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約於所觀境界之唯識。五種唯識之一。法苑義林章一曰:「一境唯識,阿毗達磨經云:鬼與傍生,人與天,各隨其所感,事等心異,故義非真實。如是等文,但說唯識所觀之境者,皆境唯識。」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資持記·釋鈔序:「大疏即祖師所稟首師[之四分]律疏二十卷。而言大者,或隨大部為言,或簡今家戒、業二疏,非謂尊...(術語)道理與事相也,是配於真俗,理為真諦,事為俗諦。釋門歸敬儀中曰:入道多門不過理事。理謂道理,通聖心之遠...為證理而修行之儀則。即記錄禮拜、懺悔、禪定、觀察等修行儀規之書籍。古來有關此類之著作為數甚多,尤以唐代僧宗密...指佛地或覺悟之境地。以無其他強力足以降伏佛者,故有此稱。勝鬘寶窟卷上末(大三七·一六上):「如來生不能生,老...(經名)佛在黃蘆園時,百二十歲之老梵志來,責佛不敬一切。佛說其理由及於五欲不昧不怖。攝於中阿含經四十。...【惑】 p1186 成唯識論八卷八頁云: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術語)對於佛之大智慧門之稱。門者差別之義。...位於山西五台山東台樓觀谷。據傳唐代溫州僧無著曾於此地拜見文殊菩薩,後人遂於此創寺。明代成化年間,立禪法師住此...厭背生死而安住於涅槃之念。瑜伽論記卷六上(大四二·四三五中):「念求出世,違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由他識轉變有殺害事業】 p0523 唯識二十論十頁云:若唯有識,無身語等;羊等云何為他所殺?若羊等死不由他害;屠...Balisanzang zhushu 佛教上座部律、經、論疏釋的總稱。原系古僧伽羅文,包括《大疏》等古代僧伽羅沙門的著述共...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善人和善根人,什麼叫善根人他曾經修過行,曾經見佛聞法持戒,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這個善根就有相續,今生聞到佛法...問: 我多年來,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個小時,面色黃黃,自覺是全世界最苦最悲的人,沒有人會了解。我已經忍...十一月初十開示(四七第四日) 三學兼修,一參具備。三學就是戒、定、慧。教下對於這個三學,修持極為要緊。為什麼...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經》言: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觀無量...當我們朝著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態,更別忘記內在的重心。午後的禪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個小和尚卻躺在禪凳上...我住支提山的時候,就碰到牛會拜人的事情,它為什麼拜人?旁邊有個村莊,那頭牛準備第二天賣出去屠宰。那有個小孩子...問: 我念佛沒有定力,心中不得清淨,如何能專注念佛? 大安法師答: 好,你剛入佛門,就聽到了念佛法門,這是你的...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見作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論》所說,學佛要以正見為先行,因為正見總攝了戒定慧三學...
境唯識
【佛學大辭典】
上篇:境智 | 下篇:境教理行果 |
【等解了】 p1119 瑜伽八十三卷十頁云: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頁云:等解了者;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