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律中科罪之名。比丘犯重罪而無悔心者,滅僧籍而擯斥之也。行事鈔上一之四曰:「滅擯者,謂犯重已舉至僧中,白四除棄也。」同上二之二曰:「言滅擯者,謂犯重比丘,心無慚愧,不敢學悔,妄入清眾,濫居僧限。當三根五德舉來,詣僧憶念示罪,令自言已舉白四法。」釋氏要覽下曰:「彌沙塞云:梵罰此有二法:一默擯,謂一切人不與來往言話等。二滅擯(滅即滅名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儀式)晝夜六時修懺法也。...(印相)彌陀佛來迎眾生時之印相也,舉右手比之於佛,垂左手比之於眾生是也。尋常之立像印相也。...(術語)謂天台宗之戒法也。彼宗以所謂圓融諸法頓速成佛圓頓之旨為宗。故名所依之戒為圓頓戒。十宗略記謂此戒與小乘...(雜語)以俱舍為宗之師。對於以正理論為宗之正理論師等而言,非指定世親一師之稱呼也。出於俱舍論光記等。...(雜名)譯曰結界。為限寺院之境內者。飾宗記八末曰:阿槃陀羅界者,阿蘭若處界也。梵Abhyantara。...【八種慳垢】 p0077 瑜伽一百卷五頁云:云何慳垢?謂八慳垢。一者、宿習慳貪,不串惠施慳垢。二者、現法上品顧戀身...梵名 Upatisya,巴利名 Uptissa。印度小乘論之比丘。又作優婆提舍、優波替舍。意譯為大光。與舍利弗從其父所得之名...【五法攝大覺地】 p0281 佛地經論三卷一頁云: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術語)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反於本真事理之妄見也。是為無明之所使然,倒見事理也。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後無始...指擁護念佛行者之菩薩。十往生經說: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遣觀世音菩薩、大勢至...(1320~1385)明代天台學僧。浙江餘姚人,俗姓張。字具庵,號太璞。母俞氏因夢見有異僧自南嶽來而懷孕。十六歲時,...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佛說玉耶女經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孤獨,為子取婦,得豪貴長者家...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悉達多太子十歲時,在釋迦族當中有五百位與他年齡相仿的童子,比太子小的提婆達多、難陀、孫陀罹難陀等,個個相好莊...問: 請問師父,打佛七的時候,一直哭泣很悲傷,祈求阿彌陀佛快點來接引我,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你這個地方有二...
我到清修院的時候,正是一個早晨。到了門口一叩門,裡邊出來一個小和尚。他的名字叫宗祥,看樣子長得很聰明,很如法...問: 近來,有些居士專弘淨土的音像與書籍在東北地區乃至全國都在大量流通。我等群盲不辨真偽,伏請師父於百忙中慈...
正入鬥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聞而及塔寺。今當鬥爭堅固之時,更為可憫。後之又後者,乃至法...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布袋和尚的一首經典禪詩。這首禪詩,布袋...
當你的心調整好的時候,你才有資格談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佛力跟心力,是你要把你的心力安住了,才有資...
學佛要有智慧的觀照。首先對於我們心理的狀態,凡夫眾生心散亂是正常的,凡夫眾生是沒有清淨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
滅擯
【佛學大辭典】
上篇:滅諦四相 | 下篇:滅類智 |
【生建立】 p0474 瑜伽五卷六頁云:復次生建立,謂三種欲生。或有眾生,現住欲塵。由此現住欲塵故;富貴自在。彼復...
六時懺
來迎印
圓頓戒
俱舍師
阿槃陀羅
八種慳垢
優波底沙
五法攝大覺地
顛倒
二十五菩薩
如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太子之力
打佛七時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彌陀佛快來接引嗎

從此我步入了佛門
大安法師: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法滅之際特留此經,獨留一百年
退步原來是向前

心力不可思議,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