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二無我百法明門論云:一切法無我。言無我者,略有二種: 一、補特伽羅無我 補特伽羅,此雲有情。有情無我,即...(故事)西域記十曰:陳那菩薩者,佛去世後承風染衣,智願廣大,慧力深固,愍世無依,思弘聖教。以為因明之論,言深...【動名身表理不得成】 p1036 俱舍論十三卷二頁云:有餘部說:動名身表。以身動時,由業動故。為破此故,說非行動。...(術語)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職位)陳宣帝初賜南嶽慧思以大禪師之號。見佛祖統紀南嶽傳。...受持法師、讀經法師、誦經法師、解說法師、書寫法師。...(飲食)藥名。慧琳音義六十三曰:鞞醯得枳藥名也。梵Viheṭhaka。...指生死即涅槃。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一下):「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不動生死,而至涅槃。」 p987...苦者,逼惱身心之謂。二苦乃內苦及外苦。(一)內苦,即四百四病之身苦與憂愁、嫉妒等心苦。(二)外苦,惡賊虎狼之害與...凡三卷。日本真言宗心覺撰。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又作多羅葉鈔。本書將各種梵語字典,如唐代義淨之梵語千字文、禮...亦名:過限索衣價戒犯緣、過限忽切索衣價戒犯緣、忽切索衣戒犯緣 子題:默索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五緣成犯:一、...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裡,最適用和最通行的...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在《圓覺經大疏》中說:以一切種智釋圓明。我們講的《華嚴金獅子章》,就是圓明、圓滿、滿教。 賢...《八十華嚴》中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舍離魔業。也就是說大菩薩有十種行持,可以遠離魔業的障礙和困擾。 那麼是哪十...己一 弟子修六事上品生 庚一 修行 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生兜率陀天因緣。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我們都知道健康飲食不能長期只吃精糧,要適當搭配雜糧食用。然而,不同的雜糧藥性個不一樣,有著不同的滋補作用。許...經常聽說: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兩年,佛在身邊,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似乎表示,學佛越久,離佛越遠是肯定的...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中阿彌陀佛的二大脅侍菩薩之一,代表著阿彌陀佛的慈悲。這位菩薩,按有關經典記載,是早已實成...佛法教導我們:人要自己掌握命運、掌握生死,就是避免我們到臨命終時手忙腳亂。如果由於你對人生的認識不清楚,到臨...
道氤(唐長安青龍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歷代名僧辭典】
釋道氤。俗姓長孫。長安高陵人也。父容殿中侍御史。母馬氏夢五色雲覆頂。因有娠焉。母常聽講讀大乘經曉夜不輟。意行太任之胎教也。逮乎誕彌異香芬馥。成於童稚。神氣俊秀學問詳明。應進士科一舉擢第。名喧曰下。才調清奇榮耀親裡。後有梵僧扣門分衛。飯訖願寓宵宿。氤接之談話。言皆詣理。梵僧稱嘆。明曉辭訣方出門。閃然不見。氤由此無調選之心矣。乞願出家。將知良珠度寸。雖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雲也。何君親而能阻入道之猛別心焉。乃禮京招福寺慎言律師為師。請益無替。及登戒法旋學律科。又隸經論。如是內外偕通矣。時有興善寺復禮法師善屬文。謂氤曰籍汝少俊可為餘造西方讚一本。遂襞紙援毫略不停綴。斯須已就。其辭典麗。清淨佛國境物莊嚴。臨文若現前矣。禮師讀訖顧左右諸德曰。奇才秀句吾輩莫能測也。自後服膺窗案晝夜精勵。辯給難酬善於立破。禮師仰其風規。嘗於稠人廣眾中宣言曰。氤之論端勢若泉湧。從此聞天供奉朝廷。玄宗幸雒。敕與良秀法修隨駕。御史李竫同請氤於天宮寺講淨業障經。其疏亦氤之著述也。時一行禪師國之師匠。過慮將來佛法誰堪扞御誰可闡揚。奏召天下英髦學兼內外者。集於洛京福先寺。大建論場。氤為眾推許。乃首登座於瑜伽唯識因明百法等論。豎立大義六科。敵論諸師茫然屈伏。一行驚異曰。大法梁棟伊人應焉。餘心有憑。死亦足矣。及乎大駕西還敕令扈從。乃有小疾上表。帝降中使賜藥並方詔曰。法師將息。朕此藥並方甚好。服食必差。所患痊癒早來西京。其顧遇也若此。仍屬此際一行遷神。敕令東宮已下京官九品已上並送至銅人原藍田設齋。推氤表白。法事方畢。宰相張燕公說執氤手曰。釋門俊彥宇內罕匹。幸附口錄向所導文一本置於篋笥。由是其文流行天下也。開元十八年於花萼樓對御定二教優劣。氤雄論奮發河傾海注。道士尹謙對答失次。理屈辭殫論宗乖舛。帝再三嘆羨。詔賜絹伍伯匹用充法施。別集對御論衡一本盛傳於代。後撰大乘法寶五門名教並信法儀各一卷唯識疏六卷法華經疏六卷御注金剛經疏六卷。初玄宗注經。至若有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乃至罪業則為消滅。雖提兔翰頗見狐疑。慮貽謬解之愆或作餘師之義。遂詔氤抉擇經之功力剖判是非。奏曰。佛力經力十聖三賢亦不可測。陛下曩於般若會中聞熏不一。更沉注想自發現行。帝於是豁然若憶疇昔。下筆不休終無滯礙也。續宣氤造疏矣。四海向風學徒鱗萃。於青龍寺執新疏。聽者數盈千計。至於西明崇福二寺。講堂悉用香泥。築自水際至於土面。莊嚴之盛京中甲焉。開元二十八年有疾將終。遣門弟子齎遺表雲。某末品輕生虛均雨露。得陪緇伍許自精修。雖常袒右肩無施舉袂之役。而執錫舒步得蠲負載之勞。屬以時暢玄功德揚真化。不謂勤劬慕學造次養生。今月十六日苦腸忽加湯藥無救。泉門自掩安沐堯風。夜台一歸寧逢舜日。有定瘞於蒼隴。無再謁於丹墀雲。時帝覽惻怛。遣中使內給事賈文瑰。將絹五十匹就院吊贈宣口敕。奉問氤弟子等。適聞法師遷神寂滅。痛惜良深。未審擬於何處安厝。賜到絹帛等。聖恩追悼。生榮死哀光於僧伍。俗壽七十三。僧臘五十三。以其年秋八月十二日葬於終南山陰逍遙園側。白塔存焉。
上篇:玄逸(唐京兆華嚴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 下篇:良賁(唐京師安國寺)[《宋高僧傳》卷第五] |
梵語 prthivī-dhātu。四大之一,六大之一。即造一切色法之四種要素之一。其法性為 (a,阿)字,顯色為黃,形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