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勸誡二門之一。勸善行之教也。百論疏上中曰:「佛法大宗唯誡與勸,惡止明諸惡莫作,謂誡門也。善行則眾善奉行,明勸門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為佛菩薩名號之敬稱。後世亦用以稱祖師之名號。 p6758...出家為僧或是皈依三寶時,師父所賜給的名字。...(術語)山中之苦行者,絕五穀但食果實也。宋高僧傳(智封傳)曰:焂辭出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澗飲。...凡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又稱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仁王般若波羅蜜護國經、仁王般若經、仁王經。今收於大正藏第八...梵名 Rsabha 或 Rsabhanātha。意譯牛仙。為中印度憍薩羅國阿逾陀王之子;為佛出世以前,盛行於印度之三種外道仙人...(一)六塵之一。指為意識所緣之諸法。經中常將煩惱比喻為塵垢,因此等諸法能染污情識,故稱法塵。楞嚴經卷一(大一九...(名數)天台大師著。說止觀之四書。即摩訶止觀,禪波羅蜜,六妙門,坐禪法要也。...(雜語)宿曜儀軌曰:若人欲求福智,當歸依此菩薩,日月星皆虛空藏所變也。...(流派)日本二十宗之一。時宗者具稱六時往生宗,以晝夜六時專修善導之往生禮讚為往生之業因,故名。...(譬喻)瞋恚之熱惱如火,謂之瞋恚火。又瞋恚能燒盡一切之功德,故譬之於火。增一阿含經十四曰:諸佛涅槃,汝竟不遭...梵語 duhkha-jāna。十智之一。了苦諦道理之智,即緣苦諦而作「苦、空、無常、無我」之四行相,其惑斷除時所得之無...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貞觀年間的某一天,在長安城的皇宮內,正要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宮內的大殿裡擠滿了人,可大殿裡的氣氛卻無比莊嚴肅...
五個禪七馬上就要結束了,就在禪七結束之際,老天爺連續考驗我們。隨著氣溫下降,在南方沒有防禦嚴寒的設備的情況下...問: 有一位居士,還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經典、依法奉行,他算是佛弟子嗎?能修成正果嗎? 大安法師答:...(一)實相、觀相與持名 實相念: 念佛並不是專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實相念和觀...
【原文】 今之院本,即古之樂章也。每演戲時,見有孝子悌弟、忠臣義士,激烈悲苦,流離患難。雖婦人牧豎,往往涕泗...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修行要靠見聞覺知,你要靠見去緣佛像,要靠聞的功能去聽音聲,聽梵唄,聽佛說法,乃至於第六意識的了知,我們依止見...剃髮:又作祝發、薙發、削髮、落剃、落飾、落髮、淨髮。《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載,悉達多太子發心,以利劍自剃鬚發...
勸門
【佛學大辭典】
上篇:須達勸化 | 下篇:勸持品 |
本事經卷七以財、身、命三種不堅,轉成堅財、堅身、堅命等三種堅法,即:(一)不堅財貿易堅財,謂一切世間財物,體非...
寶號
法名
木食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勒沙婆
法塵
四本止觀
虛空藏與日月星
時宗
瞋恚火
苦智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玄琬和尚的故事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沒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嗎
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陶石樑禁演淫戲文

為什麼要斷離偷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