛,必定於親情十分淡漠,不僅無法像常人一樣光宗耀祖,甚至連最基本...
學佛第一個觀念,就是 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 。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
有人說過年是年關,年紀愈長,愈覺得過年是一個關卡;它彷彿是兩岸峭壁,中間只有一條小小的縫,下面則水流湍急,順...問: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或時做善事或時讀誦大乘經典,以迴向祈求福報來臨。但是有的求得到,有的求了一點點感應...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五陰溺身漚。 因眾生不識本心,所以,世尊以無盡悲心示種...
由於釋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別地留這部《無量壽經》作最後的救度,就能夠知道這部《無量壽經》就是末法眾生大總持的一...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師,唐朝魏郡人。法師風神清沏,對佛法的慧解有如天生。在靈裕法師座下出家,鑽研大乘佛學。 曾在...
唯識三個疏
【佛學大辭典】
上篇:唯識義蘊 | 下篇:唯識二十論 |
【自受菩薩淨戒】 p0602 瑜伽四十一卷二十頁云: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
愛緣取作順後句
帝釋弓
自性會
解脫
迦樓羅法
乘事變異無常之性
典座蟲生
大方廣
如意瓶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異部宗輪論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如何面對兩性關係

八位祖師以出家身孝養父母的故事

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一本佛經改變了我的整個想法
所求不能如願還要繼續祈求嗎

頓超三界樂悠悠

《無量壽經》不可思議的獨特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