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看護有病之人,當行五種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惡賊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等,五能為病人說法。見四分律四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六大無礙之義,六大為一切法之體性之義。...【遠離貪纏心得解脫】 p1258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六頁云:復次有諸苾芻、於諸念住,正勤修習;而是異生。或有勝妙可愛...梵語 deva-loka。音譯作提婆。與天上、天有、天趣、天道、天界、天上界等同義。指在迷界之五趣及六趣中,最高最勝之...【苦憂差別】 p0843 成唯識論五卷十五頁云:諸逼迫受、五識相應;恆名為苦。意識俱者;有義、唯憂。逼迫心故。...【淨業】 p1002 瑜伽九十卷六頁云:一切能往善趣妙行,皆名淨業。 二解 雜集論八卷六頁云:淨業者:與如是等諸雜染...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是華嚴宗重要教義之一。這種教義的特點,表達了一切事物,圓通無...【印度】 西域記云: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篤,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云云)。印度者,唐言月,...【五事系不系分別】 p0283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頁云:問:如是五事,幾欲界系?幾色界系?幾無色界系?幾不系?答:欲...(一)財施與法施。(一)以衣服、飲食、田宅、珍寶等施與他人,稱為財施。(二)說法使人聞受,則稱法施。財施有盡,法施...【八句義】 p0070 入阿毗達磨論上一頁云:謂善逝宗有八句義。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識,六、虛空,...(菩薩)觀自在菩薩之梵名。...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等到臨死的時候,你一生所造的惡業,都到了秋後算賬的時候了。這些對生命的反省,是要讓我們真實起來,讓我們生起慚...
所以蕅益大師他講一個觀念很不錯,他說沒有實體,你要可以從它的三個角度: 未生無潛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
攝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標很好,你看一個演奏家在台上表演一曲非常成功的曲子的時候,我們為他喝彩獻花,...
我們每天打開報章、雜誌,可見輿論紛紜,人生百態,大小事件,層出不窮:高官落馬、明星吸毒、青少年失衡、示威遊行...
修行必須有善知識護導我們。地藏王菩薩就護導我們,他把我們拔出惡道,提攜接手,牽著我們出去,就像我們天天念地藏...
人家說聰明不過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說的。你不要看出家人沒做什麼事,他學什麼會什麼,非常聰明,世智辯聰一學...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勸說我們: 一切法門,皆須依戒定慧之道力,斷貪瞋癡之煩惑。若到定慧力深,煩惑淨盡,方有了...
五個禪七馬上就要結束了,就在禪七結束之際,老天爺連續考驗我們。隨著氣溫下降,在南方沒有防禦嚴寒的設備的情況下...
瞻病五德
【佛學大辭典】
上篇:自恣五德 | 下篇:戒師五德 |
【二緣舍菩薩戒】 p0036 瑜伽四十卷十九頁云:略由二緣,舍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舍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
六大體大
遠離貪纏心得解脫
天
苦憂差別
淨業
六相
印度
五事系不系分別
二種布施
八句義
阿縛盧枳帝伊濕伐羅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反思我們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眾生

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性

念佛攝心法從鈍功夫做起

如何面對人生毀譽得失而不動心

出了三途的眾生為何又回來了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異相

臨終正念靠平時點滴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