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玄妙之心識。注維摩經序曰:「玄心獨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三途之一。畜生道之異名。輔行一之三曰:從相食邊,故云血途。...即參禪問答之意。又作問話。宋代以後之禪院,逢檀越及官人來向住持求陞座說法時,有選派一特定僧人向住持質問之慣例...九種的品類,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梵語 catvāra-rddhipādāh,巴利語 cattāro iddhi-pādā。為三十七道品中次於四念處、四正勤之第三行法。又作四...指招感三界果報之業因。如五逆、十惡、五戒、十善等,皆為有漏因。相當於四諦中之集諦。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章(...梵語 sāmānya-laksana。(一)為「自相」之對稱。即指共通之相。亦即指不囿限於自相,而與其他諸法有共通之義相者。...(經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略。又,中略曰般若心經。宋史藝文志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俗亦簡稱心經。說大般若...約,要約、依約之義。謂如來之教,本離心緣言說之相,若眾生依教而修,舍離妄著之心,安住真實之理,自然成就聖道。...淨居,梵名 ?uddhāvāsa,為淨業聖人之所居。(一)指顯教中色界第四禪天中之五天,為證聲聞第三果之阿那含果聖者所...(術語)Samyaksaṁbodhi,舊譯曰正遍知,正遍知道,正真道等。新譯曰正等覺,正等正覺。是以佛所得之法名之也。...梵語 rasa,巴利語同。依感覺器官或感覺機能(即五根),所得知對像(五境)之一。即由舌根所嘗之味,亦即舌根所受...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人生的第一真相。想學佛首先要知道因果,並且相信因果的道理。...
在這個世間,衰老是一個苦。我們的念頭,念念的遷移生滅,就有時間的概念,這個時間是建立在我們的念頭當中的。有一...問: 何謂無所住? 慧律法師答: 無所住就是不能執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執著,清淨心就跑出來。無所住就...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電話,說父親的狀況比較危險,讓我速回。年前父親就因腦梗第三次發作住進醫院了。...八交: 勝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虧者;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 九不交: 志不同者;諛人者...
問: 請問法師,怎麼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宏海法師答: 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說怎麼拿捏自己的根性,或者是自...
昔時,釋迦牟尼佛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大比丘眾,游化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眾比丘聚會共相議論:暴志比丘...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以為學佛是出世間法,生活是世間法;學佛是個人的修持,家庭是...
玄心
【佛學大辭典】
上篇:玄一 | 下篇:玄月 |
【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修唯識行,十迴向位的第七位。此位菩薩,能增長一切善根,永離顛倒不著諸行,一切善根,...
血途
問禪
九品
四神足
有漏因
共相
心經
二種無心約教
五淨居天
三藐三菩提
味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大藏經】教觀綱宗
學佛的基礎

人生的老苦與病苦
何謂無所住

佛號醫病續命 讓父親起死回生
曾國藩的交友法則《八交九不交》

如何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