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術語)Krośa,又作拘盧舍,拘婁舍,拘婁奢,句盧舍,拘樓賒。里程名。牛聲或鼓聲得聞之最大距離。五百弓或五里。...(菩薩)白衣觀音之梵名。見半拏囉嚩悉寧條。...又稱寶藏佛。寶海梵志之子,出家成道後,號寶藏如來。阿彌陀佛過去世為無諍念王時,即依此佛發心成道。[增一阿含經...即道原之景德傳燈錄、李遵勖之天聖廣燈錄、惟白之建中靖國續燈錄、悟明之聯燈會要、正受之嘉泰普燈錄等五錄之總稱。...(術語)起惑任情,自製無法,名曰無制人。是以邪見身無法為法者。俱舍論三十曰:不見真理無制人。...(術語)真言行者約於果地之智德,以日輪觀月心之形,約於因果之進修,以月輪觀自心之形也。因果之進修者,如月有十...指無我之真理。謂緣「我空」而起智,依此智以顯現真如之理。真如,指常住之真理;此真理為離於我執之無我真體,故稱...禪宗公案名。為百丈懷海之法嗣溈山靈祐與道吾圓智之問答。從容錄第八十三則(大四八·二八○中):「溈山問道吾:『...(經名)一切之小乘經分類為四部,一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搜集法門之數者。二長阿含經,二十二卷,集長經文者。三...指禪宗五代或五家。禪宗初祖菩提達磨傳法偈(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指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相散亂、粗重散亂、作意散亂。(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之自性馳逐外緣,不能靜...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噶當派的祖師們一向以隱藏功德為本,他們有一句格言:隱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一個人不到處宣傳自己的功德,一切...過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進持守戒法,梵行清淨,常背誦般若波羅蜜,其聲殊妙無人能及,凡聽過他誦經者,莫不...汝何不知事務,一至於此。光何人斯,何可以與蓮池大師並論乎?汝作此說,以為恭維光,不知其為譭謗光也。以後不得如...人的情感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所以,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們沿著追尋獲取的路走下...問: 是否身體上任何不適宜、病痛,如感冒、著涼等一絲絲微小的病痛都是冤家債主所致? 大安法師答: 這不一定。你...修行人出外行腳雲遊,看到一個人在路旁焚香、供花、獻果,走近一看,原來他對著一堆白骨在禮拜。修行人問說: 這個...【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懺悔,在佛教來說,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講究方法;依靠著正確的方法來懺悔,才能達成預定的目標。 懺悔除了有改過向...
曇摩密多(宋上定林寺)[《高僧傳》卷三]
【歷代名僧辭典】
曇摩密多。此雲法秀。罽賓人也。年至七歲神明澄正。每見法事輒自然欣躍。其親愛而異之。遂令出家。罽賓多出聖達。屢值明師。博貫群經。特深禪法。所得門戶極甚微奧。為人沈邃有慧解。儀軌詳正。生而連眉故世號連眉禪師。少好遊方誓志宣化。周歷諸國遂適龜茲。未至一日。王夢神告王曰。有大福德人明當入國。汝應供養明旦即敕外司。若有異人入境必馳奏聞。俄而蜜多果至。王自出郊迎延請入宮。遂從稟戒盡四事之禮。蜜多安而能遷不拘利養。居數載密有去心。神又降夢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驚覺。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進到燉煌。於閑曠之地建立精舍。植奈千株開園百畝。房閣池沼極為嚴淨。頃之復適涼州。仍於公府舊事更葺堂宇。學徒濟濟禪業甚盛。常以江左王畿志欲傳法。以宋元嘉元年展轉至蜀。俄而出峽止荊州。於長沙寺造立禪閣。翹誠懇惻祈請舍利。旬有餘日遂感一枚。沖器出聲放光滿室。門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頃之沿流東下至於京師。初止中興寺。晚憩祇洹。密多道聲素著化洽連邦。至京甫爾傾都禮訊。自宋文哀皇后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設齋桂宮請戒椒掖。參候之使旬日相望。即於祇洹寺譯出禪經禪法要普賢觀虛空藏觀等。常以禪道教授。或千里諮受四輩。遠近皆號大禪師焉。會稽太守平昌孟顗。深信正法。以三寶為己任。素好禪味敬心殷重。及臨浙右請與同遊。乃於鄮縣之山建立塔寺。東境舊俗多趣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歸正。自西徂東無思不服。元嘉十年還都止鐘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靖雅愛山水。以為鐘山鎮岳埒美嵩華。常嘆下寺基構臨澗低側。於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勢。以元嘉十二年斬石刊木營建上寺。士庶欽風獻奉稠疊。禪房殿宇郁爾層構。於是息心之眾萬里來集。諷誦肅邕望風成化。定林達禪師即神足弟子。弘其風教聲震道俗。故能淨化久而莫渝。勝業崇而弗替。蓋密多之遺烈也。爰自西域至於南土。凡所游履靡不興造檀會敷陳教法。初密多之發罽賓也。有迦毗羅神王衛送。遂至龜茲。於中路欲反。乃現形告辭密多曰。汝神力通變自在游處。將不相隨共往南方。語畢即收影不現。遂遠從至都。即於上寺圖像著壁。迄至於今猶有聲影之驗。潔誠祈福莫不享願。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於上寺。春秋八十有七。道俗四眾行哭相趨。仍葬於鐘山宋熙寺前。
上篇:僧伽跋摩(宋京師奉誠寺)[《高僧傳》卷三] | 下篇:智猛(宋京兆)[《高僧傳》卷三] |
(雜語)煩惱之樊籠也。梁武達磨碑曰:永注禪河浟煩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