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雲二觀行:
一、尋伺 謂推尋伺察根塵相對所起一念之心,即以三觀觀之,是名尋伺。
二、真如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於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是名真如。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淨土宗所立,謂凡兼修他法者,名為雜行,若專修下列五法者,名為正行,即 一、專讀誦淨土三經,名讀誦正行, ...【一向修學聲聞藏戒】 p0016 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術語)標者表也,經文譬之表示月之指,謂之標月。圓覺經曰: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術語)正可受其教法之機根曰正機。如淨土門言惡人正機,女人正機等。法華玄義六曰:未來善惡為正機也。...即指有厭非離、有離非厭、有厭亦離、有非厭離等四句。蓋所謂「厭」,係指觀苦、集之現象而厭斥之行相;所謂「離」,...(術語)形法華會座之畫像也。頌曰:右釋迦佛左多寶,八大菩薩四聲聞,次八菩薩八供養,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釋二天五...梵名 Buddha-chāyā-guhā。又作瞿波羅窟。位於北印度那揭羅曷國,阿那斯山岩之南。系古印度著名聖地。據觀佛三昧...(名數)(一)初禪天有二種變化:一、初禪初禪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初禪欲界化,能變化欲界地也。(二)二禪天有...【受望愛為三種緣】 p0732 瑜伽十卷九頁云:問:云何應知受望愛為三種緣?答:當知由彼起樂著故;為俱有緣。從...言見取者,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此因最勝,能得清淨之果。一切斗諍所依為業,以要言之,但除三塗...(雜名)佛寺素席也。名山記。謝東山游雞足山記曰:山之絕頂一僧,洛陽人,留供食,所具皆佳品。予謂野亭曰:此伊蒲...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現代社會,人類的物慾也在急劇膨脹,導致環境污染、道德滑坡,種種焦慮不安日益增盛。在...
《華嚴經淨行品》有一百四十一個頌,讀來朗朗上口,若隨文思忖,便感到一切處都能修行,一切時都能修行,一切事都是...
我很幸運地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一歲半被賣入尼庵,換了一擔谷子,養活了一家人。那麼小就能為家庭作出貢獻,...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或者是一位善人,不忍吃弱者的肉! 我的母親告訴我:在我幼...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有一篇開示《與方聖胤居士書》,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超凡入聖。壽未盡...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則沒有什麼好瞋的,因為他的性格就是這樣子,所以一個人對你瞋心的話,你為什麼也生瞋?沒...
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慈悲廣大,雖已成等正覺,而復示作菩薩。雖則示作菩薩,而復於十方法界,普現色身,尋聲救苦...
問: 末學就是根據某居士講課中說的和寫的一本《化解看不見的障礙》小冊子,經常燒淨土眾香或桃花香作煙供。這個香...
二觀行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二行 | 下篇:三種忍行 |
【善知世間】 p1142 瑜伽四十四卷十七頁云:云何菩薩善知世間?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世間,如實了知如是世間、極...
五正行
一向修學聲聞藏戒
標月
正機
厭離四句
法華曼陀羅
佛影窟
十四變化
受望愛為三種緣
見取
伊蒲饌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略述在家戒律的現代意義

一切時一切處都能修行

淨慧長老的晚年感言
醫學博士為什麼要素食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
【推薦】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發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