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又作支分上曼荼羅。支分者,四肢五體之義。即密教於本尊、阿闍梨或行者身上,以觀念建立之曼荼羅。此有二類:(一)三...(術語)是圓教十信位之菩薩也。仁王經上曰: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苦輪海。...六因者,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 一、能作因 一切有為,唯除自體,以...為「識變六無為」之對稱。六無為乃由一真如之義而立名,真如本非言詮所及,故依真如而立言詮之六無為即稱依如六無為...(名數)此行相有俱舍唯識之異義。俱舍以許直緣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為所緣,心內之行相即所緣也。唯識不許直緣心外...乃佛菩薩所得七種辯才之一。又作最上辯。謂菩薩於行六度時,為廣濟有情而宣說大乘法,其法甚深,其聲如雷,清澈遠聞...又作毗曇學派、薩婆多宗、數論、數家。屬於小乘二十部中之薩婆多部,亦為我國十三宗之一。南北朝時代,研習阿毗曇心...【二種慰問】 p0027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頁云:復次同梵行者,於餘同梵行所,略有二種慰問。一、問病苦,二、問安...(術語)佛於法華經說爾前所說三乘之法,為一佛乘之方便,所歸者,一佛乘耳。一佛乘之外,無二乘三乘,是為會三歸一...名色者,五蘊之總名。受想行識之四蘊曰名,色之一蘊曰色。受等之四蘊,皆為心識之法,無形體可見,僅可知其名,故謂...由住地故,惑有五種,三藏法數云:五住地惑,五住者,謂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為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共成五...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問: 念佛是念六字佛號還是四字佛號,怎樣計數方便?弟子以前從沒有一天念過1萬聲佛號,有點擔心自己念不完。 宏海...復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歸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昨夜夢中,任是富貴榮華、悲欣憂苦;清晨醒來,如幻如化,南柯一夢。 知是夢幻空花,若還欲折枝惜春,即同癡人。 人...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的過患最大,它的果報是什麼?面貌丑陋、多病、短壽,同時它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嗔心...一、出生望族,孝深識廣 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年),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人,出生於世代望族之家。...問: 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有點懷疑,總覺得:真會有這樣的地方嗎?我每天堅持念阿彌陀佛,卻總對極樂世界...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減少眾生殺業,二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現代社會文明雖然日漸發達,但眾生的殺業卻不見減少...《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布施,應當是為了得解脫,而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財物,才行布施。若為了得到更多的財...
取與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取與】取果與果也。為果之種曰取果,正與彼力而生果,謂之與果。《俱舍論》卷六曰:『取果與果,其義云何?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
上篇:取結 | 下篇:取蘊 |
(界名)色界第四禪有九天,此其中最初之天也。法苑珠林曰:遍淨天至無雲天,復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