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中國佛教宗派。因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也稱賢首宗;該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又作自由三昧。遠離煩惱昧之執縛,達到自由自在之境界。林間錄序(卍續一四八·二九三上):「洪覺范得自在三昧於雲...凡十五卷。又稱般若燈論釋、般若燈。清辨(梵 Bhavya)著,唐代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現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內容為...(雜語)冬至之朝也。禪林有賀儀。...【受緣愛】 p0725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八頁云:復言;世尊!如說無明為緣生愛,又復說言受是愛緣。若唯無明是其...指自己內心所證悟之相。又作內證。內證即「外用」之對稱。據俱舍論卷六、成唯識論卷十等載,聖者各自證悟真如法性之...(術語)台家之名目。借通教開導別圓之機也。三通中第三種之機類也。...【舍苾芻律儀】 p0976 瑜伽五十三巻十二頁云:問:有幾因緣、苾芻律儀、受已還舍?答:或由舍所學處故;或由犯根本...(名數)即三惡道也。...元代僧。越(浙江)諸暨人,俗姓婁。號幻滅。生即能言,見其母稱誦佛號,輒合掌和之。元大德年間(1297~1306)出家...乃為供養一切經而舉行之法會。又作大藏會。 p18...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舍利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佛說阿彌陀經》 發願,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要勸勉發願...【若能至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我們學佛後的女人,應該如何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做一個合格的居士。 常聽人說女人是五漏之身,因為女人自身所...日前陳豫堂來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為取法名,並示修行法則。又言汝素知醫及地理,賦性仁厚。汝女守貞修行,...龍華三會願相逢 究竟真實的佛法,是唯親證的諸佛乃能知之,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決非我們思量分別之所能...五花箭者、皆煩惱所攝,謂諸魔王,有神通力,由見修行人內心有煩惱故,即投之以相當煩惱之箭: 一、我慢行箭,多中...有僧人問夾山善會禪師: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為什麼說沒有這些東西?夾山說:三年不食飯,目前無饑人。僧人又...問: 念佛人臨命終時被過去世的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做才能往生?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你不要擔心了。現在有一個...
普岸(全亮,唯約)(唐天台山福田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歷代名僧辭典】
釋普岸。姓蔡氏漢東人也。沖弱之齡。迥然聰敏。骨目奇秀。天生不嗜葷膻。長有出塵之意。其父嚴毅訓授經籍漸通其義。秉翰伸辭宛然華藻。因入僧舍暫執經卷。乃嘆曰。佛法玄微非造次可及。決志辭親。時懷海禪師居百丈山。毳納之人駢肩累足。時號大叢林焉。岸叩其關。海攝受之。日隨普請施役。夜獨執燭誦經。曾不憚勞。遂諧剃染。及升戒品。便習禪那壁坐忘疲。觀心恆務。瞻卜附風而香遠。[虥-兒+巾]貓逢獸而吼高。學者成圍。請於安陸壽山院坐道場矣。如是環拱可四百餘眾。執器聽瞿沙之說。投籌待鞠多之度。大利群機得道者眾。大和年中謂眾曰。吾山水之遊未厭。諸人勿相留滯。天台赤城。道猷曾止息焉。華頂石樑。智者昔降魔矣。將游之也。自襄陽邐迤而來。從沃洲天姥入天台之西門。得平川谷中峰名大舍。號平田是也。觀其山四舍郁翠。東西山石門。而有三井龍潭。東入石橋聖寺。乃是綠身道猷尊者結茅居此。未幾見虓虎乳子。瞪目而視岸。岸以杖按其頭曰。貧道聞此山是神仙窟宅羅漢隱居。今欲寄此安禪。檀越勿相驚撓。經宿領子而去。以大和七年癸丑十月二十七日營構丈室。攜一童侍給薪水耳。八年春禪侶輻湊眾力義成此院。號平田焉。開成中宛是大道場。會昌三年七月告眾入滅。春秋七十四。度弟子全亮。俗姓陳氏。悟師之道得鳳之毛。一人唯約。在上元入滅。肉身不朽。岸遷塔於是山。前此寺置五百羅漢殿。永嘉全億長史畫半千形像。每一迎請必於石橋宿夜焚香。具幢蓋螺鈸引導入於殿。香風送至。幡幢之勢前靡而入門即止。其石樑聖寺在石橋之裡。梵唄方作香靄始飄。先有金色鳥飛翔後林樹。石畔見梵僧。或行或坐。或招手之狀。或臥空之形。眴息之間千變萬化。漢南國王錢氏頻年施供養。祥瑞極繁。今上太平興國三年。於滋福殿宣問兩浙都僧正讚寧石橋長廣量度。一皆實奏。帝嘆嗟久之。至八年因福田寺道者自詢誓斷腕然煉乞重造此寺。乃宣內殿頭高品衛紹欽張承貴革故規制。若化出天宮焉。今岸師影堂在寺之右。
上篇:寂然(唐剡沃洲山禪院)[《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 下篇:惟則(唐京師奉慈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
(976~1022)宋代僧。為天台宗山外派大師。錢塘(杭州)人,俗姓徐。字無外,號潛夫,又號中庸子。八歲於錢塘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