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唯識論等破外道餘乘實我實法之所執,且說阿毗達磨經四智成就菩薩之所觀,舉以略顯於心外無有實境。四智者,一相違識相智,於一處鬼人天等所見各別。境若實有,則豈能如此隨見者業力而轉變種種耶?二無所緣識智,緣過去未來夢等非實之境時,境非實有,而心現緣知。心若必托外境而起,則云何無緣耶?以此准知,一切境界,皆心所變也。三自應無倒智,境若為實,則一切凡夫,皆應是聖,本來證悟心外之境故。若然,則不應假功用而得脫,應自然成就,何不然耶?四隨三智轉智,三智者:一隨自在者智轉智,已證得心自在者,隨自己所欲轉變水等能成金等。境若實有,何能如此隨心轉變耶?二隨類密者智轉智,得勝定而修法觀者,觀一境隨而青瘀等相,種種顯現。境若實有,豈能如此耶?三隨分別智轉智,起證實之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實有,云何證實時皆不現耶?菩薩成就此四智時於唯識之理決定悟入故,不許心外實境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僧人將頭包起之行裝,稱為裹頭。佛陀住世時,即有以帽裹頭之制。據四分律卷四十載,若遇頭部冷痛時,比丘可作劫貝(...(修法)修馱都法時於本尊供白芥子也。蓋馱都法即如意寶珠之法,其寶珠邊,諸魔必伺,故為闢除之,乃行此供也。若無...梵語 kārsāpana,巴利語 kahāpana。為古印度之貨幣名,或為重量單位。又作羯利沙缽拏、迦利沙缽那、迦哩沙槃拏、...【觸支差別】 p1450 瑜伽九卷二十頁云: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引發相】 p0377 瑜伽十一卷二十三頁云:云何引發相?謂能引發略諸廣博文句義道,若無諍、無礙、妙願智等,若依三...【譽】 p1463 集異門論十八卷八頁云:云何名譽?答:諸有隱背不現在前稱讚嘆美,亦復揄揚;言彼信戒聞舍慧等、悉皆...護法阿羅漢者,謂鈍根性,若游散便可退失現法樂住,若不游散即能不退住。...【欲界】 p0983 瑜伽一百卷十四頁云:言欲界者:謂下從無間、上超他化、至魔羅宮。其中諸行、皆因欲界煩惱所生。於...【式叉摩那】 此雲學法女。四分:十八童女,應二歲學戒。又云:小年曾嫁,年十歲者,與六法,十誦中六法練心也...(術語)天台之目。借別教之法門而明通教之義也。如於菩薩位之十地,分配見思二惑之斷惑,或分配二乘之果,總之名為...【邪性定法聚】 p0673 瑜伽一百卷十八頁云:邪性定法聚者:謂無間業、及斷善根。...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隨你願生哪個淨佛國土都可以 念我名號(地藏名號)這個人他這個報身盡了死了,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死後不會墮三惡...丁二、廣釋 分六:戊一、釋名無分別智;戊二、釋成立相;戊三、釋成立因緣;戊四、會釋契經;戊五、釋簡聲聞;戊六...禪是什麼東西呢?平常大家都曉得,有如來禪、祖師禪。禪是印度的名稱,翻譯成中文,就是靜慮、思惟修。在禪堂裡參禪...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無一人不當修,亦無一人不能修。持齋念佛者多,推其效則法道興隆,風俗淳善。此則唯恐...今復舉惡業、善業別述如下: 惡業有十種。 殺生、偷盜、邪淫、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慳貪、瞋恚、邪見。 造惡業...過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進持守戒法,梵行清淨,常背誦般若波羅蜜,其聲殊妙無人能及,凡聽過他誦經者,莫不...在《高僧傳》上說:南北朝有一個道秀法師。這個道秀法師,在《高僧傳》上說他是博學多聞,通達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所謂六根對六塵,因為六根在接觸六塵,不去分辨的時候,它僅僅是叫根塵相對,無所謂苦和不苦,只是根、塵、識三者接...
菩薩所觀四智
【佛學大辭典】
上篇:四智 | 下篇:五智 |
(人名)往昔慈力王行十善,鬼神無食,以人皆持戒,時五夜叉來見王,王以身血施,令飽滿,而願若我當來成佛時,令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