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指站立姿勢之佛像。一般所見如來普通之姿勢,即兩足等量力而直立,稱為等足立。然三尊佛之脅侍佛像,身子常稍傾。至...佛對眾生的十大恩德: 一、發心普被恩,佛最初發菩提心,修習勝行,成就功德,目的是欲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利益...(雜語)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時,以語密念誦也。蓋行者已於本尊加持之位,自證圓極,成就本尊之身故,即出化他大悲門,...寶波羅蜜,梵名 Ratna-pāramitā,音譯羅怛那波羅蜜多,意譯作寶到彼岸;或 Ratna-vajrī,音譯囉怛那嚩日離、羅...與心王相應而起之法,即心所有法,簡稱心所。...指以理為本之教。南山律宗判佛教為化教與制教(又作行教)二大別,故稱化制二教或化行二教。化教意謂應眾生之性質、...如世尊言。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於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於此僧...(術語)比丘二難之一。本婦淫女等來誘調比丘,為淨行作障難,故云梵難,為梵行之難也。見行事鈔上四。...巴利名 ānābhivajsa。緬甸僧。屬通肩派(巴 Pārupana,又作全纏派),為孟雲王(Bodawpaya, 1782~1819 在位)之...子題:五眾羯磨 行事鈔·集僧通局篇:「五人僧者,謂邊地受戒、自恣等法。若據僧祇,舍墮懺悔,五人僧攝。謂受懺悔...(雜語)喻人欲也。梁簡文帝文:慧雨微垂,即滅身火。...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無明生死的根源就是當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遊十方,盡了一輩子的力,說已經跋涉了千山萬水,其實他沒有離開過他的...宋朝徽宗皇帝的時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長老都請來,開一個無遮大會。就是一點兒沒有遮蓋,各述己見,直接痛快...佛陀曾對弟子說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無道的國王,為了使皇宮更富麗堂皇、國庫有更多的收入,便壓榨百姓、課重...修行用功一法,衹要你能下決心及長遠心,便能得到好處,不需要你聰明伶俐。有些人認為自己苦惱,對一般常識缺乏,對...有道友問:自己從事股票業多年,感覺不務正業,但生活逼迫,卻也無法放手。不知如何。 這就扯到對錢的看法的問題。...正月初五,漫天飛雪颯颯而至,忽來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場雨。晌午剛過,霧起南山,松濤成林,畫橋臨溪。在春...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下面提出五個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闡釋得非常得正義,非常深刻。 第一、對...我等念佛行人,應當考實今時淨土法門,與古時淨土法門,究竟是異耶,同耶。 若言是異,我等歷歲經年,從朝至暮,所...
五下分結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五下分結】指順益下分界的五種結惑。乃對五上分結而立五下分結,全稱五順下分結。即三界中的下分界(欲界)之五種結惑,係縛眾生,令其不得超脫其界。五下分結即:一、欲貪,於順情境上生起貪著之心而無有厭足。二、瞋恚,於違情境上生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三、有身見,於名(心)、色(色身)、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計為身,執著我見。四、戒禁取見,取執非理無道之邪戒。五、疑,迷心乖理,狐疑不決,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覺合塵。欲界眾生由於上述之欲貪與瞋恚二結,遂不得超離欲界,若有能超離者,由有身見等後三結,終亦還下於欲界,故偏立此五種,稱為順下分結。見《俱舍論》卷二十一。
上篇:五上分結 | 下篇:五心 |
(一)入於禪定之意,即攝馳散之心,入安定不動之精神狀態。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中):「出定、入定,恆聞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