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修行佛因之位。自發心至成佛之間也。玄義六上曰:「果地圓極,非復因位。」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雜語)開傳法灌頂之壇也。其授灌頂之知法師範謂之開壇阿闍梨。...(雜名)禪林之目。法中之眷屬,或稱同修道者。見象器箋五。...梵語 kuvkuma。學名 Crocus sativus, Linn。又作茶矩麼、茶矩磨(茶為菳之誤寫)。屬球根植物,可製成染料,花可作...亦名:過量床足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五緣:一、是床,二、為己作,三、過量,四、自作使人,五、作成...(雜名)梵語曰戰捺囉Candra,遺教經曰: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止觀一曰:月隱重山,舉扇類之;風...北魏敦煌人。生卒年不詳。為北魏孝明帝時之使臣。孝明帝神龜元年(518,一說熙平元年或正光二年)十一月,奉胡太后...(名數)長養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種。俱舍論十謂一段食,舊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觸之三塵為體。...吾人現居之大地,為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中之一小世界內之南瞻部洲。...【超一切色想】 p1171 集異門論十七卷八頁云:超一切色想者:謂超一切眼識身相應想。...謂在佛之名字上便已具足萬種之德。...【處所建立】 p1020 此有尋有伺等三地中界施設建立八相之第二相。卽欲界中有三十六處,色界中有十八處,無色界有四...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焦慮,總怕自己死掉。我鼓勵、提醒她念佛,她也念,但是心力...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摩揭陀國游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果園中。 這天,有一位名叫堅固的在家居士,來芒果園拜訪佛陀...
戒為無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須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為魔業。所以一定要去受佛戒,居士修行要受三皈五戒,受戒的時...
現在這個時代在佛經裡邊叫做末法時期,在末法時期有一個典型的狀況,也就是說大家都不知道什麼是佛法。甚至很多時候...佛言。昔者為鹽樓王。有弘普之慈諸墮罪獄者。王盡現之。王曰。汝等何為是間。罪人對曰。我等死時。不知如行。諸惡自...至於宇宙,則是每一個宗教都會談到的。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面說的,這個宇宙的觀念有多大呢?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
《淨名》《法華》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國,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淨名義。《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淨名經》...
不管讀那一部經,都是功德無量,特別是地藏經,當你遇到任何困難,求地藏菩薩或讀誦普門品,求觀世音菩薩,沒有不應...
因位
【佛學大辭典】
上篇:因明入正理論 | 下篇:因坻 |
【有尋有伺等三種差別】 p0561 大毗婆沙論五十二卷八頁云:問:此中何者名有尋有伺,何者名無尋唯伺,何者名無...
開壇
法眷
郁金
過量床戒犯緣
月
宋雲
四食
南洲
超一切色想
萬德洪名
處所建立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藏經】佛遺教經

如何幫助母親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佛不教比丘對在家人展現神通

不持戒修行是為魔業

烏鴉和孔雀的故事
閻羅王派到人間的五個使者
你們是最快樂的人

《阿彌陀經》與《維摩詰經》的會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