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傳說)九會之次第未見本經究誰圖示之耶?或云龍猛菩薩開南天鐵塔時,空中現九會之尊位。或云金剛智三藏從龍智受之...(譬喻)譬煩惱也。又斥法門之煩者。又謂言語,禪家之常語。出曜經三曰:其有眾生,墮愛網者,必敗正道。(中略)猶...【釋經法相】 p1455 瑜伽八十二卷六頁云:復次此中諸說法師、應於如是安立釋經法相,先當尋求若文若義。次復為他轉...為漸教之法門。以經歷三阿僧祇百大劫修行後方始成佛,故稱歷劫迂迴。與頓教之一念成佛相對稱。 p6254...【無散亂轉變】 p1073 辯中邊論下卷六頁云:此中六種散亂無故;名無散亂。六散亂者:一、自性散亂。二、外散亂。三...以雲比喻生死之暗昧。佛教以惑、業、苦等三道為生死流轉之因果,此三道能遮覆本性,猶如雲能覆蓋虛空之日月。無量壽...靜慮律儀所攝業者,謂能損伏發起犯戒煩惱種子,離欲界欲者所有遠離,離初二三靜慮欲者所有遠離,是名靜慮律儀所攝身...(喻)智慧能斷除煩惱和生死,好像利劍能切斷一切的東西一樣。...「苾芻」即比丘。有二類:(一)世俗苾芻,即凡夫比丘。(二)勝義苾芻,即聖者比丘。[俱舍論記卷十五(普光)] p205...亦名:問訊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僧祇,受人禮拜,不得如啞羊不語;當相問訊,少病少惱,安樂不,道路不疲苦等。...(Westergard, Niels Ludwig; 1815~1878)丹麥之東方學學者。曾遊學於倫敦、巴黎,後至印度、伊朗等地旅遊,且攜回...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北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江蘇吳縣(1995 年撤縣併入蘇州市)人,卒謚...半年前,小區裡開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由於素食與我的信仰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鬧市區開素食店,在...舊屋鬧鬼 村中有一間古老的舊屋,聽說那舊屋常常有惡鬼出現,所以沒有人敢在那兒過夜。 有一天,一個自認膽大的人,...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息、變遷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網銀是我爸幫我弄的,用的時候,發現驗證信息是女兒,努力! :媽說:想你的時候,就一個人去逛街,想像著那些漂...請試論之:夫善惡之興,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之論。慧遠大師《三報論》 三世因果錯綜複雜的格局,唯佛與佛...近來經常有女居士問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夠放下俗緣,出家修行,是非常值得讚歎的,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從前有一個禪師叫作無相大師。無相大師給弟子開示的時候,常常跟他們說:修行就是要寧願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
道寵(魏鄴下沙門)[《續高僧傳》卷七]
【歷代名僧辭典】
釋道寵。姓張。俗名為賓。高齊元魏之際。國學大儒雄安生者。連邦所重。時有李范張賓。齊鏕安蓆。才藝所指莫不歸宗。後俱任安下為副。年將壯室。領徒千餘。至趙州元氏縣堰角寺側。即今所謂應覺是也。從寺索水。沙彌持與。問具幾塵方可飲之。素不內涉惘然無對。乃以水澆面。賓大恧謂徒屬曰。非為以水辱我。直顯佛法難思。吾今投心此道。宜各散矣。即日於寺出家。寺法入道三年曆試。以賓聰明大博不可拘於常制。即日便與具戒。遂入西山廣尋藏部。神用深拔慨嘆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極殿。勒那摩提在大極殿。各有禁衛不許通言。校其所譯恐有浮濫。始於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訖。及勘讎之。惟雲。有不二不盡。那雲。定不二不盡。一字為異。通共驚美若奉聖心。寵承斯問。便詣流支訪所深極。乃授十地典教三冬。隨聞出疏。即而開學。聲唱高廣。鄴下榮推。時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楊休之等。昔經寵席官學由成自遺世網形名靡寄。相從來聽皆莫曉焉。寵默識之。乃曰。公等諸賢既稱榮國。頗曾受業有所來耶。皆曰。本資張氏厭俗出家。寵曰。師資有由今見若此。乃曰。罪極深矣。初聆聲相實等昔師。容儀頓改致此無悟。於是同敦三大罄此一心。悲慶相循。遂以聞奏。以德溢時命義在旌隆。日賜黃金三兩盡於身世匠成學士堪可傳道千有餘人。其中高者。僧休法繼誕禮牢宜儒果等是也。一說雲。初勒那三藏教示三人。房定二士授其心法。慧光一人偏教法律。菩提三藏惟教於寵。寵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憑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當現兩說自斯始也。四宗五宗亦仍此起。今則闕矣輒不繁雲。
上篇:亡名(周渭濱沙門)[《續高僧傳》卷七] | 下篇:慧嵩(齊彭城沙門)[《續高僧傳》卷七] |
【有色法】 p0542 瑜伽六十六卷十一頁云:若四大種,及彼所造,當知唯此名有色法。 二解 品類足論六卷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