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為法事時述施主願意之表白文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稽留】 p1343 瑜伽九十八卷十三頁云:若彼自愛諸善男子,趣入惡說法毗奈耶;於是四處,皆不能得。故名稽留。...(經名)一卷,唐菩提留支譯,說大聖歡喜天毗那夜迦之法。...【出家在家各有五種過失】 p0484 瑜伽七十卷十三頁云:復次諸出家者,有五過失。一、不喜樂過失。二、貪著利養恭敬...安置佛陀舍利之塔婆,或安置一般遺骨之塔。又作舍利浮圖、骨塔。佛陀涅槃後,由香姓婆羅門將佛舍利分為八份,分與迦...(雜語)文句記十曰:若其機感厚,定業亦能轉。惡之定業,雖必受苦果,若眾生之機,感佛菩薩為厚,則以佛菩薩之力轉...【四應證法】 p0439 集異門論七卷六頁云:四應證法者:謂或有法、是身應證;或復有法、是念應證;或復有法、是眼應...梵名 ?ata?āstra。凡二卷。印度之提婆(梵 āryadeva,聖天)著於三世紀頃,婆藪開士註釋,鳩摩羅什(梵 Kumāraj...位於京都市南區唐橋。乃日本廢寺。屬淨土宗西山派。創建於桓武天皇延曆十五年(782)。隔朱雀大路與東寺(教王護國...【施等與波羅蜜多四句分別】 p0862 世親釋七卷五頁云:若施是波羅蜜多耶?設波羅蜜多是施耶者:是問。於答中,...指密教阿字五轉(阿字音韻上之五種變化)中 (惡)字之聲。其點畫稱為方便點。 字即 (阿)字加上方便點,表示方便...【非聖諦所攝法】 p0717 品類足論六卷十二頁云:非聖諦所攝法云何?謂虛空非擇滅。...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
魔障與業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異常狀況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說不出究竟什麼原因,即使能真正說出原因...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念貪等現行不善,臨死其身受重苦受。 不善心死的人,謂由自憶...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佛說八大人覺經》 這是修布施平等...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什麼叫依法不依人呢?不...
為什麼我們天天來念佛,模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果一定有因。現在來練習,通過學...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應該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很多人,在頻繁的接觸...從前印度南面海邊,有一個名叫那梨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都以採收珍珠和種植檀香為生。 那梨國裡有一家,只有兄弟...
慎獨出於《禮記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即一個志於道...
願文
【佛學大辭典】
上篇:願心 | 下篇:願主 |
(術語)金光明經謂十地之菩薩,猶有虎狼之畏,為說十番之陀羅尼(合部經陀羅尼最淨地品),除其怖畏。台宗以之為肉...
稽留
使咒法經
出家在家各有五種過失
舍利塔
定業亦能轉
四應證法
百論
西寺
施等與波羅蜜多四句分別
方便聲
非聖諦所攝法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藏經】梵網經

業障和魔障有何區別

惡人死亡時會發生什麼

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佛教的四依法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心裡放不下是自己沒有智慧
技能與家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