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果】 果為木實之義。對於因而言。一切之有為法,前後相續,故對於前因而謂後生之法為果。擇滅雖為無為法,然由道...執自他俱生者,復有二輩,云何為二? 一、於有情計自他生 即尼犍子人,說未有天地萬物已前,唯一男一女和合,...陰曆每月初一日稱為旦或朔,十五日稱為望。又作朔望。禪林有「旦望上堂」之制,上堂,上法堂說法;即於每月初一、十...亦名:比丘尼度人出家法、畜徒眾法、比丘尼乞與畜眾法 子題:女人多樂畜眾、乞畜眾法、與畜眾法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術語)二土之一。又三土之一。謂應於眾生之機而化現之國土也。又作化土。...【聚心及散心】 p1297 俱舍論二十六卷六頁云:聚心者:謂善心。此於所緣,不馳散故。散心者:謂染心。此與散動,相...(術語)梵語陀羅尼Dhāraṇi,譯曰持。明者,真言之異名,持明者,陀羅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謂之持明。演密鈔...亦名:與持杖者說法戒開緣、持杖人說法戒開緣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或時有病,或為王及大臣者。」(含注...(譬喻)無門關曰:拼身能舍命,一盲引眾盲。...(物名)梵語枳由羅Keyūra,編玉而懸於身者。印度邦俗貴人男女皆作之。法華經普門品曰: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受蘊】 p0723 如五蘊中說。 二解 如名色差別中說。 三解 五蘊論二頁云: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前一念之心和西方淨土相即的道理。這個道理確實是很深的,很深...第一苦:生 作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著。生乃是所有後續苦難的基礎,活著就是受苦。正如幾何學中的公理一般無需證...往昔,無畏王如來滅度之後,在正法時代有一位聰明慧黠的婆羅門子,他是受持五戒、護持正法的佛弟子。婆羅門子某次有...【經文】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旭日緩緩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樹給孤獨園裡的比丘們,早在太陽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經開始一天的精進修行。 佛陀經...改命,永遠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佛說:什麼是戒,孝順父母就是戒,如果沒有佛,就把父母當做佛來侍奉,你一念孝...第一講 各位大德法師,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緣,大家下午吉祥。 這次呢我們因緣殊勝,在普陀名山這樣的道場,來成就...一句彌陀最方便 不費工夫不費錢 但求一念無間斷 何愁不到法王前 阿彌陀佛法中王 丈六金身放毫光 常將右手招東王 接...
普交(慶元府天童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七]
【歷代名僧辭典】
釋普交郡之萬齡畢氏子也。幼穎異卓倫不泥塵滓。惡喧嗜潔儼似納僧。未冠得度。五夏無虧。首謁南明聽習台教。偶為檀信修事懺摩。有人問曰。師所懺罪為自懺耶為他懺耶。若言自懺罪性何來。若為他懺他既非汝烏能為懺。交罔不能對。大慚易服徑投泐潭。足才踵門潭即呵斥。交擬申問。潭即拽杖逐之。一日忽呼交至丈室曰。我有古人公案。要與爾商量。交擬進語。潭便喝。交豁然頓悟顧乃大笑。潭下繩床執其手曰。汝會佛法耶。交便喝拓開。潭亦大笑。於是名聞四達學者宗之。後歸桑梓居天童。掩關卻掃者八年。寺偶虛席。郡僚命開法。恐其遯去遣吏候於道。故不得辭。上堂曰。咄哉黃面老。佛法付王臣。林下無情客。官差逼殺人。莫有知心底為我免得者。麼若無不免將錯就錯去也。凡見僧來必叱曰。汝楖栗子未擔時。我已為汝說了也。且道說個甚麼。招手洗缽拈扇張弓。趙州柏樹子靈源見桃花且擲放一邊。山僧無恁麼閑唇吻與爾打葛藤。何不休去歇去。忽拈拄杖逐散。宣和六年三月二十日沐浴陞座說偈曰。寶杖敲空觸處春。個中消息特彌綸。昨宵風動寒岩冷。驚起泥牛耕白雲。說畢脫然而寂。壽七十七。臘五十八。塔於本山。
上篇:法一(天台山萬年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七] | 下篇:道旻(江州圓通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七] |
指未得聖法而謂已得,由此而起慢心,為一種增上慢之心。其同類用語尚有未見謂見、未知謂知、未獲謂獲、未觸謂觸、未...