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法華經卷第五,第十三品之名。品之前半說諸菩薩比丘等奉佛命受持法華而弘通之,品之後半,佛更說諸菩薩勸人受持弘通,故云勸持品。前半為持,後半為勸持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可教化之境土也。十方國土皆是如來之化境。二種佛境之一。見華嚴經疏五,三藏法數四。...【四三摩地】 p0441 瑜伽二十九卷五頁云:從此復修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當知由欲...又作根塵識。即有發識取境之作用者,稱為根;所緣者,稱為境;能緣者,稱為識。五根、五境、五識等,稱為前十五界;...折骨為筆,書寫佛經。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九上):「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無想異熟】 p1063 集論一卷十一頁云:何等無想異熟?謂已生無想有情天中,於不恆行心心所滅,假立無想異熟。 二解...(一)位於山西天鎮縣城內。相傳始建於唐代,原名法華寺。遼開泰八年(1019),大修本寺。明宣德五年(1430),復重加...全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收於大正藏第一冊。本經相當於巴利文長部第二經沙門果經。為長阿含第二十七經沙門果經之異...(雜語)謂戒律也。...八種惡覺之一。謂人甚富有而常憶不死之念。覺,新譯尋思。以其覺違逆正理,故稱惡覺。大乘義章卷五之末以八覺為修道...(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則發智慧之燈炬,照世之險難,故謂為慧炬三昧。法華嘉祥疏十二曰:慧炬...(術語)總名真言之行法也。以真言之行法欲得三密之瑜伽故也。瑜伽者相應之義,身結印口唱咒意觀理,此三事相應,又...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強調,宇宙萬法的生因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身為宇宙...我們知道,佛陀在出家的過程是遠離人群的,這個過程是可以接受,因為他必須有這個過渡。佛陀得到中道以後,他就從山...問: 我是一名大學生,9歲就皈依佛門,現在念英語本科。我想問一下,為什麼還會在學習中有很多雜念與煩惱呢?學習一...一句彌陀最方便 不費工夫不費錢 但求一念無間斷 何愁不到法王前 阿彌陀佛法中王 丈六金身放毫光 常將右手招東王 接...過堂,是上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門中的吃飯,有別於印度僧徒之託缽乞食。又稱上堂、赴堂。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能受心,即得戒之本。為什麼要受戒?要發起大菩提心。什麼...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追求心靈的富足為最終目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去追求物質財富...一日,世尊帶領大眾至般遮羅大聚落,途中經過一處樹林,世尊告訴阿難:阿難!我們在此暫時歇息。於是阿難為佛敷座,...
勸持品
【佛學大辭典】
上篇:勸門 | 下篇:勸茶 |
【和合苦】 p0798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和合苦者:苦相合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