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duhkha-jñāna。十智之一。了苦諦道理之智,即緣苦諦而作「苦、空、無常、無我」之四行相,其惑斷除時所得之無漏智。依品類足論卷一(大二六·六九四上):「謂於五取蘊,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智。」又大毗婆沙論卷一○六(大二七·五四八中):「緣苦聖諦,四行相轉,故名苦智。」亦即入於見道之時,以世俗智緣苦諦之境,至第二剎那,與法智共生之智,稱為苦智。其中,於第一剎那之後無間,緣觀欲界苦諦之境,所生起之無漏法智忍,稱為苦法智忍;於其無間,所生起之無漏法智,稱為苦法智。[俱舍論卷二十六、顯揚聖教論卷二] p394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使法於吾身獲得成就之一種實物,名為得。反之而使法自吾身舍離間隔之一種實物,名為非得。假令斷煩惱,則所...全一卷。唐僧禮言集。又作悉曇字引。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系收錄日常使用之漢字對譯梵語。語匯由身體各部分開始,...(術語)梵語。華言度彼岸也。見翻譯名義集。...(名數)數論師所立。...【地不為災】 p0615 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三卷七頁云:問:此四大種、幾能為災?答:三。除地。問:何故地不能為...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四分三量】 量是認識作用,量果是認識作用的結果。識體四分,亦有量證的作用。例如以尺量布為喻。以尺量布,尺是...(天名)梵語俱摩羅,譯雲童子。胎藏界曼茶羅,在西方辨才天傍,持三戟,金剛界曼荼羅,在東方,持鈴。大日經疏所謂...(雜語)佛初生時之語,是三世諸佛之常法也。長阿含經一曰: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命者與身為一為異】 p0815 俱舍論三十卷三頁云:昔有大德,名曰龍軍。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於時有一畢鄰陀王...凡十卷。作者不詳。北宋法護、惟淨等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係有關大乘教徒實踐法門之經說集。初為歸敬頌,次...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寮群異指其歸;性不盡,則物...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過去,有一個人專門雕刻夜叉羅剎,他天天要構思、仿真夜叉的表情,日久年深,不知不覺長得一臉橫肉,人見人怕,相貌...夫世間最貴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佛法是福慧雙修的法,福慧兩足方能成為究竟圓滿的佛陀。有人說般若是諸佛之母,那我們衹要有智慧就可以成佛了,為什...法則一:從外在看內在,從別人看自己。 透過別人,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從別人身上看到的其實是自己。 我們對別...原文: 蓮之為物,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人能一切不著,樂我天真,富貴貧賤夷狄患難,視若幻化,素位而行,自適其適...【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印祖教我們修學念佛法門的一個方法,就是一門深入。 有很多人,特別是有文化知識的人,一入佛門,本能地就想博覽眾...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壇經》中記載,昔日六祖慧能聽聞《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言下大悟道:一切萬法不...
苦智
【佛光大辭典】
上篇:苦陰 | 下篇:苦想 |
佛諸弟子,於閑靜處,乃至山林曠野,善修不淨等觀。厭患其身,忽生驚怖,及為惡魔,作種種惡事,惱亂其心,憂懼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