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煩惱之力用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雜語)如是者,指經中所說之佛語,我聞者阿難自言也,佛經為佛入滅後多聞第一之阿難所編集,故諸經之開卷,皆置此...子題:糒、五似食、五種佉陀食、佉陀食、五雜正、佉闍尼、正食、五正食、[序-予+禾]、[麥*廣]麥、[麩-夫+黃]麥、穬...梵名 Prthivī。音譯比裡底毗、缽羅體吠、畢哩體微。又作堅牢、堅固地神、堅牢地神、地神天、堅牢地祇、持地神、地...(雜名)宋時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謂之臘八粥。見天中記。又清嘉錄卷十二曰:案荊楚歲時記...(行事)於說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說之。所謂自首請恕也。梵曰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Āpatipratideśana,...【依厭離染】 p0769 大毗婆沙論二十八卷十六頁云: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瞿摩帝】 此雲牛。易曰:服牛乘馬,引重致遠。注云:稼穡之資。垂裕記暹云:大論曰:放牛難陀問佛:有幾法成...(383~442)梵名 Kālaya?as。意譯作時稱。乃劉宋時代之譯經家。西域人。博通阿毗曇、律部,尤精禪觀。劉宋文帝元...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好香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1、判斷經論的旨趣和解釋它的義理。 2、判斷如來一代所說教義的大小深淺,叫做教相判釋。...(雜語)鎮頭迦,迦羅迦之二果也。此二果似而非,甚難辨。顯戒論中曰:牛驢之乳,其色難別。兩迦之果,其形何別?...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
怎樣才能夠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呢?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這個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我們很多佛弟子學佛很久了,...
我有一個信徒開一家金飾店,叫金瑞珍銀樓,她先生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開始念佛,一天到晚就修行,一定要拜八十八...
傅大士,齊明帝時東陽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業為農。建安四年五月八日生,少未讀書,常與鄉里人等網魚。每得到...華嚴經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聲阿彌陀佛,拜一拜阿彌陀佛,即是向無量無數阿彌陀佛前求懺悔,所以念一...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覺王是耶輸陀羅的父親,因為佛陀曾舍棄他的愛女去出家學道,所以就懷恨在心...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標了。不管你是走專修的、不管你是走圓修的,總而言之...
印象中,奶奶篤信佛教,每日吃齋念佛,特別信奉觀音。信奉觀音的奶奶有著一顆菩薩心腸,小時候雖然家裡並不富裕,但...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一種生滅的、了別的作用,當然這個主要是講第八識了。...
慧力
【佛學大辭典】
上篇:慧矢 | 下篇:慧山 |
記載經文之卷帙,稱為經卷。一般指經典,或佛典。法華經卷四所謂之「經卷」係指書籍而言,為梵語 pustaka 之意譯。...
如是我聞
足食戒食體
堅牢地天
臘八粥
說罪
依厭離染
瞿摩帝
畺良耶舍
十戒
判釋
兩迦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

【推薦】金瑞珍銀樓失金復得的真實事蹟

彌勒菩薩應身——傅大士的故事
慈舟老法師:念佛即是說法
善惡隨行

【推薦】追求臨終正念,在唯識學有三個重點

一念善心即為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