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執有之邊際,執無之邊際,皆為邪見,故云邊見。肇論曰:「有無之境,邊見所存,豈是處中莫二之道乎?」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一)為密教金剛界五部中寶部之別名。寶部即功德之寶,係授福德予一切眾生之內證,以是眾生升於覺王之位,取授予灌頂...(術語)五蘊之假和合者。外道凡夫妄執之為實我,悟道之聖者了達為因緣生之假我。假我為因緣生,與兔角龜毛之都無不...【半者蒲善尼】 寄歸傳云:唐言五啖食,謂飯餅麨等。...【引果】 是『滿果』的對稱。眾生的果報有總報別報之分,果報之主要部分稱為引果;果報的局部部分稱為滿果。例如第...即大日經所說六十種妄心之一。如風之散亂不住,不能專志一心。大日經住心品(大一八·三上):「云何風心?謂遍一切...(術語)謂密印也。是為無上菩提之標幟。故曰大菩提幢。大日經密印品曰:菩薩由此嚴身故,處生死中巡歷諸趣,於一切...(術語)持戒密行也。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眾不知,唯我知之能行,故云密,即以羅睺羅為弟子中密行第一。然依天台...【不同緣意識】 為同緣意識的對稱。意識雖與前五識俱起,不與前五識同緣一境,而緣其他異境,稱不同緣意識。參閱『...淨,淨潔;觸,觸穢之意。又作淨濁。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載,凡水分淨、觸,瓶有二枚,淨者咸用瓦瓷,觸者任意兼用銅...(術語)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泛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別之教法,謂之化教,特明佛弟子當守之戒行,謂之行教。又曰...【無常與苦二句分別】 p1089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頁云:問:若無常;是苦耶?設苦;是無常耶?答:諸苦、皆無常;有無...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現在很多人認為誠實就是吃虧。其實,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實的本分,那麼他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會令人對其敬而遠之,生...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轉換一個念頭。而念佛更視作觀親切,念佛則是淨念,換一個清淨...大乘止觀的智慧,我們在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大乘止觀的智慧,簡單地說就是二句話:第一個,遍計本空;第二個,依他...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語誰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與不知同。昔須達①為佛營室,佛視地上螻蟻,而謂達言:此蟻毗...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如屋中虛空,縱極好的眼,也看不見有灰塵。若窗縫中照來一線之...有一天,徒弟問禪師道:世上真有完人嗎? 禪師笑而不答,隨後從身旁的幾上端起一隻茶杯,遞給面前的弟子,反問道:...分別是一種知識、知能。如果沒有分別作用的話,則天下渾沌。然而,佛法是要我們從有分別的執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菩薩利益眾生的時候有種方法,叫四攝法。 四攝呢,同事,我要利益他,我跟他一塊做他所做的事;利行,幫助他,對他...
有無二邊
【佛學大辭典】
上篇:有無二見 | 下篇:有無四句 |
(術語)二乘之人,證無餘涅槃而歸入寂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