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二卷,宋法天譯。佛在廣嚴城敕金剛手菩薩說弟子之八事及二諦等。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觀世音菩薩五觀之一。以真實之智慧,觀實相之理也。法華經普門品曰: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術語)指華嚴經。頓為頓教,大為大乘教也。如般若經雖為大乘教,而為對於漸入之機說於小乘教之後者,則是漸教之大...(術語)顯曰一真法界。密曰獨一法界。一切諸法,真如平等,故為一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舉一法,則一切諸法悉歸...(公案)國師三喚侍者,侍者三應諾。國師云:將謂吾辜負汝,元來卻是汝辜負吾。見傳燈錄五,五燈會元二,無門關十七...為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所說之八大觀自在菩薩。即:(一)金剛觀自在菩薩,(二)與願觀自在菩薩,(三)數珠觀自在菩...西藏語 lan-tshvahisems。六十心之一。指反覆推求臆度思念之心,次第增長無窮。即比喻人心一旦湧起思念,則更增思念...謂阿羅漢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阿羅漢果者。謂彼果得。及彼得得。無學根力。無學尸羅。無學善...(術語)Pratyutpannasamādhi,般舟,譯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則諸佛現前故也。大集賢護經謂為思惟諸佛現前三昧。又譯...【婆羅痆斯國】 西域記云:舊曰波羅柰,訛也。中印度境,婆沙云:有河名波羅柰,去其不遠,造立王城。或翻江繞...(人名)青社人。姓李氏。於妙相寺試經得度,習百法論。一日嘆曰:三祇途遠,自困何益。乃入京師聽華嚴嘗讀法慧菩薩...(術語)取我之心曰眾生垢。維摩經弟子品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慧遠疏曰:取我之心,名為眾生垢。...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的一章。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座下的大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在西方...問: 病人平時信願具足,念佛功夫不錯,但臨終時業障現前沒有念佛號,但還是有信願的,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判...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有一篇開示《與方聖胤居士書》,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超凡入聖。壽未盡...
有冤親債主乃至無量的冤親債主,這都是正常的。那麼我們怎麼對待這些歷劫的冤親債主?實際上還是要我們當下這一念心...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當中,佛告訴一位菩薩說:文殊師利有無量神通,無量變現,我今略說,為未來世盲瞑眾生(由...問: 《妙法蓮華經》說我們原來是佛,現在迷了,那我們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後,還會不會再迷呢? 大安法師答:...
問: 我常常有這麼一種恐懼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親債主干擾,有時候會做像鬼壓床這樣的夢,突然心跳很快,就像爆發...
學道之人慮宜遠,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 慮宜遠,思宜近。 我們在...
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
【佛學大辭典】
上篇:最上大悉地 | 下篇: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 |
四禪(梵 catvāri-dhyānāni),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禪。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
智慧觀
頓大
獨一法界
國師三喚
觀音曼荼羅八大菩薩
鹽心
阿羅漢果
般舟三昧
婆羅痆斯國
義青
眾生垢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文珠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義》
臨終業障現前沒有念佛,能往生嗎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

怎樣對待歷劫的冤親債主

應該幫助的人不去幫,那你和文殊菩薩不相應
往生到極樂後還會迷嗎

常有恐懼心理,應如何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