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雜語)思量識別諸事理曰分別,是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為心心所之異名也。法華經曰: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發智論...【非律儀】 p0712 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頁云:云何非律儀?謂一苾芻,如營農者,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正...梵語 padma。音譯作缽頭摩華。原產於東印度、波斯等國。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其左面之一手持此華,稱紅蓮華手。千手千...【三種解脫】 p0183 瑜伽八十五卷四頁云:又解脫有三種。一、世間解脫。二、有學解脫。三、無學解脫。世間解脫,非...(一)位於南京市鐘山下之蔣陵裡。系南朝劉宋元嘉元年(424)慧覺所建。十年,曇摩蜜多駐錫於此,因性好靜雅,乃於山...系就諸經之內容、形式等,而將佛陀一代之教說判釋為四類。 (一)宗愛法師所立。又稱四時教。據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大...悉曇字 (raj)。又作濫。乃 (羅字,為五大中火大之種子)加大空點而成,表示燒除塵垢,為淨除煩惱之慧火之種子。...(雜名)無垢賢女經之異名。又菩薩處胎經之異名。...1、粗惡的語言。 2、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叫做粗言,大乘之教,叫做細言。...【善等三業互對有果之數】 p1150 俱舍論十七卷十頁云:已總分別諸善有果;次辯異門業有果相。於中先辯善等三業。頌...出自般若理趣經初段說金剛薩埵內證法門之文句。一切諸法雖現種種差別相,然其自性皆為絕待清淨,證悟此自性清淨之理...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問: 師父,通過什麼表現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對路了,還請師父慈悲開示。 慧廣法師答: 如果我們修行後,心變得柔...
夫妻倆在樓下賣粉已有時日。簡易的攤檔,熱情的笑臉,吸引了不少顧客。我去得多了,發現總有位衣衫陳舊的老人在攤檔...
問: 密宗與淨土都是從淨門入,二者之間有何區別?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淨土是頓超?一些喇嘛都預知自己...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
有種觀點說信佛念佛了就沒有病,把他沒有病認為是他修行很有功夫的表現,這觀點對不對呢?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有這個...
如果沒有放生的條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沒有條件放生。可以用以下這些方式替代放生,雖然不是直截了當地...1、獲身鬼(迦婆離)。 身高為人的兩倍,無面目,手足穿孔,有如獲足,熱火滿中,焚燒其身。前世受人僱用,作殺生之業...
過去,佛為眾人說頻婆娑羅王因聽聞佛說法即得法眼淨之宿緣,聽聞此,眾人心中對優樓頻螺迦葉受化的因緣有所疑問,心...
法悅(梁京師正覺寺)[《高僧傳》卷十三]
【歷代名僧辭典】
釋法悅者。戒素沙門也。齊末敕為僧主。止京師正覺寺。敦修福業四部所歸。悅嘗聞彭城宋王寺有丈八金像乃宋車騎徐州刺史王仲德所造。光相之工江左稱最。州境或應有災崇。及僧尼橫延釁戾。像則流汗。汗之多少則禍患之濃淡也。宋泰始初彭城北屬群虜共欲遷像。引至萬夫竟不能致。齊初兗州數郡欲起義南附。亦驅逼眾僧助守營塹。時虜帥蘭陵公攻陷此營獲諸沙門。於是盡執二州道人幽系圍裡。遣表偽台誣以助亂。像時流汗舉殿皆濕。時偽梁王諒鎮在彭城。亦多小信向親往像所使人拭之隨出。終莫能止。王乃燒香禮拜至心誓曰。眾僧無罪。弟子自當營護不使羅禍。若幽誠有感願拭汗即止。於是自手拭之。隨拭即燥。王具表其事。諸僧皆見原免。悅既欣睹靈異誓願瞻禮。而關禁阻隔莫由克遂。又昔宋明皇帝經造丈八金像。四鑄不成。於是改為丈四。悅乃與白馬寺沙門智靖。率合同緣欲改造丈八無量壽像以申厥志。始鳩集金銅。屬齊末世道陵遲。復致推斥。至梁初方以事啟聞。降敕聽許。並助造光趺。材官工巧隨用資給。以梁天監八年五月三日於小莊嚴寺營鑄。匠本量佛身四萬斤銅。融瀉已竭尚未至胸。百姓送銅不可稱計。投諸爐治隨鑄而模內不滿。猶自如先又馳啟聞。敕給功德銅三千斤。台內始就量送。而像處已見。羊車傳詔載銅爐側。於是飛韛消融一鑄便滿。甫爾之間人車俱失。比台內銅出方知向之所送信實靈感。工匠喜踴道俗稱讚。及至開模量度乃踴成丈九。而光相不差。又有大錢二枚猶見在衣條。竟不銷鑠。並莫測其然。尋昔量銅四萬。准用有餘。後益三千。計闕未滿。而祥瑞冥密出自心圖。故知神理幽通殆非人事。初像素既成。比丘道昭常夜中禮懺。忽見素所晃然洞明。祥視久之。乃知神光之異鑄後三日未及開模。有禪師道度。高潔僧也。舍其七條袈裟助費。開頂俄而遙見二僧。跪開像髻。逼就觀之。倏然不見。時悅靖二僧相次遷化。敕以像事委定林僧佑。其年九月二十六日移像光宅寺。是月不雨頗有埃塵。及明將遷像夜有輕雲遍上微雨沾澤。僧佑經行像所繫念天氣。遙見像邊有光焰上下如燈如燭。並聞槌讖禮拜之聲。入戶詳視揜然俱滅。防寺蔣孝孫亦所同見。是夜淮中賈客並聞大航舶下催督治橋。有如數百人聲。將知靈器之重。豈人致焉。其後更鑄光趺。並有風香之瑞。自蔥河以左。金像之最唯此一耳。
上篇:僧護(梁剡石城山)[《高僧傳》卷十三] | 下篇:帛法橋(晉中山)[《高僧傳》卷十三] |
【貪瞋癡增】 p0977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卷十一頁云:云何貪瞋癡增?答:有下貪瞋癡纏,故中。有中,故上。是謂增。...
分別
非律儀
紅蓮華
三種解脫
定林寺
四教
覽
胎藏經
粗言
善等三業互對有果之數
十七句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通過什麼表現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對路了

遞出善良與真誠

淨業行人要有覺知,要在今世了脫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推薦】不能把無病當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現
放生條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三十六種餓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